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国粮食安全评估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本网讯(中华粮网专稿):5月21日,“2014-2015粮食安全评估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在会上就《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4-2015)》的课题特色、评估要点、研究进展及近期工作安排进行了广泛交流;相关专家就小麦、玉米、稻谷单品种评估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就粮食电子商务发展及其安全状况进行了交流探讨。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教授丁声俊、广东财经大学教授王克军、中华粮网总编辑孟凡军、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忠、中华粮网电子商务部副部长代艳伟、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总经理兼盛华宏林购董事长吴玉芝、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高级顾问于涛、盛华宏林粮油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王林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董事长侯续江,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洪涛教授主持。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由洪涛教授与中华粮网总经理傅宏先生共同主编。洪涛介绍,报告是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分别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交易安全、进出口安全、物流保障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储备安全、信息预警安全进行评估和研究,报告旨在建立我国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评估”的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以洪涛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队伍,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局粮食科学研究院、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中华粮网、经济管理出版社、粮食咨询决策杂志及相关媒体、机构的大力支持。
报告按照新的粮食安全及其保障体系概念编写,从全球-区域-地方、从动态、从保障体系、从品种、从空间层次等角度研究了粮食安全,涉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目标、原则、方式、机制等内容。
座谈会上,《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顾问、中华粮网总编辑孟凡军就“2014年中国小麦以及玉米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
孟凡军介绍,受宏观经济形势、玉米与小麦比价变化等影响,2014/15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将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口粮需求随人口增加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由于新季玉米价格表现平淡,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的优势下降,在养殖业仍不景气、玉米库存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年度内小麦饲用消费增幅有限。
孟凡军认为,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物流需要进一步完善,搞好粮食物流是稳定粮食价格、保证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谷物,中国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多年来一直在1亿吨左右。良好的物流体系对小麦在全国范围的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凡军在发言中指出,尽管近两年国内玉米出现阶段性过程局面,但长期看其供求缺口相对较大,单靠扩大播种面积并不可行。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考虑,首先要保证口粮供应,不能把更多的耕地资源分配在玉米生产上。在外延性资源越来越少的条件下,内涵发展必然是实现玉米增产的根本出路。其中,一方面是通过育种和施肥手段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提升玉米生物体的能量转化效率;另一方面,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包括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
以前对于粮食安全虽然社会各界都提得比较多,但就单品种的稻谷安全而言,这方面的专业研究几乎没有。本次座谈会上,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忠率先提出了“稻谷安全参数”、“稻谷区域平衡安全参数”、“稻米进口安全参数”、 “稻米进口来源国占比参数”等概念,并设立了“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危机”等多个档次指标,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而且可为研究其他单品种的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孙忠将我国稻谷安全参数(稻谷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之比)设定为如下四个档次:1.05<安全≤1.10,1.00<比较安全≤1.05,0.95<不安全≤1.00,0.90<稻谷危机≤0.95。2014年我国稻谷总供给量约4190亿斤,总需求量约3929亿斤,年度结余261亿斤,分别比2012年度、2013年度增加节余26亿斤及21亿斤。按照指标理论,孙忠核算出2014年我国稻谷安全参数为1.07,由此得出2014年度我国稻谷供需状况总体属于“安全级”这一评估结论。
按照相关指标理论,孙忠还对2014年我国稻谷产量区域平衡性安全及稻谷品种安全、我国稻米进口安全状况、我国稻米进口来源国占比安全状况等进行了评估。
代艳伟副部长在发言中就中国粮食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国粮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粮食电子商务主要面临的安全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详细介绍。
座谈会上,相关专家还就2014-2015年粮食生产安全、现阶段影响我国粮食产业链的各环节安全、从单纯的数量安全到数量与质量调协安全,以及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进行了交流探讨。相关粮油批发市场、商城负责人就粮食流通安全、消费安全等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