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所加快推进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应用

10月18-1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948”计划重点项目“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引进与利用”在江苏省淮安市举办了现场会。本次现场会以“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应用”为主题。植保所党委书记张步江以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据项目首席专家、植保所研究员陈红印介绍,淮安稻区是江苏省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等发生与为害较严重。近年来,“948”项目组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益生物资源与生产工艺,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创制了高效防控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微生物制剂,并针对江苏省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螟虫发生特点,以米蛾卵为寄主扩繁了天敌昆虫——稻螟赤眼蜂产品,提供了利用柞蚕卵、麦蛾卵扩繁出的两种赤眼蜂产品,进行田间防螟效果评价。同时,根据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生态与农事操作特点,结合“庭院式农业”种植模式改革,组装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等手段,凝练了精确监测、精准施药、虫菌互补、定点放蜂、立体防控、持续控害等轻简化实用技术,建立了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的新技术体系。

测定结果表明,示范区内稻纵卷叶螟卵寄生率达到55%,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防治效果超过75%,均显著优于对照区,示范区内普遍选用了符合绿色稻米生产的防控制剂与天敌昆虫,保障了绿色稻米的生产。

现场会后,与会专家听取了技术示范工作汇报,肯定了示范区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张步江指出,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引进国外先进智力成果与优良生防资源,开展消化吸收,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的生防产品及相关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他建议,相关单位应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开展深入研究,着力解决生防产品防效不稳定、使用不方便、配套措施不完备等问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通讯员 孙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