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林科学院联手顺鑫控股打造种业新力量
北京农林科学院联手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打造种业新力量
科企合作进入“股权”时代
本报记者王瑜
4月29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科技合作座谈会,这同时也标志着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
从2010年,顺鑫集团的耘丰种业分公司买断北京农林科学院的玉米新品种“京科389”,到2015年初,北京顺鑫、北京农林科学院和国家现代种业基金联合成立股份制种业企业——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已经从单纯的品种权购买进入到股权合作的新阶段。
“农科院有人才和科研优势,顺鑫有资金和品牌优势,我们力争将顺鑫农科种业做成院企合作的典范。”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在座谈会上透露,顺鑫农科种业将引入股权激励的机制,使合作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力争跻身全国玉米种企前十强,并实现独立上市。
据了解,新成立的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其中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北京农林科学院以“京科665”等10个系列品种的知识产权入股,占有新公司43.5%的股份。
根据合作协议,北京农林科学院除了为顺鑫集团生产经营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供科技咨询和攻关研究外,其研制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可优先通过顺鑫集团转化应用;而顺鑫集团不仅承诺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鼓励北京农林科学院携带技术成果到企业合作开发,而且将利用自身资本实力和市场渠道,为北京农林科学院提供相关研发经费、市场信息和中试条件。
“合作既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价值,更为我们未来的科技创新研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表示,玉米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选育出更多更优更好的玉米新品种,为公司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的玉米生产、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增产增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成立于1997年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先后选育出“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种80多个,囊括了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三大系列,并创制了玉米DH系新种质材料3万多份。目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达到30多个,其中“京科糯2000”及其系列鲜食玉米品种年播种面积就在400万亩以上,约占我国糯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京科968”,今年推广面积将突破1600万亩;“京农科728”因其雨养旱作零灌溉和适宜籽粒直接机收两大特性,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推广的新品种,今年种植面积将近200万亩。
科研要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为了加快“京科968”等新品种推广,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2012年与中种集团、北京屯玉、北京德农、山东登海、河南现代等5家种企联合成立了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顺鑫农科种业的成立,是科技与市场的优势结合,是技术和资金的紧密融合,将更进一步促进科研和企业紧密结合,对加快新品种推广、提升玉米种业产业化水平、增强民族种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赵久然说。
顺鑫集团控股的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北京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资食品上市公司50强”等荣誉称号,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但农作物种业在集团经营中所占比重不到1%。除了牛栏山二锅头和鹏程生鲜肉,顺鑫农业的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经过七八个月的深入调研,顺鑫集团选择了农作物种业。2014年,顺鑫集团将集团业务整合成8个事业部,种业就是其中之一。
“年龄相仿,实力相当,是该结婚的时候了,但结婚只是起点,能不能走下去,能够走多远,还需要继续探索。”一位种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话,或许是对这次合作最好的注脚。有观望,有担忧,但更多还是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入股本身,就是对这种尝试的一种认可。”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祝顺泉告诉记者,基金委托管理机构北京先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向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注资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