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资本市场湖北种子撒遍东南亚

长江商报消息

通过“被收购”成农发种业子公司,与45个国家成生意伙伴,占孟加拉45%市场份额

本报记者 程孟瑶 刘涛

背靠大名鼎鼎的上市公司农发种业(600313),湖北种业出口已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6月16日,面对长江商报记者的采访,湖北省种子集团投资发展部经理张春桂介绍称,“湖北省种子集团在国外鏖战多年,水稻和棉花等种子陆续进入以印尼、孟加拉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商业种植市场,获得极好的国际口碑。”

而近日湖北高层出席的一次签约仪式,显示湖北种业的海外市场拓展势不可挡。

日前,湖北高层领导出席了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印尼AML公司、西德公司的签约仪式。参与签约的印尼国会议员哈桑,高度评价湖北棉花和水稻种子对印尼农业的巨大贡献。再次佐证了湖北种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产学研一体和“走出去”战略的前瞻性。

已占孟加拉国45%市场份额

依托华中重镇武汉雄厚的高校科研资源,多年来,湖北省种子集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加上对两湖地区水稻和棉花等优良品种天然试验田的地理优势,为湖北种子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埋下伏笔。

作为中农发集团旗下的种业企业之一,湖北种子集团自1999年起开始在孟加拉国开展广泛国际合作,业务范围涉及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据湖北种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孟加拉国进行商业种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杂交水稻品种99-5,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孟加拉国注册,被孟加拉国农户誉为“奇稻”。

虽然2001年种子出口额只有区区15吨,但数据显示,湖北种子集团仅仅通过5年时间,达到2006年的2200吨,增长146倍,占孟加拉国种子市场份额45%。

不仅如此,得益于杂交水稻新品的推广,2008年孟加拉国粮食实现自给平衡,2009年开始有一定剩余,帮其彻底扭转长期依赖大量粮食进口补充国内供给不足的局面,这也让湖北种子集团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

张春桂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内销到国际贸易,得益于公司总经理袁国保的国际视野。2000年,为开辟国际市场,袁国保参加了一个国际展会,和众多外商洽谈,拿下孟加拉国市场。这一次尝试让湖北省种子集团尝到了“甜头”。

1999年,湖北种子集团实施和落实“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开拓东南亚、非洲和南美市场,逐渐向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等地出口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种子。

据初步统计测算,截至2013年底,湖北种子集团已向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输送各类优质农作物种子2600万公斤,种植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培训农民15万户以上,让当地粮食等农作物增产总量达到100亿公斤以上。

实施国际战略后,不仅湖北省种子集团效益得到提升,去年仅利润就高达5000万元,湖北种子集团还先后与45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最高年份出口种子量达4000多吨,连续多年出口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并在海外建立了5个试验种育中心。

在巴基斯坦,通过试验示范,2009年,湖北种子集团跃居对巴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首位;2010年,湖北种子集团出口巴基斯坦水稻、油菜、棉花各类农作物种子已达4000余吨,推广面积达40万公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湖北优良种子品种在类似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适应性较强,据介绍,在当地进行3至5年试验育种后更贴近当地生长环境。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北省种子集团已有9个农作物新品种在孟加拉国参加国家区试,其中2个杂交水稻品种获得该国注册;另外还有4个品种在印尼注册,5个品种在巴基斯坦注册。同时带动玉米、西瓜、棉花、萝卜等农作物种子批量出口。

种子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湖北种子频繁走出国门的同时,国内种子行业存在的矛盾正日益突出。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种子行业拥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司,高峰时有8700多家,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最大的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到5%。国内种子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拥有育繁推一体化实力的公司不到100家,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

到2014年,8700多家公司缩减至5200多家,3年内平均每年有1160多家种子企业或者被并购重组,或者被彻底淘汰。

业内人士分析称,企业育种创新能力薄弱制约着种子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科研机构、高校是我国农作物品种创新的主力军,而种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近90%的品种靠科研单位研发,主要通过品种权的购买和转让”。

