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转基因大米产业化的“拦路虎”?

张杨

前天,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在中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现场称,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决策不应依靠民意,而应按照法规和程序走,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不敢拍板是不作为,导致转基因水稻产业化错失良机,再等待拖延将误国。(京华时报,10月21日)

美国科研机构利用中国儿童做“小白鼠”,进行转基因大米试验的报道言犹在耳,如今转基因大米的产业化推广在中国已经吵的沸沸扬扬。那么,转基因大米产业化“遇阻”,是源于农业部的不作为还是源于民众的疑虑和恐慌?到底谁才是转基因大米产业化发展的“拦路虎”?

是农业部不敢拍板的不作为吗?张教授认为“农业部对这个东西没有把握,不敢拍板”是转基因水稻产业化最大的阻力。那么,为何农业部会对这个东西没有把握呢?表面上看是中国民众普遍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和抵触造成了民意压力,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部对转基因水稻是否有危害还难以下结论。“目前农业部正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做小型猪90天喂养实验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做猕猴喂养实验”,可见,农业部的做法还是比较慎重和靠谱的。正是源于这样一颗对民意的敬畏之心和责任之心,农业部才甘于头顶“拦路虎”的恶名,是值得民众赞许和认可的,因为农业部是我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最后屏障和保证。

是民意的恐慌和疑虑而导致的不信任吗?张教授认为农业部是水稻产业化最大的阻力,而农业部是因为敬畏民意的恐慌和疑虑。那么,为何民众会恐慌,会不信任?因为我们不清楚所谓的转基因大米有哪些潜在的风险。虽然国家已经给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但是为何民众仍有疑虑?抛去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不说,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民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保证,我们在推广转基因大米的过程中,不应该让民众置身度外,而应让他们全程参与其中,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逐步消除民众的疑虑和恐慌,而不是置民意于不顾,只依靠政府公关来强行推广转基因大米。

笔者认为转基因大米遇阻的根本原因在于潜在风险的未知性,这才是转基因大米产业化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实现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就说明了转基因水稻的潜在风险未知。水稻是中国人饭桌上最早要的粮食,任何偏差都可能会导致亡国灭种的危害,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不能为了填饱肚子而“饮鸩止渴”。300多位转基因大米支持者享用“盛宴”的勇气固然可嘉,张院士身先士卒,食用14年转基因大米的精神也着实可敬,但是转基因大米的推广光靠勇气和精神不行,要靠科学的试验,要靠一连串让人信服的数据,我们不能将13亿人置于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中。

文章来源: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