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境界
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境界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方法论思想
2015年05月31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5/11作者:中共农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具体地回答、卓有成效地探索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学习哲学、学习辩证法、掌握科学方法,为新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树立了典范。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充满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哲学智慧,特别强调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特别强调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特别强调用“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特别强调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论;特别强调实践第一、知行合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特别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运用科学方法论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我们研究、认识、解决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供了生动教材。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不能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引。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主动性,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蕴含的价值论和方法论,不断提升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水平,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视野眼界的局限、突破能力水平的瓶颈,避免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简单化、极端化,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至为重要的是结合工作实际,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体现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
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充分体现了恢宏的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农”工作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重要位置,提出了许多战略性指导思想,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些重要论述讲的都是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性方向性大问题。
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需要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坐标系、参照系,一方面增强战略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冷静观察、谋定后动;另一方面准确定位本职工作,努力破解事业发展中的全局性、关键性、瓶颈性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要夯实农业的战略地位。在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的形势变化中,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三农”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这一根本趋势。新常态下,农业农村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是调节劳动力就业波动的“蓄水池”,是扩大消费的重点。只有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发展稳粮增收的好形势,才能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发展底气。应对新常态,我们要把农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背景下去谋划,找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着力点,坚持不懈抓好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推进“四个全面”提供基础支撑。
培养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准正确的前进方向。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难以经受未来发展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既十分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也十分重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回顾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精辟阐释,关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点等,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在强调“三农”工作重要地位时,他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在强调国家粮食安全时,他指出,绝不能给社会发出放松粮食的信号,掉下来容易,再上去就难了,历史上有过深刻教训。他还讲,土地家庭承包3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要有历史耐心;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对于这些饱含历史智慧的重要论断,都要认真领会。
培养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党史、国史、世界史、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讲,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好“三农”工作,特别需要学习农业发展史、农村改革史,熟悉新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沿革。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如果对农业发展史缺少深刻认识,对我国“三农”政策演变和制度变迁的复杂历程缺乏应有认知,对中国农业发展史与世界农业发展史缺乏科学比较,就会影响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信心,就会在一些问题上缺乏历史耐心而出现盲目性。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更加需要我们运用历史眼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避免走老路走弯路,不折腾不摇摆,稳步走向未来。
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许多重要论述都体现了严密的辩证思维。他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在农业现代化方向上,他提出“三个导向”,强调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在粮食安全上,他提出要“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中央和地方都要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在耕地保护上,他强调“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他强调“保障农产品供给,既要保数量,更要重质量”,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在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他指出,“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大的影响”;在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重点上,他指出要“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在“谁来种地”问题上,他指出“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出“两点论”的思想方法和对矛盾分析法的科学运用。
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克服工作中的片面化、极端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两难”问题特别多,考验着我们“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善于从劣势中看到优势,从危机中看到机遇,从成绩中看到不足,从差距中看到潜力;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大小难易,明确轻重缓急,厘清左邻右舍,牵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从做好“三农”工作看,要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作为整体来统筹考虑,既要解决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农民问题,还要处理好农村问题,不能只顾一头,丢掉其他两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时,要把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生产与环境、当前与长远放在一起来统筹考虑;在推进农村改革时,要把历史、现实、未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时,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做到整合农业系统内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打破固有观念,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在分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两次重大创新”的重要论断,提出“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农业科技创新,他提出“要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他提出要“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这些都是审时度势提出的创新性思路与要求。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要破除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不迷信经验、迷信本本,不因循守旧、畏葸不前,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并善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不存在”中寻找存在的条件,在“不可能”中探求可能的途径,在“办不到”中发现办得到的方法,从而打开新局面。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变应变、因时而动,努力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着力推进支农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创新和工作思路方法创新。要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到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业发展;从习惯于争取政策强农惠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法治兴农护农;从习惯于依靠财政直接支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支农;从习惯于着眼国内市场调控产销,转到更加重视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守住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能力,核心是坚持风险可控,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要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牢牢把握主动权。这些重要论述体现出他清醒的底线思维,尤其对“三农”问题的许多重要论述,更充分地体现了他居安思危的底线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他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在保护耕地问题上,强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强调“四个不能”,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在土地有序流转问题上,强调“三个不能”,在土地流转中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这些都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形势想得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严峻一些,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一旦突破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所以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守底线,看好边界,做到“适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可能没有风险和挑战,这其中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在锐意进取中善于守住底线。我们要有原则意识,有的事要以变应变,有的事要以不变应万变,对多年形成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符合发展规律的经验做法要坚持不动摇。要有危机意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把应对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具体,既想一万,又想万一,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而是坚持“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冲锋在前,阵地在后。既要防患于未然,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又要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为发展赢得新的生机。
此外,全面依法治国对新时期党和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用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我们要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强化“三农”工作,用法律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提升“三农”发展的法治化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责任王兆斌 吴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