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人的坚守与传承

我国的育种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众多优秀品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石。老一辈育种人逐渐老去,新一代育种人正在接过育种的火炬,继续向着梦想前进。育种方向、技术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是育种人的梦想。本期《业界聚焦》带您走近育种人。

——编者

老一辈

一个人,半世纪……

——记“晋谷21号”育种者陈瑛

本报记者 吴晋斌

山西小米世界闻名。1991年,“晋谷21号”由山西省审定后,开启了山西省谷子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以其为原料的优质小米“汾州香”、“沁州黄”、“隆化小米”等有50多小米品牌上市。

保持优良种性的“晋谷21号”,在山西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约8000万亩。目前,在杂粮王国山西省仍处于主导地位,每年有200万亩的面积,近6亿公斤的商品谷产量。

与市场的繁荣相比,“晋谷21号”育种者陈瑛的现状却不容乐观:82岁的陈瑛依然在育种一线坚守,与年龄成反比的科研经费越来越捉襟见肘,甚至连“晋谷21号”的提纯复状都要自掏腰包,两个儿子处在失业状态。

耐旱、高产、口感好——

农民自发推广种植

“因为好吃啊!”这句话改变了陈瑛的育种目标:向优质育种方向前进。

1979年,陈瑛到吕梁山的交口县回龙乡调查“晋谷10号”的生长情况时,意外发现那里种着大片自己选育的“75-2γ-1”。

“第一次见到谷子是在山西汾阳县陡峭的坡地上,农民的脸上只有苦难,没有喜悦,种的是农家品种,亩产80公斤。没想到,这一见,就将一生交给了它。”陈瑛回忆说。

从淮河岸畔到黄土高原,吃着稻米长大的陈瑛,开始了她53年的谷子育种生涯。从征集农家品种入手搜集最初的谷子资源,经过反复探索,陈瑛确定了耐旱、高产、抗病为育种目标和课题,主持育成抗旱性强的“晋谷10号”、抗谷瘟病强的“晋谷6号”和早熟抗病的“晋谷11号”3个谷子新品种,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审定。其中“晋谷10号”,被誉为十年打不倒的抗旱新品种。

常规育种是艰辛的,1972年,没有办公室,没有试验条件,陈瑛和同事王白俏商量搞辐射育种,寄了几个品种到北京原子能所进行辐射处理。

谷子经过辐射处理后,因为剂量不同,干校学员种到地里后,有的不出苗、有的畸形苗。陈瑛被领导狠狠训斥了一顿。挨了骂,陈瑛心里却暗暗高兴,仍坚持管理、选育,调查记载,发现“75-2γ-1”的株型、穗状、籽粒和米的色泽都非常突出,便开始重点选育。后来,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培训班学员李富双从经作所带回去2.5公斤种子后,因为口感好,农民们自发推广种开了。

此后的岁月里,陈瑛围绕优质的方向艰难的向前探索。1986年陈瑛带着改良后的“75-2γ-1”米参加全国的粟米委员会优质米大赛,82名专家将其评为二级优质米。

“75-2γ-1”参加山西省品种晚熟区、中熟区试验,1991年通过省级审定,并命名为“晋谷21号”。这时候,陈瑛已经被列入退休人员行列两年,薪酬和职称停滞在副研究员。

比孩子还亲——

25年坚持提纯复壮

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晋谷21号”在参展的36个谷子品种中一举夺冠。1994年,“晋谷21号”通过国家审定。

陈瑛也迎来自己最辉煌的岁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山西省第二批科技功臣、山西省劳模、吕梁市首批科技功臣。“最多那次,山西省奖励了5万元,吕梁市也奖励了5万元,分配下来,我得了不少。”一亩地所用的杂交玉米种子可以卖到160元,一斤“张杂6号”杂交谷种今年在山西省神池县卖到120元,而且还是有价无货。而陈瑛的“晋谷21号”常规品种一斤售假只有8元钱左右,但是陈瑛很知足。

“晋谷21号”外观金黄透明,米粒整齐;适口、营养丰富、粳性光滑、米饭喷香。继“晋谷21号”以后山西又审定了近30个新品种,但是品质和商品性很难超越这一品种。

目前,小米加工企业原料的首选依然是“晋谷21号”,有的企业甚至没见过她的面,却将她的照片挂在企业的顾问栏里,她笑着说,没收到过一分顾问费。并且在市场上,“晋谷21号”的价格总是高出其它品种0.4~1元不等。

大多品种的周期是十年,但是“晋谷21号”却保持了20多年不倒。“她对‘晋谷21号’比孩子还亲。”一头是农民,一头是市民,这两头的认可成为她在田间地头坚守“晋谷21号”提纯复壮的动力,在没有了良种场等项目经费的前提下,认真抓“晋谷21号”原原种的选育种植,供应省内外种子公司及主要谷子产区的原种繁殖及生产用种,为防止品种退化,延长品种的推广利用年限尽心竭力。

