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守望“绿色”麦田


示范田里推广诱捕箱绿色防控技术。

山东武城县农业局局长张学丰在向前来考察的专家介绍情况。 中国农科院供图

安徽涡阳,位于没有高铁、没有动车、没有高速公路的淮北平原偏远腹地,是一个有着230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该县处于黄泛区,地势低洼;土壤属于砂礓黑土,旱了坚硬龟裂,湿了发黏,适耕时间短;旱涝频繁,涝灾多于旱灾,抗旱灌溉系统设施薄弱,靠天吃饭。这里是我国南北过渡带半湿润区的旱作农业典型代表,属于黄淮中低产田区。

然而,就在6月9日,2015年安徽小麦最高单产纪录在这里诞生——实收平均亩产758.5公斤。令人拍案,也令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其发生蜕变?

不仅仅在安徽涡阳,山东武城10万亩大方田上小麦同样喜获丰收。这两处麦田里,涌动着同一股力量,那便是科技带来的粮食绿色高产。

妙手回春 “第二粮仓”在黄淮

2013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应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的邀请,到涡阳考察小麦育种。

“当时我坐火车一路南下,沿途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到达安徽。铁路线两侧的小麦在其他省地界生长得很好,怎么到了安徽就长势不好了呢?”张正斌纳闷,也许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好。

结果到了涡阳,张正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涡阳没有吨粮田不仅仅是自然条件的错。该县光温水资源相对丰富,有830毫米的年降水量,地下水资源丰富;常年有200万亩的小麦种植,是优质强筋小麦高产区。张正斌说:“本来可以更好的。”

他认为,这里及黄淮南片地区,包括淮北、苏北、鲁西南、豫东南,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吨粮田,减轻黄淮北片因为超采地下水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的压力,向国家建议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粮仓。

张正斌将此次调研的报告汇总成文,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4年6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安徽省调研科技支撑粮食安全,并提出在黄淮南片建设第二粮仓。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立项支持“淮北科技增粮县域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张正斌向记者介绍道:“项目组在涡阳县陈大镇和楚店镇5万亩高产示范区进行了小麦绿色提质增效高产示范,主要措施有,旋耕+秸秆还田+播种施(环保控失)肥一体化+优质抗病小麦品种+环保控失除草剂和农药+一喷三防。”

今年5月初,在涡阳示范现场会上看到长势喜人的小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表示,一定要把试验示范工作与示范区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联合地方科研院所,为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和产品,确保实现提质增效和吨粮田建设的项目目标。

如其所愿,在各方支持下,技术人员做到了。“在淮北旱作条件下,和农民常规种植相比,5个旱地万亩示范片亩增产率9.7 %以上、亩增产56.08公斤,创淮北旱地小麦亩产高产纪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张正斌说。

涡阳县农委副主任史晓云告诉记者:“涡阳连续11年都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又取得这样的好收成,非常高兴。主要得益于技术模式攻关。”

集成示范 把增产技术打包

500公里之外,山东武城,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技术支撑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开展全年“十万亩吨半粮”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攻关,与安徽涡阳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麦高产是多项技术的集成,不是靠任何一项单项技术就能达到的。为此,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施肥四精准’技术,为粮食高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山东省德州市政府的挂职干部高玉林告诉记者。

八配套,即优良品种优质包衣种子+秸秆还田+深松免耕宽幅精播+科学施肥+普浇越冬水+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全程信息化;四精准,即增施有机肥+多层施用配方肥种肥同播+氮肥后移+叶面施肥。

何为绿色?在小麦示范方现场,武城县农业局局长张学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与科学在小麦生长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所体现。“很多种植方法农民也知道,但用得不够科学,效果出不来。”

他举例说,普浇越冬水在11月下旬的小雪节气进行,而此时农民在外打工不愿回来或不浇,“这便是一种不科学的观念”。这项能使小麦增产的简便易行的措施,不仅可以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作用,还可以踏实土壤,防止冻害死苗,消灭越冬害虫,加速土壤有机物分解,为壮苗过冬、春季返青创造良好条件。

农民常在春节后小麦刚返青时施氮肥,而氮肥后移就是把传统的追肥时间适当后移至小麦拔节中后期或旗叶露尖时。“就像人在最饿的12点吃午饭,要比11点吃吸收好,下午也不饿。能在小麦生长后期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这是科学。”地壮苗壮,如同人的免疫力提高,会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次和用量,也是绿色。

绿色防控技术在麦田里拉起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让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无处可逃。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农业大学研发的推—拉绿色生物防控技术。麦田中竖立着直径10厘米的带孔小盒,内置药包,即蚜虫报警激素缓释器。“蚜虫闻到这种味道就会往外躲,‘推’出害虫;挥发物还能吸引蚜虫天敌种群,‘拉’来天敌。”

武城县为民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庆双告诉记者: “我社2000亩土地,以前请人打一次药,人工费、农药费要花2万元。现在利用绿色防控技术,种一季小麦可以少打两次药,4万元就这样省下了。”

农技推广 让农民快乐种田

6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武城示范现场会上指出:“十万亩推广意义重大,体现了我们的示范是力求怎么实用,而不是在搞一些轰动效应、眼球效应。”他强调,要让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推广;所有技术设施、操作规程,都是农民所接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农机农艺八配套”之一为全程信息化。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今年首次应用于山东省武城县农技推广中,建立了“农技云平台+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技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农技推广服务。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已拥有县级技术指导员72人,每人负责指导科技示范户10户。全县建立科技示范户720户,这720户科技示范户每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张学丰向记者介绍。

“这样,整个农业信息平台就辐射带动全县14400户农民,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平台与专家交流,获取农业科技高新技术。”他说,利用这种新增加的服务模式,力求实现信息到村、服务到人、技术到田。

当然,武城县也一直坚持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张学丰介绍,通过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分别开辟《现代农业》和《农业天地》栏目,每两周一次进行推广;“科技赶大集”,每到一个种植环节,基层人员就在农贸市场上发放农业技术明白纸;农技推广还少不了村里大喇叭的功劳。

李庆双笑着说:“农技推广人员去我的地里比自己这个社长去得还勤呢。”张学丰则回复道:“集成化的农业技术农民学起来麻不麻烦,就体现在我们服务到不到位上。只要我们的服务到位了,农民科学管理、快乐种田就不麻烦了。”

而对于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贺洪军来说,如何让先进的技术本土化更为关键。“举个例子,鲁西南和鲁西北每亩所用小麦种子数量就不尽相同。让农机农艺在不同的地方‘水土相服’,让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地方‘三农’,是我们地方农科院的重要工作。”他告诉记者。

对于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高玉林感触颇深。“以前我的工作是在实验室里带学生、发论文。如今到了田间,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感受很深。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在科学家,而在地方政府和基层农技推广员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