这样的行业瓶颈实际上与市场是不相匹配的,为突破这一瓶颈,2011年,湖北省种子集团率先在湖北成立“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专门从事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生产与推广,目前已建立种子生产基地12万亩,种子年生产量达1000万公斤,出口4000余吨,创汇1500多万美元。

湖北省种子集团负责人表示,虽然企业已经走出国门,但知识产权保护尤为令人担忧,该集团精心研发的水稻品种一被推广到国外,立刻受到国外同行的复制和价格打压。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研发的某型号种子,成活率和抗灾害能力较强,在市场上较受欢迎,其他公司在购买种子后,只要3至5年的时间就能培育出同品种的种子,使得种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品种杂乱,假冒伪劣种子横行。

业内人士认为,一边是研发能力和市场供给的矛盾,一边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假冒品种的泛滥,两根“绳子”时时刻刻会绊住种子企业的腿脚。

“山寨”困扰湖北良种发展

借助资本市场海外开公司

张春桂认为,湖北省种子集团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受益于母公司农发种业现金流和战略定位的支持。湖北种子集团或是农发种业实施并购战略的首个布局。

2012年11月,中农发集团(简称“中农资源”,农发种业前身)发布收购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并增资的公告,湖北省种子集团成为其子公司。增资完成后,彻底减轻湖北种子集团融资压力,促进其业务更好发展,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014年6月5日,农发种业发布公告称,湖北种子集团拟收购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根据资产评估书显示,其股权价值评估为1068万元。而在此前,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水稻等大田作物以及草业、西甜瓜、小白菜等蔬菜作物,在当地行业内小有名气。其在2013年上半年出口额超300万美元,总经营额近2300万元。

这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借助母公司资本支持在自身产业链上的布局。

背靠上市公司,接下来,湖北省种子集团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市设立“HS农业(私人)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10万美元,其中种子集团出资98500美元,占注册资本的98.5%。

这或是基于海外市场的拓展而进行的举措,张春桂也表示,湖北种子集团有意在印尼和非洲开设公司,进行种子本土化繁育。

通过国外本土化培育,一是可以缩小培育选种的周期,还能减小培育成本的投入,这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实施国外战略的一个考虑。

链接

农发种业股权变更历程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资料显示,国内现有种子企业6000多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91家,行业前50名市场占有率仅在30%左右。2013年公布的56家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名单中,只有11家为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致力于将并购进行到底的农发种业,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9家,包括湖北省种子集团在内的8家种业子公司和1家农资贸易子公司,大展拳脚要朝着中国种业第一股的目标迈进。

农发种业前身是中农资源,成立于1999年8月,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江苏农垦集团。2001年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上市后不久,两大股东为夺取对种子业务的控制权和上市公司的话语权,僵持了近8年,使得上市公司经营陷入长达10多年的停滞、倒退状态,并且在2004年和2010年两次因连续三年亏损被交易所暂停上市。

2004年12月,江苏农垦将持有的股票全部转让给新华信托,但是新的两大股东依然合作不畅。

2008年11月,在实际控制人中农集团的主导下,中农资源将持有的大华种业股权全部转让给江苏农垦。

2011年4月,上海弘腾投资和北京湘鄂情接盘新华信托持有的中农资源股票,随后陆续减持完毕。至此,中农发集团最终获得绝对控股权。

2014年1月21日,“中垦农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于同日起由“中农资源”变更为“农发种业”。

湖北种子集团

拓展海外市场

2013年底

向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

出口种子2.6万吨

2010年

出口巴基斯坦

水稻、油菜、棉花各类

农作物种子达4000余吨

2009年

对巴基斯坦

杂交水稻种子

出口量居首位

2006年

出口2200吨

占孟加拉国种子

市场份额45%

2001年

出口15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