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实施“4321”工程力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
开篇的话
大趋势新路径
□靖晓燕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产业结构除了利润率不高,还存在物质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内陆省份,贵州怎样摆脱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能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成为贵州审视未来的最新命题。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坚定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战略决策。
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都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攻坚克难的“堡垒”,有的侧重城市的转型,有的侧重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有的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实现“凤凰涅槃”。一步一个脚印,倾力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及时反映各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成就,本版即日起推出《转型升级看“蝶变”》系列报道。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正安,要想如期实现‘减贫摘帽’的目标,并与全国同步小康,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正安县委书记王忠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奔主题。
如何转型?正安县决策层通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做文章,也就是实施好“4321”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副县长何祖华说,到2015年底,正安县将发展茶园40万亩、商品蔬菜30万亩、方竹笋用竹30万亩、核桃20万亩、酒用高粱20万亩、烤烟10万亩、野木瓜10万亩、娃娃鱼养殖10万尾。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实现农业总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正安县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不仅科学布局产业,而且还强力打造示范基地,重点突破产业管护,同时扶优扶强加工企业,培育壮大合作组织,整合资源配套设施。
据了解,正安县的茶叶产业主要以生态茶叶省级示范园区为核心,以班竹、中观、乐俭等六大产茶区为重点,辐射带动谢坝、流渡、土坪等乡镇,每年以7万亩的速度推进。蔬菜产业依托重庆、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以207和303省道为建设重点,着力打造和溪、瑞溪等低海拔乡镇早熟蔬菜示范带,土坪、市坪等高海拔乡镇夏秋冷凉蔬菜示范带。方竹笋、核桃、酒用高粱、烤烟、野木瓜和娃娃鱼等产业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布局。
在打造示范基地中,正安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良种化、标准化、设施化、合作化和企业化的要求,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产业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
同时,该县围绕“4321”产业基地建设目标,重点实施“1511”创业带富工程:全县实现100户农民创业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500户农民创业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1000户农民创业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同时还带动10万人就业。在此基础上,又打造一个“619”现代农业园区:在已经建成的生态茶叶省级重点示范园区的引领下,巩固提升6个县级、19个乡级示范园。
在实施“4321”创业基地建设中,茶叶、野木瓜、核桃处于发展期,必须要有3-5年的管护培育。对此,该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了各类产业发展的管护机制,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过程中重发展、轻管护的问题,确保了产业发展“种植一片、管护一片、见效一片”的“产业致富”目标。
为了扶优扶强加工企业,正安县大力发展以八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展“4321”产业的发展链条。同时,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加工企业的力度,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资本经营、品牌运营等方式扩大规模,通过技术研发应用、人才培养引进等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扩大订单规模、设立产业化风险基金等密切与农民的利益相联结,增强带动“4321”产业基地以及种植农户的能力。
与此同时,正安县还建立“4321”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该县的“4321”产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成渝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一些企业,纷纷向该县抛出“橄榄枝”。副县长何祖华说,按现在的发展势头预测,到2015年,全县将实现茶叶国家级龙头企业2至4家,省级龙头企业6至8家,市级龙头企业7至10家。
正安县在实施“4321”产业基地建设中,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则,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步伐。
该县目前正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4321”产业的加工企业与种植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关系。同时,该县还鼓励各类“4321”产业的经合组织积极开拓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确保八大产业的既定建设目标如期实现。据介绍,到2015年,全县将建立八大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0家以上。
在整合资源配套设施方面,该县着力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对照国务院(2012)2号文件精神以及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充分发挥行政资源优势,主动与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切实加强资源、资金的整合,努力改善规划区的山、水、林、田、路等基础设施,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兆桃说,正安县级财政每年将预算专项经费2000万元,用于扶持“4321”产业发展,根据财政的增长情况,还将逐年增加投入比例。同时,县里将整合使用项目资金,每年整合全县农业项目资金不少于1亿元。(作者: 向长可陈富强)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