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育种专家舍亿元身家回乡当村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民村村委会主任吴坚有很多称呼。有人叫他“吴所长”,凭借着好学、坚韧与多年的科研积累,吴坚20多年前创办了种子研究所,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多省区建有良种繁育基地;有人叫他“吴老板”,他成立了丰禾种业公司,资产过亿元;然而村里人更愿意称他为“吴主任”,年过花甲的他甘愿分文不取,一心带着村民致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4年6月5日,在去市里为村里跑项目时,意外的交通事故将他的生命定格在为村务奔波的路上。当时,他年仅61岁。
2015年4月27日,在新民村刚建好的“三五”花园小区,看着刚刚装修完的93平方米宽敞的新房子,新民村村民吴启超和白春富两名青年准新郎,情不自禁怀念起他们的“吴叔”来。从去世到现在,一说起他的往事,双城区的人总是滔滔不绝……
1.不务正业的庄稼人:放弃千万收益 潜心育种40年
在出任村委会主任之前,吴坚是个“不务正业”但令人尊敬的种子迷。
1976年,回乡务农的吴坚在生产大队的科研室学习遗传育种,他对试验田里一株极不寻常的玉米秧苗产生了好奇。他把这株秧苗的生长特征、地处方位详细地记在了日记本上,并在秧苗附近插上了标记。从春到秋不间断地跟踪观察,他精心为秧苗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照看着这株秧苗。
当时,黑龙江省还没有第一积温带的主栽玉米优良品种,双城的农民每年都要花大价钱去吉林省购买吉字号玉米种子。吴坚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属于适应黑龙江各生态区的主栽品种。
1987年,吴坚在家搞起种子培育,成为当时新兴乡“不务正业”的庄稼人。买不起显微镜,他就自制一个特殊的木架把放大镜架起来用。没有试验台,他就在自家的窗台上架一块木板凑合着用。后来备受农民欢迎的玉米良种“丰禾10号”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开始培育的。
1992年,科研领域开始向民营方面开放。吴坚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民营育种科研所——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并将前景看好的几个品种分别命名为 “丰禾10”、“丰禾9”等丰禾系列。为了加快育种速度,他克服资金困难,在海南开辟繁育基地,一干就是七八个冬天。终于,丰禾10号玉米选育成功,但吴坚却累病住院了,“住院期间他惦记他的种子、研究,在病床上给我写了封信。‘我的病虽不重,但在脑部,时常发作,我真怕因此丧失记忆,我们共同奋斗近二十年才有了这样的成果,如果我有事,希望大哥把它完成。’看了他写的信我当时就流泪了。”吴坚多年的老搭档冷洪贵说,“吴坚的性格和他的名字一样:刚强、倔强、不服输。只要他想干的事,不获成功他决不罢休。”
吴坚正和公司里的年轻人讨论。丰禾种业共培养出60多人的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传承着农业科技薪火。图片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2000年2月20日,吴坚培育的“丰禾10号”顺利通过了审定,填补了黑龙江省无自育优良玉米新品种的空白。“丰禾10号”2003年又相继通过了吉林、内蒙古两省区的审定,成为这些省区唯一集高产、高抗病、高赖氨酸为一体的玉米新品种。在推广“丰禾10”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插曲,在研究出新品种之后,吴坚完全可以将专利权卖出,或者引入外来投资者对他所在的丰禾玉米研究所重组,这样可以带来近千万的收益。然而经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卖出专利权的做法,反而以更优惠的价格给农民出售种子。截止到2013年底,丰禾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000万亩,为农民省下了50多亿元买种子的钱。
靠着这种信念和追求,吴坚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国家、省和哈尔滨市的11个科研项目,其中有6个玉米新品种获国家新品种保护专利,“丰禾10号”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丰禾1号”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坚本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与此同时,他也逐步造就了旺销东北及内蒙古的龙江种业帝国——丰禾种业公司(前身为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一举成为名震一方的富翁,资产过亿。
2.不拿工资的村主任:滴水之恩涌泉报 舍亿元公司回乡当村官
2008年,吴坚的人生轨迹被拉到了另一个陌生的起点上——众人推举他参选村委会主任。吴坚的丰禾种业公司秘书杨丽丽的看法是:“他是想把整个村子带富。”30年前,村里发生过一次火灾,吴坚家一并被烧,他最为看重的育种材料却被乡亲们从火中抢救出来。吴坚对此一直念念不忘。
2008年9月20日,吴坚以1800多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新兴镇新民村第八届村委会主任。
“原来的新民村,村委会连个办公地点都没有,今天租这家房子对付几天,明天又不知搬到哪去了,窗户门被人砸碎是常事儿,村里一盘散沙。”在村里住了60多年的吕景春说。
“以前这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只能穿靴子出门,家家门口垃圾大包堆小包,一到夏天那味儿啊。也没有路灯,黑灯瞎火的晚上早早就睡觉了。”村民吴会喜接着说。
村民们急切地盼望着有个好班子,有个好的带头人。吴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新兴镇镇长刘兴伟说,吴坚一直对村里的事特别上心,2005年,他自己出钱给乡里买了三台垃圾清运车和一台铲车。2006年秋天,又出钱给赵家屯屯内铺上砂石路,并安上路灯,高兴的村民放了一宿鞭炮,像过年三十儿一样。2007年,村里的汤奎山和金纯爽家的连脊房摊上火灾,吴坚帮助两家先解决吃住问题,后来又帮两户村民盖起了新房。
吴坚喜欢为老百姓办事,村民们信任吴坚。“当时正值村上换届选举,我们大家伙想:别让吴坚背后出主意啦,就让他来当家领着大伙干吧。”与吴坚从小一起长大的村民李树臣说。
一面是乡亲们极力推选,一面是家里快速成长的育种产业;一面是年收入相当可观的种业公司,一面是账面空空的村集体。
面对这一切,吴坚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思索再三后,他向乡党委表示:只要村民们相信,我就试一把,三年任期内,咋也能把新民村整个“虎皮色”!
