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径引活水 聚力跃新高 生物医学研究院积极探索助推科研创新的“用人之道”

“建院至今总共发表SCI论文约1100篇、CNS论文近20篇”——对于今年5月21日将迎来10周年院庆的我校生物医学研究院(IBS)而言,这是一份见证其发展轨迹的、沉甸甸的“生日礼物”。其实,就在去年IBS还获得一份富有“含金量”的“特别礼物”:通过国际评估并被专家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接近美国顶级生物研究机构”。而这一切,无疑都增添了IBS要创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交叉学术研究机构”的信心和力量。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召力和驱动力,让根植于上海医学院“明道楼”、规模并不起眼的IBS这一方“小天地”,能陆续引来国际级的学科顶尖“大人物”,并不断孵化出“各领风骚”的技术平台和PI团队,以及多个居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准的科研“金凤凰”呢?随着记者赴上海医学院对IBS“用人之道”的探究,答案被逐步地寻找到——

人才引进“放眼四海”:使IBS高效快捷地蓄积较强劲的发展原动力。

IBS于2004年3月开始筹建,2005年5月21日正式运行,国家“985”工程生物医学创新科技平台建设项目同时依托于IBS。著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家贺福初院士受聘为首任院长。

长期负责人才引进尤其是海外人才引进的副院长别俊晖是IBS的“同龄人”,据他介绍,在建院之初,IBS就根据平台发展建设的需求,制定了“高水平人才引进”的策略,并一直不间断地延续至今。他比喻说,“广州恒大”之所以能“称雄”国内足坛,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拥有了“国际范”的好教练。同样的道理,IBS的科研团队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令海内外同行瞩目的成果,与其拥有“大师级”的PI是密不可分的。别俊晖说,先后在IBS科研团队中工作过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短期千人计划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含讲座教授)19人,东方学者奖励教授4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973”首席科学家15人。如此规模的“菁英”,成为了IBS持续向上的发展原动力。

据了解,IBS分别在2004年7月、2008年6月、2009年8月、2012年4月、2013年4月与12月、2015年1月启动全球人才招聘工作,在Science、Nature杂志和网站,以及美国知名大学、华人协会的网站上发布招聘消息,并得到了校友会、美国留学生联合会等有关团体的协助。最终,有多名高水平科研人员、青年学者“加盟”IBS,并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崭露头角。

人才使用“细水长流”:让科研人员的探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

为了让科研人员在宽松的氛围里心无旁骛的潜心于学术,遗传学家、IBS第二任院长贺林院士和IBS有关领导根据国际“Tenure”制以及我校聘用聘任制的实际情况,提出并逐步形成PI的“三三考核制”。这项持续至今的重要决策改PI年度考核为年度统计,第一轮3年聘期,主要考核状态、发展潜力和到位情况;第二轮3年聘期,主要考核投入、产出和对学科发展的推动;第三轮3年聘期,主要考核投入、产出、对学科及科研的引领作用。“三三考核制”的施行,为PI所进行的前沿性科学研究及其出大成果、出好成果提供了实质性的制度保障,也极大激活了PI的探究潜能。

来自英国的Alastair教授的“故事”,则较好诠释了“三三考核制”在促成科研产出方面的“不凡之举”。Alastair教授是我国首位全职外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特聘教授、IBS和药学院全职PI。Alastair教授于2013年1月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核糖开关的发现》的论文,这是人类首次在耐药性病原菌中发现一种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调控的新型“核糖开关”,为人类最终攻克抗生素耐药这一世纪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理论依据,一经发表即引来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而对于2005年就受聘于IBS的Alastair教授来说,为了这一“发现”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前期的实验失败了,预知的结果无法证实,未来的方向难以预测,实验室人才断层难以为继,研究团队几乎坚持不下去。但是,恰恰是IBS对PI所给予的充分信任、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使得Alastair教授最终攻克了难关,笑到了最后。如今,Alastair教授已拥有累累硕果。而类似这样的“故事”,据说在IBS的PI身上,还有一个又一个。

