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杂粮\春播啤酒大麦\燕麦\大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5年小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5年5月19日 来源: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

我国小杂粮有谷子、高粱、糜子、荞麦(甜荞、苦荞)、大麦(青稞)、燕麦(皮燕麦、裸燕麦)、薏苡、蚕豆、豌豆、绿豆、芸豆、小豆、小扁豆等,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旱区和山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0-1.2亿亩。为提高小杂粮生产水平,促进小杂粮稳产高产,提出2015年小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科学选种

进入3月,小杂粮陆续开始播种和田间管理。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工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鉴、认)定、增产潜力大、抗病、抗倒伏、耐旱、熟期适宜、适应性好的优质专用品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残秕粒和病粒,选择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生活力强的种子;积极采用种子包衣技术,选择抗病和防治地下害虫的双抗类型种衣剂包衣,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为害。

二、轮作倒茬

近年来,小杂粮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豆类根腐病、谷子白发病、糜子黑穗病及其他病害重发、多发,造成大面积减产和品质下降,给小杂粮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严重影响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要合理轮作倒茬,实行豆类与禾谷类、薯类、油料等作物3年以上轮作,保证小杂粮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巩固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三、精细播种

一是精细整地。秋翻春整的地块应在早春再进行耙耱保墒;冬前未耕的地块要及早春耕,耕翻不宜太深,耕后立即耙耱,避免失墒;干旱多风的地区在播前应进行镇压提墒,如遇降雨,可抢墒播种。

二是适期播种。小杂粮多种植在旱地上,当土壤表层5-10厘米地温在10℃以上,土壤水分可以保证出苗时即可进行播种。早春小杂粮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晚春为5月下旬-6月下旬,夏播为6月上旬-7月中旬,秋播为8月下旬-9月上旬,冬播为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及早抢墒播种。

三是合理密植。小杂粮种类多,播种周期长,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控制密度,土壤肥力较高地块适当增加密度,土壤肥力较低地块适当减少密度。种植方式可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播后要及时覆土镇压。

四是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四、加强田管

小杂粮产区普遍存在有机肥投入不足,氮磷钾搭配比例不合理现象,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应紧密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根据小杂粮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及肥料特性,科学搭配肥料,做到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旱地提倡基施“一炮轰”方式,做到重施基肥,适期趁墒追肥。

五、防控病虫

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多发、重发态势,各地应根据小杂粮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特点,进一步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保证小杂粮正常生长。

2015年春播啤酒大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5年5月19日 来源: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

我国春大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内蒙、甘肃、新疆和黑龙江等东北和西北省区,以啤酒大麦为主,是国内著名的优质啤酒大麦产区。2014年我国啤酒生产约需啤酒大麦原料500万吨,同期国内啤酒大麦总产约221万吨,其中春播啤酒大麦总产74.85万吨。2014年国内大麦产地价格每公斤2.03元,较上年略涨,但同期国际大麦市场价格下降明显,且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致使进口数量猛增。2014年中国进口大麦约541.34万吨。考虑2014年全国秋播啤酒大麦面积并未减少,2015年春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应维持在上年水平,不宜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为加强生产指导,特提出2015年春播啤酒大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优良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是啤酒大麦生产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的前提。应根据当地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地区适应性,选择经过当地种子管理部门登记认证,适宜当地种植的啤酒大麦优良品种。

(一)西北地区

甘肃和新疆等西北啤酒大麦春播地区,在海拔较低、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用生育期较长、喜水肥高产优质品种“甘啤6号”、“甘啤7号”和“垦啤6号”。在海拔2000米以上山坡地,宜选用耐旱、早熟品种“甘啤5号”。除此之外,还可选用“新引D9”、“新引D10”和“新啤4号”等优良品种。

(二)东北地区

黑龙江东部和内蒙古东北部等啤酒大麦春播地区,可选用耐旱、早熟品种“垦啤麦7号”、“垦啤麦9号”和“垦啤麦10号”,以及“龙啤麦2号”。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种植,可选用的“蒙啤麦2号”和“蒙啤麦3号”等中熟品种。