上任后不久,吴坚和大伙儿商量要改造自来水,并同时修建下水管道。改造自来水,大伙儿都同意。但修建下水管道,有的班子成员认为花这钱没必要。
吴坚说,咱新民村的新农村建设可不能停在“村”上,而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城镇最基础工作首先就是下水道。今天咱们花100万能建成,推后五年十年的,就得花一千万甚至是几千万。这一年,新民村修了双城史上第一条村级下水道。整个工程一直到10月份竣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几个月下来,整个人又黑又瘦,村里许多人都说:“看着都让人心疼。”
“2010年村里换届,说实在的我们这些老百姓什么都不怕,但在这一年,我们害怕了,怕吴坚走,怕他不再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村主任了,当时我们十几个村民就找到他家了,有的叫哥们,有的称爷们,说:‘你吴坚还得当村主任’,吴坚却笑着说,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新民村。大伙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白玉新说。
这一年,吴坚在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再次高票当选村主任。
“开始我们以为他只是任个虚职帮村里办点事,没想到真干上了,等第二任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坚决反对,公司本来人手就不够用,而且他岁数大了,当儿女的想让他享点福。”二儿子吴芳勇说,“但是我爸性格倔,他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6年来,新民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后被评为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样板村。6年,吴坚把自己的工资全部用作村里的“救急金”,帮助那些招灾落难的困难家庭。
3.爱管闲事的人大代表:资产超亿元 为何没吃过一顿豪华餐?
熟悉吴坚的人都知道,他的口头禅是“责任”!新兴镇党委副书记吴太发说,吴坚没有名车、名表,不喝酒不抽烟,谁能想到,这就是一个资产超亿元的企业家,十来年的一件夹克衫和一双旧皮鞋是他的标准形象。他没吃过一顿豪华大餐,没走过一地异国风光,一家人生活都非常俭朴。但当国家、社会、群众有困难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扶危助困解难题。
在连续三届哈尔滨市人大代表的近十余年间,群众来信来访他件件倾力协调,还帮农民工讨薪70多万元。吉林农户买到假玉米种子,他跨省为该屯上百户村民追回损失;在三亚机场,两位老人因航空售票错误无法登机,他找机场高层交涉;在车站等车遇到贫困母女,他代交学费,还把人家16亩田全种上……
2002年起至今,他的公司每年都要把价值20余万元的优良玉米种子,无偿送给农村老军人、老模范、老干部、老党员和贫困户。
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召开领导班子和公司员工大会,带头积极捐款。玉树地震时正是公司备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他立即停下手中工作,组织捐款,他和团队捐助钱物累计资金超百万元。他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帮助近百名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走进校园、40多名学生完成高中学业、30多名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而这一切他都是以公司党组织名义进行捐助。
“人富了不能忘本。”这是吴坚生前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虽然我爸身为企业董事长,但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要不然我家的资产会比现在翻十番。当时‘丰禾10号’在种子市场上非常火爆,很多人拿着现金抢购,电话都打爆了,公司有人提议把种子价格提高,但他却说不能给农民增加太大负担。”“不仅自己不提高价格,他还对种子商提出限价销售,如果知道哪个种子商牟取暴利就不卖给他种子。”大儿子吴芳义对记者说。
“以前我们对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太理解,但后来我整理他的日记时理解了,他就是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新民村寄托父亲一生的情感,我们虽然无法达到父亲的精神境界,但今后村里有困难,我们该帮还要帮。”吴坚的两个儿子坚定地表达了他们对父亲的怀念。
生前,吴坚曾概括自己一生只做三件事——干好事业、做好人、培养后代成才。令他欣慰的是,三件事他都做到了。
吴家兄弟把父亲安葬在新兴镇内的干坤园,他们选择了一处高地,从那里眺望,远方就是吴坚为之奋斗终生的新民村。 (冰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