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影响茶叶有益化学物质含量


中国云南省一名正在采茶的女性,她采摘的茶叶随后会经过发酵制作成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图片来源:CHRISTOPHER PILLITZ

“尝尝这个。”Selena Ahmed一边说,一边拿出从山坡梯田里的茶树上采摘的精致绿芽。初尝口感略苦,像一小杯浓缩咖啡,随后便是其带来的舒适感。当Ahmed回到执教的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之后,这位民族植物学家计划分析这些茶叶中的化学组分以及其他数据,寻找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生产的驰名中外的茶叶的影响状况。

“我们喝茶是因为茶叶的品质,而不是因为它会产生抑制卡路里的能量。”与Ahmed在一起工作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斯大学应用经济学家Sean Cash说,代表茶叶味觉的植物素中的复杂化学物质比其他经济作物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茶叶与气候变化相关性的理想地方之一是处于热带地区的云南省,这里因生产氧化和发酵的普洱茶而闻名,然而这种在中国最负盛名的茶叶已经遭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今年年初,Cash、Ahmed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启动了一项为期4年的科学项目,研究气候变化、茶叶品质以及农民生境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气候变化对咖啡、巧克力、樱桃等数十种其他作物的影响提供参数,这些作物的味道和价值同样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

“农作物系统已经适应了各种特定的环境背景,然而现在这些环境因素正在变化。” 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家Samuel Myers说,他正在研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营养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降雨量对于茶叶十分关键。”塔夫斯大学生态化学家、和Ahmed等人一起在西双版纳进行合作研究的CashColin Orians说,“当季风雨季来临时,在5天内,茶叶的品质就会下降,可以查看到叶片中化学物质的巨大变化。”

夏季季风时节会带来80%的年降雨量,茶叶生长速度约是通常干季的两倍。这对茶农来说预兆着不好的年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研究院研究员韩文炎说。“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通常呈反相关。”他说,“其中一个升高,另一个就会下降。”比如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春季的普洱茶在季风时节之前收获,口感更加丰富,而且价格更高:每公斤达到680美元;而在夏季雨季收获的普洱茶每公斤则为405美元。

Orians和同事追溯了导致茶叶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因素。他们在去年10月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文章中表示,在雨季,当茶叶生长速度增快时,叶片中主要含有两种次生代谢分子——儿茶素和甲基黄嘌呤的含量仅是干季的一半。次生代谢物可以让植物受到的紫外线照射或害虫等威胁更小,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在人体中产生同样的效应。儿茶素同样存在于黑莓和葡萄中,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前列腺癌风险,降低胆固醇。咖啡因和其他甲基黄嘌呤则属于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物质。

不只是季风雨季会冲淡茶叶中的次生代谢物,Ahmed说,高温、多云、更多害虫等也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在去年11月发表于《色谱A》杂志的文章中,她和研究团队已经区分了59种因季节性差异呈现出独特化学特征的茶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品质更高的春季茶。

现在,普洱茶中的化合物可能会发生改变。Cash和同事发表于《气候变化》杂志评论栏目的文章称,在过去50年间,昆明市的温度已经升高了1.5℃。同时,季风雨季到来的时间正在变得更晚:2011年,季风雨季开始时间比1980年迟了约22天。

因为陆地气温升高速度比海洋更快,由陆地—海洋温度渐变叠加驱动的亚洲季风系统将会更加频繁。“在21世纪,广泛来看夏季降雨量强度可能会更高。”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地理学家Caroline Ummenhofer说。但她同时表示,这种预测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农民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也不全都是坏消息。”Ahmed强调说。如果像气候学家预测的那样,干季变得更加干旱、雨季变得更加湿润,干季的收获可能会更具价值,因为植物中含有的次生代谢物会更高,普洱茶的味道会更佳。

但是旱季持续时间更长也会产生收益递减效应。“如果天气过于干旱,就会减少茶叶绿芽或是毁坏茶树。”Ahmed说。这种情况已经在影响以红茶闻名的印度阿萨姆邦地区,该邦夏季温度经常高达35℃。“这是茶叶生产的温度上限。”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理学家Ellie Biggs说。

或许,爱茶的人只能希望,气候变化不会影响普洱茶最精妙的苦涩味道及其红黑的色泽。(红枫)

《中国科学报》 (2015-06-15 第3版 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