陈瑛的心血没有白费。“晋谷21号”逐渐显现出大品种的范儿:山旱区正常年份亩产400公斤左右,普遍亩产250公斤;耐瘠薄、适应性广,生育期120天左右,在晋、鲁、豫、陕、甘、蒙等地无霜期150天以上地区均可种植。收益尽管微不足道,但是陈瑛却乐此不疲,她说,非常感谢山西省农科院及经济作物研究所返聘她,给了她“劳动的权利”。从1989年到现在的26年里,她一直在一线继续主持研究谷子的常规育种,先后主持育成春、夏谷新品种11个。

陈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为新品种研发殚精竭虑,为“晋谷21号”提纯复状。到今年,她已经整整坚守了53年。

耄耋之年情难了——

晋谷杂交种即将诞生

53年的一线常规育种生涯和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更没有给默默支持她的家人带来丰厚回报。陈瑛对“晋谷21号”依然激情满腔。

陈瑛不是唯一“坐冷板凳”的育种者。常规育种者的回报率与他们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不成正比,收益甚至比不上企业和经销商。很多育种项目都向大宗作物及杂交种倾斜,再加上科研单位的行政与科研不分,分到常规育种者手里的项目资金就更少了。

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郭志强说,在这种大背景下,陈瑛老师这么执着地坚守,总是感动着我们、感召着我们勿忘使命。

陈瑛和其他常规育种者还能坚守多久?

站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院子里,82岁的陈瑛说,她还有个未了的心愿:选育出一个晋谷系列的杂交品种。目前,杂交种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已经选育成功,最佳组合正在测配中,杂交种问世也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了。

那一刻,陈瑛站在车窗外挥手告别时,一只布满茧子的粗糙厚手映入记者眼帘后,烙在了记者心中,挥之不去。

新一代

“再过半年,我会晒得更黑”

——访江苏省大华种业育种者冯维松

本报记者 王澎

立夏前夕,在洪泽湖东部,素有“襟吴带楚游客多”的白马湖泛着阵阵涟漪。白马湖附近的麦田,也应着吹过湖面的微风,扬起阵阵碧绿的麦浪。

“再有2个月小麦就可以收获了!”田埂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一边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这些麦子成熟后作用可大着咧!这些是育种田!”这个年轻人名叫冯维松,今年3月,他正式加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成为了一名育种研究人员。研究院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白马湖农场,这里有近400亩高标准试验田用来进行育种研究和品种的提纯复壮,并承担着国家及省级生产试验、区试展示工作。

艳阳天下,徘徊于麦田边的年轻人走走停停,时不时低头检查田里的麦穗,时不时弯腰清除地上的杂草。“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冯维松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2年,身为扬州人的冯维松从扬州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后辗转两年多,最终由苏垦农发宝应湖分公司推荐到江苏大华的育种研究院,开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息息相关的工作。

冯维松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手段筛选和培育优秀的小麦新品种,每年的4月到12月期间,他都要呆在白马湖的育种研究院进行研究。“除了实验室工作外,在小麦进入灌浆成熟期后,基本每天都要进行田间调查。”冯维松笑着说,“风吹日晒的已经习惯了,再过半年,我会晒得更黑。”已经开始每天进行田间调查的冯维松,大约半个月才能回家与女友相聚一次,聚少离多的日子虽然很艰苦,但是冯维松却能够沉下心来投入研究。

2014年,白马湖育种研究院投资700多万元配备了先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设备,而冯维松成为了第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江苏大华的育种研究院种质资源丰富,仪器设备先进,经费投入有保障。”冯维松说,“这里的科研前景更好,对我个人的发展也更有利。”

近年来,各大种子企业自主选育品种的影响力越来越得到认可。2014年,江苏大华将销售额的3.07%用于科研,在这投资的背后是育种模式的转型。“现在公司的育种研发正在从常规育种技术向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转型。”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院长张志高告诉记者,“然而分子育种只是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常规育种手段,常规育种是基础和载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育种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

当记者走进江苏大华育种研究院的实验室后,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在将一粒粒的水稻种子按照不同品种、批次装入写好不同编号的纸袋内,在他周围堆着一层层一人多高排满种子的木箱子。“我正在将去年收获的水稻种子编号并分装在样品袋内,这些种子今年要种进实验田进行下一轮筛选。”戴眼镜的年轻人名叫张琦,他是育种研究院的一名技术员。

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从育种方案制定到种质筛选、杂交、选择、鉴定,再到推广之前的区试和品种审定,一般需要6至8年时间,有些需要10年乃至更久。“除了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外,人才引进是至关重要的。”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玉明告诉记者,“我们要培养年龄结构合理的育种研发团队,让老中青研究人员能承继起来,公司每年都会引进硕士或博士学历的年轻人。”

今年,白马湖畔的育种人进行着与往年相似的工作,培育的却是与往年不同的品种。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