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布局马铃薯
今年年初,农业部印发《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编制《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规划》,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要让马铃薯逐渐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作为种植马铃薯的大省,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使农民增产增收?这无疑这是一篇农业大文章。
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广西作为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总产突破100万吨大关。据统计,2014年广西春季马铃薯面积达112.71万亩,占春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鲜薯总产量高达148.95万吨,占春粮比例超过8成。
“广西土地资源非常有限,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3亩。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确保稳面积、保总产、实现口粮基本自给,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广西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徐世宏分析说。
目前,广西马铃薯单产每亩在1500公斤左右,相当于亩产粮食300公斤,发展100万亩马铃薯,相当于增加80万亩的水稻或100万亩的玉米。
据调查,马铃薯的生长与别的作物相比,需水量很低,在其他农作物生长困难的干旱半干旱区域,马铃薯不仅也能正常生长,且单产比小麦、水稻等要高很多,同时还能减少水土流失等。广西利用冬闲田,扩大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对稳定粮食产量尤为重要。
认准优势规模开发
广西的冬季,气候温和,十分适宜马铃薯种植。近年来,广西大量马铃薯的错季上市,既填补了北方冬季蔬菜供应的空档,又为广西农民增加了大量收入。
近日,在贵港市港南区良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500亩基地,记者看到这里的马铃薯每公斤卖到1.8元。区农业局局长梁仲益介绍:“港南区种植马铃薯3.7万亩,约产7.4万吨,初步估算,产值可达1.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据相关部门统计,广西马铃薯种植按2010年至2014年每亩增收500元来计算,可为广西农民累计增收20亿元以上。
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快对马铃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鼓励、扶持一些种植经营大户和种植产业公司,开展一体化经营。
前不久,在良樱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生产基地的机收现场,许多农民大开眼界。一台台马铃薯杀青机、耙土收薯机在田间行进,青黄色的薯秧被收割装进机斗,一个个马铃薯经过筛斗净土后,纷纷滚回地面。公司总经理梁英告介绍,2014年秋季,公司承包了港南区桥圩镇振南村1500亩山地,利用旱坡地发展冬秋马铃薯种植,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购买了5台马铃薯播种机和采收机,从起畦、施肥一直到机收,全程机械化耕作。“一台机械一天可下种30亩,既效率高又节约成本。”梁英掰着手指说,“马铃薯从下种到收获一共需用109天时间,每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头一年种就赚了400多万元。”
准确把脉大力挖潜
在广西,每年有1000多万亩冬闲田地可以种植马铃薯,但现在的利用率仅在10%。自治区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广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扩展到150万亩以上,总产量要达到225万吨以上。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拉动和真金白银的扶持。去年,广西从财政预算经费中专门安排4000万元,扶持秋冬种马铃薯产业项目的提升,同时还向农业部争取256万元专项经费,投入于马铃薯高产基地的创建。
近几年,广西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虽然发展较快,但形成3000亩以上连片基地规模的很少。马铃薯的销售渠道相对也较窄,例如冷链物流设施短缺,专业销售市场规模小、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直接将马铃薯销出国门的渠道没有形成等。
徐世宏认为:广西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上,只要发挥区位优势,多部门同心联合,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外贸企业及主产区经营能人,就能把马铃薯产业做强做大。
目前,广西的马铃薯大部分以鲜货销售为主,仅有极少数用于加工粉条等。据了解,广西马铃薯种植主要为冬种春收,每年从5月底到9月初,是广西马铃薯生产的空档期。一年中接近有一半时间不生产马铃薯,这也是阻碍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的问题。
为此,广西进一步优化马铃薯产业布局,正将种植区域逐步从南向北扩展,从冬季种植向春秋季种植推进,形成桂南冬种、桂中桂北春种和一季稻区秋种马铃薯的产业带,由冬秋两季种植马铃薯向一年四季种植发展。同时,引进多种功能的加工生产线,实现马铃薯产业的精深加工,是其中的一条捷径。目前,广西正在实施“非粮变粮、粗粮细做”项目,在马铃薯主产区建立生产线,利用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大量加工“马铃薯米”等。
点击了解马铃薯用药详情:《全球马铃薯农药使用现状及中国市场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