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作所“红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花油两用新品种选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2015年4月29日,由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邀请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戴陆园研究员等7位同行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 “红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花油两用新品种选育”成果进行鉴定。院科研处副处长屈云慧、经作所特产中心课题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鉴定委员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提交的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充分讨论后,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 项目组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成果鉴定要求;

2. 项目组共引进收集到52个国家的4700份红花种质资源,完成1744份和406份红花种质分别入国家中期种质资源库和长期种质资源库,占已入库红花种质资源总数的72.8%和32.5%;

3. 从2648份种质资源中评价发掘出优异种质1580份,其中单株产量≥60g的种质资源68份、含油率≥35%的种质资源82份;油酸>60%的种质资源13份、亚油酸>80%的种质资源376份、无刺的种质550份,抗病种质感染程度0级的435份,抗旱种质资源15份、红色素色价≥10的41份(其中最高的为18.04);

4. 选育出3个红花新品种,“云红二号”、“云红三号”和“云红花四号”是高产优质花油两用新品种通过省级鉴定。出版专著5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发表论文12篇;制定地方标准2项,颁布和公示各1项;

5.开展红花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利用,2012-2014年“云红二号”和“云红三号”累计示范推广59.72万亩,其中云南累计示范推广30.05万亩,占省内红花面积的90%,新疆累计示范推广29.67万亩,占当地红花面积的28.3%。3年来实现农业总产值达14.05亿元,新增农业产值达3.81亿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红花既是优良的保健作物,又能适应贫瘠、干旱、盐碱等不良环境,对扩大农业开发有重要作用。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审核人:吴郁青)

鉴定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