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在品种鉴定中有哪些用途?
发表日期:2015-06-02 02:45AM 阅览次数:
构建品种标准DNA指纹数据库的另一个间接用途是能为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通过对历年审定品种DNA指纹信息进行不同年度和不同区域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品种选育的区域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育种者未来育种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品种管理部门对育成品种进行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DNA指纹数据库如何在品种DUS测试中发挥作用?
目前,还没有用DNA指纹技术作为直接判定品种是否具有特异性的依据,但可利用DNA指纹技术构建已知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辅助筛查申请品种的近似品种,然后将筛查出的近似品种与申请品种在田间并排种植,进行形态DUS测试。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特异性测试的针对性,减轻田间测试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品种是否具有特异性是以形态测试作为最终判定依据,因此与原有的形态DUS测试系统是相容的。
●DNA指纹数据库在品种侵权鉴定中如何发挥作用?
司法检测对鉴定时间比较严格,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五条规定,一般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鉴定材料全部交付鉴定机构之日起30个工作日完成;疑难复杂的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60个工作日完成。从技术特点看,形态DUS测试的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品种侵权案鉴定快速提供结果的要求,而DNA指纹鉴定的周期短,对品种任何发育时期的任何组织都可用于鉴定分析,因此品种权侵权司法鉴定一般情况下只进行DNA指纹鉴定,很少进一步启动DUS测试。
——摘编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100问》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