二、关键技术环节

(一)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西北春播大麦一般在冬前进行灌溉整地,蓄足底墒保证出苗。冬前未经灌溉底墒不足的地块要进行春季灌溉。在大麦生产中,因施肥不当极易造成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超标而影响品质,建议在播种前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生长期内不再追肥,底肥量应根据实际地力确定,至少应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2/3以上,每亩比例以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和氧化钾2公斤为好。东北地区通常冬季降雪较多,春季一般土壤墒情较好,且多采用免耕栽培。播种之前应做好前茬粉碎,以免影响播种出苗。底肥在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壤,一般以每亩纯氮9.0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1.5公斤为宜。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春大麦播种越早越好,提倡“顶凌播种”,即初春土壤表层解冻深度达2-3cm时即可播种。春大麦播种期因区域不同而不一样,甘肃一般在3月10-25日,新疆3月20日至4月20日,黑龙江在4月1-25日,内蒙古一般在3月20日至4月20日,东北部的海拉尔播种期从5月5日开始,可以延至6月10日。

近年来,大麦种植密度有增加趋势,目前亩播量约为30公斤;由于群体过大,容易引起后期倒伏而造成减产。一般栽培条件较好、中等以上肥力、亩产400-500公斤,每亩种植密度30-40万苗为宜。按种子正常发芽率95%,千粒重45g计算,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19公斤。

播种方式因区域而异,东北地区可以采用行距20-25厘米机械条播;西北地区除进行机条播之外,为抗旱节水可以采用机械覆膜穴播。

(三)科学灌溉,合理追肥

有灌溉条件的春大麦生产田,在3叶期浇头水,拔节期浇二水,抽穗期浇三水,全生育期一般浇水3-4次。为节约灌溉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建议采用垄作沟灌或畦灌。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底肥不足的农田,可以适当追肥。但是,追肥时期不宜过晚,应当在3叶期前,结合头水灌溉一次性追施。

(四)病虫草害防治

野燕麦是我国春播大麦的主要草害,每亩用60毫升爱秀,兑水15公斤,进行苗期喷雾防除。大麦条纹病是我国春播大麦的主要病害,既降低产量又影响品质。建议采用敌委丹100毫升/100公斤拌种,或采用克福种衣剂(含10%克百威、10%福美双)按种子重量0.3%拌种进行防治。东北春大麦生产中,除条纹病之外,根腐病也危害严重,可以在播种时,每亩用3公斤抗腐威与种肥一起施入土壤;或采用20%丙环唑微乳剂,按种子重量0.17%的用药量和2%的用水量进行拌种,并在抽穗期每亩用药40毫升,兑水12升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五)及时收储,防霉防虫

发芽率高低是啤酒大麦最为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发芽造成影响。啤酒大麦一般在腊熟期收获最为适宜。收获之后要及时脱粒、晾晒和储藏,防止虫蛀和霉变。

2015年燕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5年5月19日 来源: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

我国燕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其中内蒙古、河北、山西是主产区。燕麦属小宗粮食作物,是主产区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搭配作物或主要作物,种植面积随当年气候变化和上年收购价格而变化。2014年我国燕麦市场价约每公斤2.4-2.8元,近期价格上涨为每公斤3.6元左右。同时,近年来我国燕麦进口量逐年增加,且进口价格逐年降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口量分别为8.28万吨、9.28万吨和12.7万吨,进口价格分别为每吨343美元、330美元和297美元。近几年国内燕麦加工业发展很快,加工产品日益丰富,对生产有一定拉动作用,但主要粮食收购价上升,以及进口增加的影响,2015年种植面积应当保持稳定。2015年燕麦生产应侧重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品质,满足加工需求。

一、优良品种推荐

(一)华北地区

本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是我国燕麦主要产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左右。选用坝莜一号、坝莜三号、坝莜六号、花早二号、晋燕14号、晋燕13号、燕科一号、燕科二号、草莜一号等品种。

(二)西北地区

本区包括甘肃、宁夏,选用定莜四号、 定莜八号、定引一号、宁莜一号、燕科一号、白燕二号、白燕七号、花晚五号等;以饲草为主地区可选用青海444、青引1-3号、林納、 坝燕四号、蒙燕一号等品种。

(三)西南地区

选用坝莜12号、白燕二号、川燕一号等品种。

二、生产关键技术

(一)倒茬整地

合理轮作倒茬。理想前茬为马铃薯和豆类作物。精细耕翻,耙耱土地,提高播种质量。

(二)合理施肥

结合耕翻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种肥亩施磷酸二铵7-10公斤、尿素2-3公斤,可根据当地情况适量增施钾肥。

(三)把好播种关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播种量,每亩保苗25-35万。药剂拌种防治黑穗病。适时播种,条播,播种深度5-7厘米。如遇春旱严重无法正常播种,可选用“一早三改”技术,选用早熟品种、加大播量(亩保苗40万)、延迟至6月5-10日播种。

