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先进制药技术发展论坛及系列活动在天津举行

2015年4月26-28日,第20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先进制药技术发展论坛”及系列活动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承办,天士力集团协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秘书长钟志华院士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30余位院士,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制药企业的500多位代表、工程院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和系列活动。

26日晚,天津市委代书记、市长黄兴国同志会见了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院士,黄兴国说,天津已承办了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近千名专家学者来津交流研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天津正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天津市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一张绿卡引人才”等政策措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希望中国工程院一如既往支持天津发展,将智力、技术资源与天津市生物医药、航天航空、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互补互促,提升天津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在津聚集,为共同落实好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桑国卫院士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天津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发展,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的优势支柱产业,本届论坛在津举办,必将对先进制药技术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当前,天津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天津的院市合作,组织优势力量,重点加大产学研基地建设、高精尖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不断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为天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同时,也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希望天津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的辉煌成绩。

周济院长指出:工程院与天津市的合作由来已久,举办本次论坛也是双方落实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工程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了解天津市实际发展需求,聚焦破解发展难题,为天津市政府出谋划策,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天津市的发展繁荣提供科技支撑。

27日上午论坛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工程院樊代明副院长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天津市委常委朱丽萍同志、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分别致辞。周济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咨询性、荣誉性学术机构,举办学术活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生命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创新药物研发对于百姓福祉、国计民生、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通过各位院士专家的共同努力,论坛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制药技术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会主席张伯礼院士指出,提升药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是现代制药工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次论坛将聚焦创新药物新进展及先进制药技术前沿,围绕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制药工业相关的化工技术、环保策略、科技研发等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为推动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提供学术支撑。天津市委常委朱丽萍对与会的各位领导院士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发展,在科技研发、产业规模、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医药工业规模已达1300亿元。本次论坛为天津市搭建了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有利于天津市先进制药技术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多关注天津、了解天津、支持天津,积极为天津发展“把脉问诊”,共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会领导院士与报告人合影

周济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天津市委常委朱丽萍同志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主席张伯礼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之后进行了大会报告,桑国卫院士结合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作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与战略”的报告;樊代明院士做了“医学和科学”的报告,阐述了自己对医学和科学之间关系的思考;王静康院士作了“生物医药晶体工程研究与产业化”的报告,从学科交叉的独特视角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侯惠民院士委托王浩研究员作了“未来的药物制剂”的报告,以前瞻性的视角介绍了药物制剂的发展趋势;曲久辉院士作了“饮用水复合污染及风险控制”的报告;饶子和院士作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创新药物中的应用”的报告。大会报告后,与会院士专家针对先进制药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做了互动交流讨论。

桑国卫院士作报告

樊代明副院长作报告

王静康院士作报告

曲久辉院士作报告

饶子和院士作报告

王浩研究员代侯惠民院士作报告

大会报告人讨论互动

27日下午为大会分论坛环节,设立了英文综合交叉、中医中药、中药资源和中药化学、制药工程和药理学4个分论坛,21位专家围绕各自论坛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大会分论坛会场

大会分论坛讨论互动

会议同期还分别开展了咨询研究项目、学术期刊出版、院士行、科普讲座等多项活动。

28日上午,由张伯礼、刘昌孝院士和刘耀院士牵头的专家团队分别前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和天士力集团开展院士行活动。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专家聚焦新药研发初期成药性的把握这一瓶颈环节,针对创新药物转化率低,新靶点确定难,抗体药物周期长等问题展开研讨,为研究院下一步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天士力集团,院士专家从分步实施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产品生产线整体升级等角度,对现代中药制药企业如何寻求技术提升和市场增长等问题提出了咨询建议。

28日下午召开了“大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项目咨询会。“大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2013年立项的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由张伯礼院士牵头,二十余位院士和专家参与。该项目力图摸清我国大中药健康产业的现状与特点,梳理影响大中药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引导和规范大中药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本次咨询会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会专家通过讨论,明确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初步明确了总报告的内容框架和脉络,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论坛正式开幕前,26日下午,天津市教委与天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院士讲坛”邀请了樊代明副院长为全市500多位师生作了题为“三千年医学的进与退”的科普讲座。市教委副巡视员徐广宇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市教委有关领导,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等校领导出席。在报告中,樊代明副院长把人类三千年医学发展的进与退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由古及今,谈到自己对医学发展的体会,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三条殷切的期望,勉励他们珍惜现在的政治社会环境,站在哲学的高度研究医学,善于从微观回到宏观,全面综合考虑医学科学。

在进行论坛分会报告讨论的同时,2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展联合研讨在天津大学召开。樊代明副院长主持,周济院长等15位院士、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天津大学校领导及各分刊代表、出版单位代表、特邀专家、工程院机关工作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周济院长发表了题为“心存高远、脚踏实地,办好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系列期刊”的讲话,提出将举全院之力,不断提升《工程•Engineering》系列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引领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并为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会上院刊各刊代表分别介绍了刊物的进展,并对院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樊代明副院长做了会议总结,指出各刊需发挥特色,寻求突破,步步为营,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发展。

本次工程科技论坛在继续坚持聚焦论坛主题,聚集发展力量,聚合创新机制,聚变研讨成果的“四聚”策略的基础上,在“五合”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整合多个学部的力量办会,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整合,充分发挥工程院学科交叉、领域综合、人才荟萃的优势;与咨询研究项目相配合,推动学术会议更加深入全面地配合咨询工作,成为服务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学术支撑;从地方需求出发,通过学术会议与科技服务、院士行等活动的联合,支持地方、行业和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与培养青年人才相结合,通过学术会议吸引和鼓励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后备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注意与科普工作、与学术出版等的融合,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本次在天津举办的第20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是落实中国工程院学术活动“五合”机制的一次尝试,对今后我院学术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学术与出版办公室组稿,天津中医药大学提供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