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80%
本报讯(记者肖力伟胡明宝)6月15日,在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余村,农机手张战岐正驾驶着秸秆自动捡拾打捆机在刚收割完的麦田里忙碌着。据张战岐介绍,一天可捡拾120-130亩地的秸秆,按照订单销向牧场、板材公司等,秸秆供不应求,日收入800多元。据了解,今年陕西省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达到24万余台,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
记者从陕西省农机局了解到,陕西省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高度重视,2003年-2015年,省财政累计投资2亿多元,补贴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实现秸秆年利用规模达到2680万亩,年加工秸秆饲草能力达到900万吨,占全省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74%以上。
今年,陕西省按照“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在省政府确定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的57个县区实施,通过建设万(千)亩示范田、完善农机或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规范实施重点技术等方法,重点区和禁烧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全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00万亩,力争加工秸秆饲草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目标。
据陕西省农机推广站负责人介绍,随着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市场对秸秆需求的日益旺盛,农民逐步认识到了秸秆的价值,改变了过去随意抛弃、一烧了之的习惯。可以说,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例如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秸秆饲草加工可以变废为宝支撑畜牧业;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可季节性吸收大量劳动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通过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抑制秸秆焚烧,可以保障航空、道路安全,有效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据了解,陕西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主要通过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完善农机或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推广玉米免耕播种、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收贮、秸秆还田和饲草加工等7项机械化技术;开展秸秆生物肥、食用菌、田间处理新机具、水田秸秆利用新机具和玉米茎穗兼收等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提升省级示范基地能力建设、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质量监督、宣传培训和以奖代补等,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