(四)苗期管理

适时防治蚜虫,及时预防红叶病;结合人工除草喷施除草剂,注意选择除草剂种类和掌握好药量,以免发生药害。

(五)病害防治

近几年燕麦锈病和白粉病等有上升趋势,生长期间注意观察,发生锈病、白粉病等及时防治。

2015年冬大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15年5月19日 来源: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

我国冬大麦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淮、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以饲料大麦为主;其次是江苏,以啤酒大麦为主。当前黄淮地区冬大麦已返青恢复生长,南方地区冬大麦已从苗期进入孕穗拔节期,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为提高冬大麦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以下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一、清理沟渠,防旱排涝

开春后,应尽快修复清理麦田排灌沟渠,保证灌溉和排涝需要。黄淮地区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灌溉;南方地区因降雨增多,需要及时排水防涝,防止渍害发生,造成死苗减产。

二、适期浇水,合理施肥

(一)浇好返青拔节水,施好孕穗起身肥

从孕穗拔节到抽穗开花,是大麦一生发育最快、器官建成最多和肥、水需要最旺的时期。在降雨量较少的地区,开始返青时0-25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75%的麦田,要及时浇灌返青拔节水。土质差、基肥少、播种迟、群体小的麦田,还应结合浇灌返青拔节水,酌情适量追施孕穗起身肥。对于肥力高、基肥足、播种早、长势旺的麦田,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以防引起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但可适量施用磷钾肥,一般每亩追施五氧化二磷3公斤、氧化钾2.5公斤。

(二)浇好抽穗开花水,施好授粉保粒肥

冬大麦拔节之后,当旗叶生长至1/2大小,幼穗处于旗叶1/3叶鞘时,正是冬大麦小穗和雌雄蕊发育盛期。应根据麦田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同时根据群体发育情况进行追肥,以保证小花正常生长发育、开花授粉和结实。一般施肥量掌握在总施肥量1/10左右,单株生长弱、群体发育小应适当多施。但是,对于啤酒大麦,此期追施氮肥易造成籽粒蛋白质含量超标,因此最好不施或少施。

(三)浇好灌浆水,保证大穗大粒

开花授粉后10-15天是大麦籽粒灌浆和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干旱会造成结实率降低和产量下降,应当根据麦田墒情,及时灌溉浇水,防止干旱发生。浇水时要防止大水漫灌,并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大风天浇水,以免发生倒伏。

三、加强生长调控,防止倒伏减产

倒伏是引起大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通过苗期镇压和拔节抽穗期肥水措施进行群体生长调控之外,也可采取喷施矮壮素等进行化控防倒。具体方法为在大麦分蘖盛期每亩喷施多效矬160克,或在挑旗时喷施麦壮灵(每亩用量20-25毫升)。

四、正确使用农药,做好病虫害防治

冬大麦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条纹病、锈病、网斑病和散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黄花叶病和黄矮病等病毒性病害;主要虫害有蚜虫和金针虫等。病虫害防治应在冬前秋播时选用抗性品种和春季科学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病害和虫害种类,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按照使用说明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控。

(一)真菌性病害

大麦抽穗后,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40%磷酸二氢钾200克,混合兑水40公斤喷雾,间隔10天再喷1次,可有效防治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等,还能加快籽粒灌浆速度,提高穗粒重。大麦条纹病和黑穗病通常采取播前药剂拌种解决,但当春季拔节期发现条纹病初发时,可用代森锰锌或甲基硫菌灵每亩30克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二)病毒性病害

大麦黄花叶病属于土传病毒性病害。只能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和春季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进行预防。黄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其防治除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之外,可以通过杀灭蚜虫,消除传播媒介的方法加以防治。

(三)虫害

大麦蚜虫可每亩用3%啶虫脒10-15克或10%吡虫啉10-15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施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每亩用50%辛硫磷1.0-1.5公斤,拌细土15-30公斤,撒于麦田土表或开沟施入土中;或用25%亚胺硫磷乳油250倍液灌根防治。

五、及时收储,防霉防虫

发芽率高低是啤酒大麦最为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发芽造成影响。啤酒大麦一般在腊熟期收获最为适宜,饲料和食用大麦可在完熟期或稍后收获。收前应避免或减少雨淋,收后要尽快脱粒、晾晒、清选。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及时包装入库,并依照生产用途、按品种分类储放,避免受潮和发生虫蛀和霉变,保证商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