现代农资与传统农资步入融合发展
编者按
过去的5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面临新形势、改革迎来新机遇的5年。事实证明,5年来,全系统在顺应经济发展大潮中,紧抓历史机遇,主动出击,在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综合能力的同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5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以“为农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强烈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农资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取得显着成效。截至2014年底,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农资领域服务创新典型企业;初步完成了物联网现代前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
每一次卓越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过去扎实工作的回馈,也是对未来行动的积淀。2015年7月中旬,我们将迎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六次代表大会,这必将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又一次盛会。为了喜迎“六代会”胜利召开,本期将推出供销社农资系统改革发展成果综合报道,敬请关注。
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上下的协同努力,目前系统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网络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农资流通效率明显提高。
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截至2014年底,全系统共有农资连锁经营企业2484家,比2010年增长63.96%;农资配送中心6318个,增长77.37%;连锁、配送网点37.3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资连锁网点36.5万个,5年来分别增长了77.62%、88.44%。健全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为方便农民购买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系统农资企业从传统的销售农资商品,向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等综合服务转变。截至2014年,全系统共建设庄稼医院51845家,比2010年增加了近一倍。5年来,累计建立科学试验示范田115.83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90.36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7159.91万人次,提供种子、种苗总值291.72亿元,共发放科技资料9377.66万份。
市场供应保障能力稳固提高。全系统农资销售规模连年增长。2014年,全系统共销售化肥16679.32万吨、销售农药406.72万吨、销售农膜145.59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19.29%、49.21%、68.76%,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供应可满足社会需求的70%,农药供应量也占社会总量的40%,农膜占1/4,继续巩固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系统企业的连锁配送经营正在稳步增长。2014年农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实现销售额271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2.86%。中农集团、辉隆集团、浙农集团、倍丰集团等一大批社有企业,已成为农资行业内的龙头。系统农资企业还承担着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总量的50%,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和力量。
网络建设与管理日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一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网络运营和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系统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树立。
探索规模化服务,推动农资企业转型升级
各地一大批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积极创新经营服务模式,率先扛起了农资领域服务规模化先行军的大旗。这些探索,各具特色,总结起来,有如下八种类型:
第一,建设特色农资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已有的流通网络优势将产业链条向上延伸,着重研发高端农资产品的生产建设项目。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在尿素、二铵、复合肥、有机—无机肥的延伸和差异化产品进行创新开发,生产的差异化尿素产品——多肽尿素和双酶尿素,深受农民欢迎。
第二,领办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中农控股领办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招募农户入社,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方案受到农民欢迎。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已经建立基层合作社3500家,网络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社员规模40余万户,服务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
第三,直接流转土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安徽辉隆农资集团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公司+基地”的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循环生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套餐式为农服务产品,逐步形成了从供种(秧)、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到机耕、机插、机防、机收、谷物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大、小套餐服务,并提炼成可连续复制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开展定制服务。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全程化方案式植保服务;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大力发展庄稼医院“技物结合”科技服务;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优势产品+优质技术服务”的“双优”模式开创农药经营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
第五,组建金融担保公司,涉水融资服务。山东淄博众得利集团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专为种田农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蔬菜大棚等银行不认可的抵押物为农民提供50%的资金担保,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第六,开展“农超对接”,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山东淄博众得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地方名优特农产品产销单位进市场,入超市。先后与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大型超市建立“农超对接”直供关系。实现了从农资供应到农产品收购,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有效对接服务,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安全管理给予保障。
第七,扩大农资直供,聚合优质客户。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大农户服务部直接对接种植大户,为其提供统一种子包衣技术、大包装农药供给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
第八,大农业产业集团服务模式。以庆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打造了互利共赢的农业产业链条。庆丰集团2008年牵头创办了克山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将农资经营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开创农民节支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受益的多赢局面。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初步融合
“五代会”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在农资流通领域的运用示范。截至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两者的融合,供销总社农资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无锡)建设工作顺利,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主要农资产品及服务模式方面的物联网试验示范进展良好。
2011年9月,供销合作总社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质量追溯技术标准、云数据平台、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溯源智能化终端、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经过3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下一步应用推广和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初步完成物联网技术与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双方通过联合攻关,初步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突破了隐形二维码、土壤肥力建模和面向精细施药的病虫害自动识别等系列关键技术;颁布并实施了《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行业标准;建立了全国农资网络电子地图、农资经营服务数据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开发完成了农资全程溯源与防伪、农资交易电子商务、农资售后技术服务和智能物流优化调度等业务系统平台,并开展了小规模示范,为规模化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今后农资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推进农资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江苏无锡示范基地已经完成了农资物联网产业园及国家农资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农资质量追溯及网上查询系统、农资配送智能调度、病虫害远程诊断、农资企业运营管理、门店远程监视等基础支持系统的联调联试,并开始各系统闭环运行试验。
有效进行了行业试验示范。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通过实施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农资管理与流通智能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有效地开展了行业试验示范,积累了成功做法和经验。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领域的参与单位结合各自业务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江苏省无锡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农资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同时启动建设占地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国家“农资物联网”产业园,构建区域“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带动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大力推行“三个”建设:即建设农资商品质量追溯系统,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建设农资配送管理、智能调度平台,让老百姓“用得及时”;建设农资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让老百姓“提升技能”;公司将现有连锁网络、互联网、手机网络融合,实行“三网联动,全网服务”,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
2014年12月,在全国农资物联网建设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现场会上,总社对下一步农资物联网在全行业的推广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使之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