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数码城杜灿生:以“产业地产+”打造企业生态圈

[摘要] 产业地产在借助互联网转型时遇到的最大机遇和主要挑战是什么?

壹图 供图

(2015“影响力·中国”春季峰会特别报道之四)



时代周报记者 王媛 发自广州

六年前,天安数码城集团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在经历了产业地产这些年来的起起伏伏后,天安数码也逐步形成了以构筑产业服务聚焦平台为主导,以地产开发为载体的“天安模式”。而在“互联网+”的潮流下,以扶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为己任,紧跟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天安数码,又正孕育怎样的变革?近日,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天安数码总裁杜灿生。

时代周报:“产业地产”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作为标杆型企业,天安数码城是如何解读“产业地产”这一概念的?天安数码城发展产业地产的路径选择和模式演变是怎样的?

杜灿生:“产业地产”首先就是在“产业”,也就是说,入驻每一个天安数码城的企业,是支撑“产业地产”概念的关键。所以,运营服务,打造企业生态圈,是我们天安数码城对“产业地产”一词的最新实践。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地产商从开发向运营转型的必要性和价值,并前瞻性地提出了“运营商”这个概念并一直在身体力行。天安数码城从1990年成立,历经工业园、工贸园、科技产业园、再到目前“城市产业地产综合运营商”,即是要专注于帮助成长型企业,为之打造集科研、办公、商务、交流、生活等综合业态于一体的企业生态环境。

时代周报:近年,互联网正在加速改造甚至重构传统产业及其商业模式,天安数码城如何顺应“互联网+”这一趋势发展,对未来有一个怎样的整体战略规划?

杜灿生:“互联网+”是潜力无限的大变量,但只有与真正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结合,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天安数码城率先在业内创新性提出“产业地产+”的概念,未来的规划主要分布在综合运营、资本运营及打造智慧园区三个方面。从现有的客户资源维护,到打造全新金融控股平台,再到打造并进一步完善孵化链和园区综合服务平台,顺应“互联网+”新弄潮儿。

时代周报:目前,超过6000家成长型企业已成为天安数码城客户,享受创新生态环境带来的便捷服务,天安数码将如何打造“智慧园区”的概念,将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服务企业?

杜灿生:我们将建立标准化的孵化器模式,向全国推广,进一步完善孵化链和园区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把握新技术引发的新趋势,探索“互联网+”与园区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定位,从新兴产业引进、互联网金融运用、服务网络化等方面用新举措获得新优势;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以物联网技术提升各园区智能化水平,做好以O2O服务门户为载体的智慧园区方案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各城市公司实际情况,分类指导落地;建立大数据体系,实现园内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对接,构筑产业生态圈。

近期我们将在前海注册成立一家专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目的是将园区众多优秀企业的软性资产—专利、知识产权等汇聚到一起,在平台集中对外展示的同时,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使其变现,进而帮助园区企业实现资产增值。

时代周报:目前,产业地产在借助互联网转型时遇到的最大机遇和主要挑战是什么?

杜灿生:互联网转型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就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化。但这也是最大的挑战,因为需要每一个天安数码城人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这也是最大的挑战。目前我们的项目公司在品牌打造与运营模式上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龙岗公司开通“硅谷直通车”,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番禺公司紧抓“节能科技”不放松,让园区DNA更加凸显;东莞公司围绕“产业升级”概念集聚大批有活力的企业,并在孵化器方面获得了从区级到国家级的认定。这些立足产业又具创新性的运营探索,深化了天安数码城模式的内涵,为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案例参考和借鉴。

时代周报:天安数码城目前在全国13个城市拥有14个园区项目,形成“两洲两圈”的战略发展布局,版图覆盖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南经济圈四个活跃经济圈,在这四个不同的经济圈中,产业业态和企业创新发展趋势各有什么不同?

杜灿生:天安数码城每去到一个城市,都会迎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结构来规划和定位园区属性。在四个经济圈中,产业业态和企业创新发展趋势互相承接,互相补充。珠江三角洲是高科技产业的排头兵,长江三角洲显然是替补,西南经济圈是承接前面两个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大后方,环渤海经济圈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相关产业。

时代周报:要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首要矛盾就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天安数码城如何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帮助?

杜灿生:天安数码城正在打造包括基金业务、小额贷、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创新金融业务在内的金融控股平台,就是为了给园区内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它们解决资金烦恼,可以更好地把企业做大、做强。现有的融资平台包括UA容易贷、东方富海、天安数码城基金以及园区强大的商业银行配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