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将实现“事企脱钩” 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契机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种业“事企脱钩”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确保2015年底前完成种业“事企脱钩”,提出了明确的脱钩范围和标准,以及对逾期未完成的种子企业将注销其经营许可证,不得再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严厉措施。

有机构分析,这将有利于加速提升行业集中度,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有望在行业的兼并整合中受益。科研机构的转制与整合或将成为板块上涨的重要催化剂。种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发展契机。种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国家进行种业体制改革,为什么给种业"事企脱钩"划定的这么明确的期限?

银河证券研究员刘哲明表示,在2013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一份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工艺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高校在2015年底必须实现与其所办种子企业脱钩,随后其他科研院所将逐步实行企业化改革。这次农业部的文件应该是对此前这个政策的落实。

对于目前种业经营中事业不分家这种情况对于种业发展的制约,刘哲明认为,国务院现在种业的情况异常脱节,商业化运营能力较低,育种人才、整治资源以及技术都基本掌握在科研单位手中,大部分种子企业并不具备种子研发能力。事企部分使得大量的公益性研究、商业性研究重叠,导致国内种业研究劳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此外,公共部门为了维持其机构运行,占用了大量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事企分开将有利于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然后通过企业来鉴定国内商业化运行体系。

从目前我国种业的库存量来看,刘哲明表示,今年的种业库存应该是一个相对好转的过程,玉米种子的库存应该能够从10亿下降到8亿左右,水稻种子基本上还是持平,但是明年压力可能会较大。

经过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国家是想通过政策支持,将人才、技术、资金等优质资源向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集聚,打造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目前国内大的种业公司市场占有率如何?国内种业市场有多大?

针对这一问题,刘哲明分析,根据2014年的数据,国内的种业市场规模在720个亿左右,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加在一起占75%,市场规模分别是310个亿和230个亿。截至2014年底,国内的种子企业有超过5000多家,但注册资本超过一个亿,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的资质的企业只有95家,市场较为分散。所以国内种业前50强的销售额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市场集中度也就只有20%跟36%。

关于目前整个种业板块的企业在整个上市公司中市盈率所处的水平,刘哲明表示,2015年平均预测的市盈率是在65倍。从2006年至今,如果除去亏损企业,平均市盈率是在70倍,如果不除去是在95倍。当前的整体估值水平应该说不低,基本上仍处在能够接受的范围。

目前,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整个种业板块的企业的整体估值水平不低,但是可能仍存在上升的空间。其中,农发种业作为央企当中农发旗下的平台,正在构建"农资一体化+农场+仓储流通"雏形。此外,隆平高科是国内杂交水稻种子龙头,正向中信集团定增变身国企,有望加速扩张。这些公司的发展道路,是否能在种业领域占有较大的领先优势?

刘哲明表示,种子的研发很有科技含量,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所以整个企业需要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国际上的种业企业主要都是依托于大型的文化企业,如杜邦先锋。没有单独的以种业为主业的企业,都是依靠化肥农业。只有市场足够大,才能让大企业支持种子的研发。所以隆平跟农发从单纯的种子企业向市场更广大的农资市场转型做服务是正确的决策,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这些种业企业是否拥有研发的能力同样也十分重要,现在我国要打造种业龙头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种业公司当中拥有研发和营销能力的这两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太少了。登海种业现在有一定的研发优势,坚持杂交玉米种子产业化。有研发优势的种业公司业绩上升空间又会有多大?

关于种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刘哲明认为,研发出这种大品种是所有育种人的梦想,好品种所带来的业绩增长是具有爆发性的。例如几年前的相关种业,通过先玉335,在5年之内成为全国推广面积仅次于郑单958的第二大杂交性品种,现在先玉335每年能够贡献的净利润是5到6个亿左右,累计贡献净利润已经有30、40个亿了,而且这还是在市场存在大量套牌生产的情况下。总而言之,一个好品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期望和目标。

种业企业中有背靠央企发展的,也有具备研发优势的,综合看来,如果投资这些种业的上市公司,包括此次种业这种事企脱钩,可能也会带来这种利好,我们需要把握一个什么样整体的原则?

刘哲明表示,首先就是这些企业必须具备一个核心的研发实力,这是种业最根本的竞争力。其次,在行业目前发展的阶段看来,是一个并购整合的契机,需要考虑企业是否有外向性扩张的可能性。这是最核心的两个原则。

(责任王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