作为IBS的当下“掌门人”,IBS常务副院长杨芃原教授表示,在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IBS不仅要保持诸如“三三考核制”这样的好举措,还要在新的形势下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营造更加有利于科研创新、人才拔尖的“软环境”。

人才培养“高瞻远瞩”:为年轻学者的科学之路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IBS既是年轻学者成长的“助推器”,也是高端人才储备的“蓄水池”,对我校医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IBS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三个研究生专业,并从2014年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而此前按照相关文件规定,IBS研究生招生依托导师所在院系学科进行,受托单位包括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化学系、药学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等。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IBS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学科交叉意识,引导研究生当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研究生考核力度,完善研究生激励机制,立足于造就高层次、交叉型、研究型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IBS博士毕业生余巍的成长历程,或许从一个侧面能印证IBS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性”。余巍从IBS博士毕业后,2009年9月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12年9月晋升为该校生物分子生化系助理研究员,2014年2月被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

据统计,自2008年第一批研究生毕业伊始,截至2014年,IBS培养出的研究生(含博士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他们在与生物学科相关的岗位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们不仅仅知道了‘该做什么’,更知道了‘到底是为什么’,在IBS接受的科学思维训练会让他们在探究科学未知的道路上终身受益。”IBS党总支书记储以微如是说。

此外,IBS积极鼓励PI开设各类课程。如:杨芃原教授开设了《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和应用》、雷群英教授和文波研究员参与基础医学院开设了《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生)、《分子医学导论》(硕士生、博士生)、《医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IBS的PI还申请了校研究生院的FIST课程建设,开设了《科学研究立项导论》、《细胞代谢异常和人类疾病》和《医学表观遗传学》三门核心课程。

人才流动“互通有无”:给交叉学科和附属医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IBS在重点保持“代谢与肿瘤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医学表观遗传学”、“系统生物医学”已有交叉学科三个方向优势的同时,努力拓展转化医学研究,包括老年医学、肿瘤、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与儿童发育、靶点活性小分子、生物医学大数据、生物治疗与干预等,形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和下游技术。此外,生物医学技术支撑平台以提供生物医学高端技术服务为目标,通过与各院系和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已建成基因组与表观遗传学子平台、分子细胞学子平台、结构与药物子平台、蛋白质组学子平台、影像和形态子平台、生物信息学子平台。

上述工作推进过程中,人才配置的灵活性、人才流动的双向性和人才发展的统筹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IBS根据其工作的实际情况,目前的PI构成有全职PI、双聘PI、分时PI,每位PI都先后经过IBS的评估、所在院系或学科的认定并拿到任职“通行证”后,才开始其在IBS的“科学之旅”,他们无论工作平台在何处、主攻方向在何方,其过程、结果都是“共享”的,而对IBS和院系或学科来说,也都是“双赢”的。“IBS作为一个科研大平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许多拔尖的人才,还集聚形成若干的‘学术生态群’,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上海医学院副院长、IBS“老书记”包志宏感慨道。

目前已分别被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基础医学院聘为PI并在发展自己独立实验室的赵世民教授、雷群英教授,正是受益于IBS的“用人之道”,使他们能够在IBS的多年工作中全心投入、多点“开花”,并最终让“种子”回播在各自所在的院系。其实,受益于IBS“用人之道”的还有我校附属医院。2011年,IBS与附属肿瘤医院达成了相关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的协议,目前已有近10位PI“加盟”;从2014年开始,IBS还先后与附属儿科医院、附属浦东医院(筹)、附属闵行区中心医院(筹)等多家医院达成了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的协议。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类似的举措还将陆续推出,这将给我校附属医院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极大的支撑。

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表示,根据学校医科发展战略以及上海医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推进表观遗传医学、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医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医学与其它理学、工学和人文社科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扶植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等学科发展,培育形成综合性大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交叉学科新优势领域。桂永浩强调,这一切都给IBS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IBS要总结十年的历程并化为继续朝前行、寻求新突破的力量源泉,在学校新一轮发展尤其是医科“大迈步”的进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