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农科院专家组育种纪事

在宜昌,有这样一群人:有的如同普通农民,默默躬耕于野,反复吟唱着“四季歌”;有的如同候鸟一般,听从季节召唤,在鄂琼之间秋往春返……这个群体,就是市农科院的专家组。

日前,记者走进宜昌市农科院,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莫过于那些发生在试验田的故事。

育种如育自家儿

枝江问安镇四岗。这里是市农科院的一个试验基地,农田面积有900多亩。

一幢简陋的专家楼正对面,是一大片长势喜人的稻田。稻田两边,两个农民模样的汉子头顶烈日,手中拉着长长的绳子,在齐腰深的水稻中间来回穿梭。

若不是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很难知晓他俩的身份:一个是56岁的水稻专家王学安,另一个是49岁的水稻专家黄代金。

原来,每年的7月到8月中旬,正是水稻授粉的时期,要培育出高产高效的杂交水稻,必须在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半之间“赶粉”。“不请工人干?”“育种如育自家儿啊,请人干肯定不行!”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学安在稻田里大声地说,“现在,正是谷穗授粉的关键。只有自己亲自干,才会获得第一手资料。”

走上专家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6张木板床首尾相连,几台笔记本电脑放在床上,一个柜式空调摆在屋角。基地负责人介绍,院里共有6个农业专家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因为条件所限,大家只能挤在这个办公室兼休息室。

突然间,一个穿着拖鞋、打着赤膊的年轻人闯了进来。他叫田雨,今年29岁,是华中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刚从田里回来。他告诉记者,搞农业的确是个苦活儿,如果不亲自动手,根本体会不到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

在基地,记者看到张其蓉、黄蓉、张晓玲等女专家,做起农活来个个不逊男性。用她们的话来说:“搞农业科技没有性别之分,都是女人当男人、男人当铁人。”

一年要做两年事

在海南三亚、陵水等地,其独特的光热资源吸引着全国的农业专家。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宜昌的育种人每年秋往春返,将冬天内地不能生长的水稻、玉米等作物迁到海南,继续进行播种、育苗、杂交选育。

一年时间里,要做两年的农事。这就是“南繁精神”的一个重要标签。至今,提起南繁经历,不少专家仍然无法释怀。

赵开荣,宜昌市水稻专家产业基地首席专家。他几乎是年年下海南,23年中有一半时间独在异乡。1992年,为让刚有点苗头的水稻株系尽早稳定,他作别身怀六甲的妻子前往海南,归来之际,儿子已两个多月。

黄声东,是一位玉米育种专家。1993年10月,在他赴海南前夕,恰遇父亲身染重病。为了育种,他还是上了南下的列车。两个月后,父亲溘然长世。噩耗传至海南,正是玉米扬花授粉的时节,院里重新换人已经来不及了。忍着失去亲人的痛楚,他坚持到次年4月,直到圆满完成任务。

忆起刚下海南的情景,许多人都不能忘怀。那时的海南,还是一块蛮荒之地。专家们自己扎帐篷,打柴挑水做饭,并与肆虐的蚊虫作战,白天在田里干活,夜里还要守在渠边放水。

在该院,记者了解到一组数据:1989年以来,玉米专家田甫焕往返宜昌海南35次,在基地度过12个春节;水稻专家赵开荣往返32次,在基地度过13个春节;玉米专家黄声东往返15次,在基地度过11个春节;玉米专家许贵明往返22次,在基地上度过15个春节……

给我一粒种子,我要让沙漠变为绿洲;给我一缕阳光,我要让种子传承不休……他们,正全力追逐着“粮安天下”的梦想。

一个专家就是一面旗帜

“在这里,每个专家都是一面旗帜。他们一人承担一个课题,用汗水助推宜昌农业‘百千万’工程发展,用智慧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该院院长王友海如是说。

副院长费甫华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管专家,宜昌首席魔芋专家。上世纪90年代,因为魔芋软腐病导致减产30%至50%。费甫华带领科研团队吃住在山上芋农家,终于发现魔芋的12种病害,其中5种属国内首次发现。随后,又创新集成多种技术,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如今,小魔芋终于盘成大产业,宜昌魔芋产量普遍提高15%至30%,亩增收800元以上,面积发展到15万亩。

副院长田甫焕,是省市管专家,玉米产业基地首席专家。2008年,由田甫焕牵头培育的玉米“宜单629”通过审定,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主推品种和救灾储备品种,连续3年被确定为全省区域对照品种,推广种植150多万亩。

赵开荣,是市管专家,宜昌水稻领域学科带头人。他主持选育的突破性水稻核心不育系巨风A和巨风2A为湖北省多家科研单位引用配组。杂交中稻“巨风优72”,是湖北省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品种。

目前,该院共研发各类科技成果121项。2003年以来,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共选育水稻、玉米等新品种13个,其中8项取得国家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居全省前茅。(郑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