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假劣种子说不——湖北龙头种企诚信守法经营座谈会侧记
发表日期:2015-05-09 02:30AM 阅览次数:
4月30日,省种子协会、省种子管理局联合《农村新报》在汉召开湖北龙头种企诚信守法经营座谈会。会上,30余家在鄂知名种企带头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承诺不卖假劣种,不搞价格同盟。
用种安全逐年提高
种子质量好坏,关乎农民增产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湖北种市情况如何?
会上,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和明介绍,近年来,我省加大了对种子生产、交易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目前,质量监控种子样品的播种品质稳定在96%以上,2014年没有发生一起因种子质量引发的恶性事件。
目前,湖北种市整体向好。今年,我省市售种子供应数量充足,已完全实现了包装化和标签化,散装种子基本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湖北种企实力显著增强。吴和明介绍,“种业鄂军”前10强经营额已突破20亿元规模,有4家入围新“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育种研发阵容居全国前列。“禾盛”、“惠民”、“正大”、“荆楚”等一批湖北种业品牌享誉全国。
湖北种企市场表现良好。华油、中油系列油菜种子在全国领先,康农、腾龙玉米种子在西南地区供不应求,优质稻、直播稻种子畅销湘、赣两省。
“种业鄂军”迈向全球的步伐也在加快。据了解,湖北6家企业获得种子进出口资质,杂交稻种子出口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种子产业已初步形成领军企业、潜力企业梯队发展,竞争力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为荆楚粮食‘十一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吴和明颇为自豪。
铿锵承诺:诚信经营从我做起
省种子协会负责人许祖革介绍,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基层种子门店显著增多。目前,我省直接向农民出售种子的门店多达2万多家,是《种子法》实施前的十倍。每个乡镇少则十几家,多则几十家,仅襄阳城区就有大小种子门店300多家。
种业狂飙突进,背后亦存隐忧。
记者从会上解到,当前,种子包装袋上错标、漏标、混标等情况较普遍,杜撰“商品名”,乱用“区试代号”等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推广、种子经营档案和经销台账不健全等情况多有发生。
近几年,一些企业借新品种示范、通过技术讲座、送种下乡、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销售非法种子,导致管理部门监管难度加大。
“我们的两系早杂、优质稻黄华占年年遭遇‘李鬼’乱市,公司有切身之痛!”省种子集团副总经理何学功对部分小种企扰乱种业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深恶痛绝,引起了在座种企负责人的共鸣。
“我们承诺:不生产已禁止推广的品种;不经营推广未审品种;不侵权经营,不使用他人品种;不生产假冒伪劣种子,保证真实性并承担一切损失和法律责任……”会上,湖北惠民种业总经理刘立清代表30多家种企铿锵承诺。
“种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隆平高科超级稻在安徽的遭遇便是深刻教训。龙头种企尤其需要强调社会责任,爱惜自己的羽毛!”本报负责人表示:农民是弱势群体,面对竞争加剧,种业再难也难不过农民,龙头种企是行业的风向标,应该带头守法诚信经营。
种业迎来新常态
“种子行业加速变革,种企也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吴和明表示,《种子法》施行十五年来,行业变化巨大,企业必须创新求变。
其中,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尤为巨大。记者获悉,近年来,种子经营模式由原来的县级批发、乡镇代理,已经变成现在多级委托代销、邮寄、直销、送种下乡、赊销等多种形式并存。近年来,合作社、种植大户团购比重加大,种企纷纷直销,减少了中间环节。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也带来了种子价格的下降。据统计,今年我省杂交水稻种子价格下降20%、杂交棉花下降15%、玉米下降10%,荆州、荆门、潜江、随州、恩施等地种子价格降幅尤为明显。
“竞争加剧、利润下降、销售转型,给种企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已经在科技创新、种子质量、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打算稳步革除原有的二级分销经营模式。”荆楚种业总经理鄢又国表示,企业必须把更多的利润、更好的服务带给新型农业主体,才能发展壮大。 (湖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