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覆秸播种大豆使麦秸“变废为宝”-“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现场观摩活动在宿州举行

6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现场观摩活动在宿州“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小麦生产基地举行,重点进行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在小麦高茬田地上播种大豆的演示。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袁龙江、作科所所长万建民,宿州市副市长李朝晖出席并讲话。观摩活动由作科所副所长王述民主持。

在演示现场,拖拉机牵引着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快速前行,利用播种机前部的横向拨草装置,将播种带上的全部秸秆和部分麦茬横向向左边拨出,紧接着进行侧深施肥和精量播种,等播种机回头播种下一行时,将拨出的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已经播种完毕的播种带上。该技术只需一次作业,即可完成侧向清理秸秆、侧深施肥、精密播种、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作业环节。

据悉,“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是黄淮海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的首要核心技术。该技术及其机具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历经8年的探索研究和联合攻关研发成功,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的麦秸处理难题,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产生蓄水保墒、减少化肥与农药用量、培肥土壤的作用,实现苗早、苗齐、苗匀、苗壮,同时由于该技术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全部作业环节,大幅度减少了人工和动力投入,大豆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据测算,应用该技术可使大豆亩均增产15-20公斤,增效70-140元。从2012年起,该技术被农业部推介为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夏大豆主产区进行全面示范推广。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韩天富介绍,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大豆一般在冬小麦收获后播种,下茬小麦播种前收获。由于小麦机械收获后留茬高,秸秆抛撒在田间,严重影响大豆的播种质量。许多农民无奈之下只好将麦秸一烧了之,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为此,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种禁烧措施,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国内科研人员也进行了麦茬播种的多种尝试,但其技术措施因费时费力或作业成本高而不易农民被所接受。因此,研发既能高效利用秸秆又能节本增效的轻简化技术,成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韩天富说,为彻底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将“黄淮海麦茬夏大豆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作为体系的重点研究任务,经过农机、农艺岗位科学家和相关综合试验站站长的通力合作,研制成功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同时,对免耕覆秸条件下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草害一体化综合防控、根瘤菌接种、测土配方等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的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体系。在2012年和2013年,作科所分别在北京顺义基地和河南新乡基地进行免耕覆秸播种技术试验示范,创造了实收亩产275.7公斤和311.2公斤的节本高产典型。2014年,在河南新乡基地同一地块进行试验示范,尽管该年大豆生长前期遭遇严重干旱,鼓粒期间阴雨连绵,鼓粒不佳,但仍获实收亩产281.95公斤的较高产量。

黄淮海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除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外,还集成了高产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选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除草剂安全施用、低损机械收获、品质全程监控评价、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等7项核心技术。袁龙江在现场会上指出,在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要紧密围绕生产实际需求和农业部“一控二减三基本”的总体目标,构建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生产模式。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的黄淮海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和示范要根据宿州市的农业生产需求,集成中国农科院和省、市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共建宿州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协同攻关和技术服务,为宿州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撑,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

李朝晖指出,宿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着国家在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而中国农科院选择在宿州市进行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更具重要意义。他表示,宿州市将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的紧密合作,为这项技术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把宿州打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基地、转化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为全国的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探索新路子。

万建民表示,作科所将与协作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加强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力度,不断扩大试验示范的规模和区域,引领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真正实现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为宿州市乃至整个黄淮海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以及农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场的代表参加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