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濒危物种保护应回归野外繁殖


来自东安格利亚大学(UEA)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应当鼓励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在自然、而非圈养的环境下进行繁殖。

为防止极度濒危物种—如苏门答腊虎、阿拉伯大羚羊—的灭绝,人工圈养繁殖往往是“最后一招”。

发表在《应用生态学》(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为了预防物种在野外灭绝,人们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该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保罗·多尔曼博士(Dr. Paul Dolman)说,“我们对一个假设提出了质疑,这个假设指出:如果某个野生物种已濒临灭绝,那么人为地把它们圈养起来进行种群培育永远都是一个好的办法。”

“在物种面临迫近的灭绝危险时,圈养繁殖能给它们最后一线生机,但物种最终是否能存留下来还是有赖于这个物种能否在自然条件下重新建立其种群。对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物种,这个方法被证明是成功的,但对于很多其他物种者中情况还没有得到证实。”

“圈养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未能及时实现成功繁殖,有的未能建立起独立种群,有的物种被驯养而失去遗传多样性,也有的被放归自然后表现不佳。”

“圈养会减少我们在野生物种保护上的动力和资源,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的研究揭示,客观评估圈养繁殖的潜在结果、并将其与支持物种在野生条件下生存的努力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项与国际鸟类联盟合作开展的研究中,科学家们着重考察了一种叫做“黑冠鹭鸨”(Ardeotis nigriceps)的极度濒危物种。

这种外貌雄伟的珍稀鸟类曾广泛分布于印度半岛,但目前只局限在少数几个栖息地,其生存受到农业发展、输电线缆和狩猎的巨大威胁。黑冠鹭鸨的种群数量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千多只下降到现今的一、二百只,虽然有效的野生保护措施还没有得到实践,但是对其圈养繁殖已得到了大力的提倡。

研究小组利用多个种群模型对先圈养繁殖后放归野外的潜在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将其与野外育种保护这一替代性策略进行了比较。

多尔曼博士称:“结果显示,只有为保护和扩大黑冠鹭鸨野生栖息地而采取的紧急、有效的行动,才能真正防止其在野外灭绝。”

“一种方法让鸟蛋在野外任其自然繁殖,辅以十年有效的栖息地保护措施,另一种是把鸟蛋收集起来进行人工繁殖。两者相比,前者将最终获得更多的成年鸟类。”

“我们的预测模型表明,人工繁殖并不一定能建立起种群,相反,其失败概率很高。”

“想要实现将数量充裕的幼年个体放归自然的成功的人工繁育,首先需要收集大量野生鸟蛋,并保证各个方面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而且到最后,再好的人工圈养繁殖还是需要有效的野外物种保护措施来保证放归鸟儿的存活和兴盛。”

“没有野外保护措施,人工繁殖就失去了意义,因为那样的话鸟儿将永远被圈养,失去回归自然的希望。对拯救某个物种而言,有效的野生保护措施能在拯救濒危物种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而无须占用被用于抢救物种的所剩无几的栖息所投入的精力和资金。” “这种建模方法对于检验圈养繁殖是否真正有利于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是极其有效的。

“重要的是,该模型表明:使用干涉方法促进野生物种的保护,例如修复栖息地,是刻不容缓的。如果能尽早采取行动,甚至可以干脆免去圈养繁殖的必要。”

国际鸟类联盟会员、东安格利亚大学生物学院名誉教授奈杰尔·科拉尔(Prof. Nigel Collar)认为,“在圈养条件下,大鸨尤其难以存活和繁殖。不是不能实现,但成本会很高。如果为了下蛋而去养一批大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死掉很多个体。唯一的选择是严格执行栖息地保护规程及各种相关的管理措施,为该物种提供在野生条件下增加个体数量的机会。”

原文检索:Ark or park: the need to predict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ex situ and in situ conservation before attempting captive bree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