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超级稻攻关还要向每公顷17吨、18吨发起冲击

“追求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的主题”

——专访“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本报记者孙林 李永生 江娜 缪翼 李国龙

“目前我的超级稻攻关正在向每公顷16吨迈进,我很满意但并不满足,我还要向每公顷17吨、18吨继续发起冲击。追求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的主题。”6月15日晚,正在北京开会的“杂交水稻之父”、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本报采访组专访谈到他的超级稻梦想时说。

这种对生物极限潜力的不断追求,究竟应该如何去看待?有人说,超级稻攻关成本太高,农民种不起,划不来。袁隆平回应说:“要知道,科研攻关和农民种得起那是两码事、两个思路,不能用纯经济的思路去考虑问题。科研攻关在经济上也许划不来,但是它的科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种技术储备,一种可能性,也为大面积单产的不断提高探索路径。就像奥运会冠军,国家培养一个金牌运动员也是花了很多钱的,你能说这个划不来吗?”

当前,粮食生产的资源约束越来越大,在超级稻攻关上,袁隆平也在寻求更集约、更“绿色”的方式——随着消费需求及加工的多样化,兼顾产量、质量和资源节约。袁隆平说:“不同的人对质量有不同的要求,有人喜欢吃软和一点的,有人又喜欢吃硬一点的。南方人就爱吃米粉、米糕。”现在超级稻的品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已经达到二等米质标准。在资源节约上,袁隆平也有更多考虑。“说到水稻的耗水量可能会吓你们一跳。”他说,“现在我们生产600公斤水稻需要600方水,就是说1公斤水稻需要1吨水。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我们也必须考虑这些问题。”袁隆平介绍,在湖南的一些试验田里,通过种植节水品种、采用节水技术,600公斤水稻需水量已经可以降到三四百方。

“我有一个让杂交稻覆盖全世界的梦想。”袁隆平说,我国的杂交稻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5亿公顷,假如一半种上了超级稻,每公顷至少增产2吨,那么世界稻谷产量可以增加1.5亿吨,能养活几亿人。向世界推广杂交稻的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二是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三是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袁隆平呼吁,国家要出台系统的发展计划和支持政策,帮助种业企业“走出去”。“不要怕资源流失,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品种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这个基础上,要像高铁‘走出去’一样,鼓励和支持企业把我们的水稻好品种、好技术推广到更多地方。”他说,“不能是散兵游勇‘打游击’,而是要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整体计划。”

袁隆平笑称自己是湖南“精神首富”,依然生活简朴。他穿着最普通的深色西装、半新的皮鞋,“我最贵的一套西服700块钱,还是15年前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台领奖买的。”几个月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5151万元的高价买断“袁隆平冠名权及肖像权”,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了呢?袁隆平伸出手来比划说,这笔钱现在他们已付了40%,其中分给了穷亲戚朋友一些;剩下的主要作为所长基金,奖励科研人员;同时,还向两个母校捐助了助学金,鼓励贫困学生好好读书。

高产攻关是一种技术储备

本报评论员

一位耄耋之年、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何还要如此孜孜以求,始终坚持育种科研不断突破?我国的超级稻育种水平已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为何还要如此努力矢志向上攀登;从亩产800公斤到900公斤到最新的1026.7公斤,试验田中这一点点数字的变化价值究竟在于何处?

在袁隆平的“梦想”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充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但是,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还会不断增加,可用于农业的耕地、水资源还会减少,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核心就是要加快选育一批适宜本地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于此,育种科学家们责无旁贷。以更广阔视角来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对中国“走出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届时,中国人回应世界的,不只是我们能否养活自己,而是我们有能力为更大范围处于饥饿阴影之下的人们贡献力量。

高产更高产,这既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生物极限潜力的不断追求,也是一个科学家对于家国使命的责任担当,更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诚然,专家产量不能等同于农民产量,但是,科研行为本身不能简单用经济活动来考量,高产攻关作为一项技术储备,科学价值不可估量;科研育种必须要适应消费加工的需求,在考虑高产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既要高产又要优质,但是整体对品种“高产”特性的追求始终是育种家们的第一追求。我们要以更长远、更宽容、更具有战略高度的发展眼光,来理解和评价科研实践。只有把科技的水平提升了、科研的基础夯实了,人类社会才有不断进步发展的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