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持续调整 可再生能源势不可挡
今年以来油价持续低迷,全球能源市场显著疲软,但亚洲地区,尤其中国和印度的持续发展,仍将在未来20年间推动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进行更长期的战略性建设,企业不仅需要控制投资和成本,还应提出明确的方向。
能源结构持续调整,煤炭需求增长迅速
《2015世界能源中国展望》英文版报告以严谨的资料分析为基础,诠释了能源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理念和高效运作机制,在战略上实行转型和转变,从“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升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使政府、产业与国内外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对话。
随着能源革命不断推进,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将持续调整。发布会上,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Dale)重点强调了中国能源消费的预测情况。据他介绍,到2020年代中期,中国将超过俄罗斯成为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到2030年前后,石油进口需求增长一倍以上,达到1300万桶/日;到展望期结束(2035年)时,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液体燃料的最大消费国。
“在过去10年间,由于来自中国的需求,煤炭是化石燃料中增长最迅速的。但我们认为,在未来20年间煤炭将成为化石燃料中增长最缓慢的,每年仅增长0.8%,稍逊于石油。”戴德立认为,引起改变的原因有三:中国能源密集型增长的放缓和适度;美国和中国关于煤炭使用的法规和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丰富的天然气供应取代了煤炭在电力生产中的地位。《展望》指出,天然气在化石燃料中的需求将增长最快,每年增长1.9%,这主要得益于亚洲的需求。增长的需求中有一半将通过提升传统天然气产量来满足,其主要来源是俄罗斯和中东,另一半将来源于页岩气。
对此,BP预测,中国将成为北美之外页岩气产量增长最有潜力的国家。20年之后,中国和北美的页岩气产量将占到全球的85%。戴思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在未来将成为仅次于北美之后的第二大页岩气的供应国。根据他的分析,做出该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因素:首先是看中国在页岩气方面的储量有多大。第二,中国政府对于发展页岩气方面的政策导向。第三,目前在页岩气勘探开采方面的进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前途不可限量
“在历年来的《能源展望》中,最大的转变是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以及煤炭比重下降。”根据《展望》的预测,全球能源结构正向更低碳燃料倾斜。在非化石燃料中,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的比重将迅速提高,预计从当前的3%升至2035年的8%,并在2020年代初超过核电,在2030年代初超过水电。“展望未来全球的能源格局,核电和水电的份额继续下降,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足以将非化石燃料总体份额从2013年的32%提高至2035年的38%。”戴思攀说。
分地区来看,欧盟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一马当先,但补贴负担的规模成为一些市场的增长制约。成本下降将缓解这一制约。在欧盟以外,可再生能源继续发展———预计美国在2030年前达不到目前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普及率,中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追赶。然而,2013至2035年,如果按量计算,中国将超过欧盟,美国也几乎与欧盟持平。
对此,在大多数市场中,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依赖政策支持,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通常比煤电或气电更昂贵。随着可再生能源用量增长,这种政策支持的负担可能成为增长的制约。为了保持迅猛增长,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需要持续下降,从而降低单位电力所需的补贴。
在水电方面,非经合组织将推动全球水电发展,预计中国和巴西分别增加4500亿千瓦时(年均1.4%)和2500亿千瓦时(年均1.9%)。非洲是增长最快的区域,年均增长3.8%,在展望期内增加1500亿千瓦时。
“这些都与环境挑战有关。尽管目前有政府政策和意愿,但最可能的控制碳排放的路径似乎无法持续。”戴德立指出,各种预测突出体现了各国决策者在联合国主导的今年巴黎会议上将面临的挑战规模。没有任何一种变革或政策可以独木成林。预先确定可能最有效的变革难度很大。这表明决策者必须采取步骤以推动制定全球碳价,为所有人发挥其作用提供适当的激励。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