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科院——打造可持续创新的团队文化
本报记者胡立刚王澎
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席”,势必会拖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后腿,因此,承担着农业科技创新重要角色的上海市农科院,不仅要有所作为,而且要有可持续的创新作为,这是大家的共识。关键是,一个地方农科院能否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近日,记者深入上海市农科院创新科研团队,发现这些创新团队遵循着同一个轨迹,那就是率先通过方法论的突破,建构学科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实施学科之间、内外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从而在各自的领域获得可持续创新的美誉。对此,顾晓君副院长总结认为,鼓励节点创新的同时,更重视可持续创新应成为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自觉追求,而各级政府及科研院所则应该把开放平台建设、实施高效协同作为推动可持续创新的战略措施。
突破方法,构建平台,协同创新,小作物有大世界
一个研究生物技术的团队运用杂交、诱变结合小孢子胁迫筛选复合育种技术育成了“花11”、“花22”、“花30”系列优良大麦新品种,成为上海主导、长三角主栽大麦品种,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近段时间,氮素利用率高、抗病能力强、品质产量基本持平的大麦新品系即将问世的消息在国内不胫而走,创造这一系列奇迹的,是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团队。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团队的实验室设在二楼,每一个走进去的人首先看到的是挂在楼梯拐角墙上“生物所技术研究所创新文化价值观”的大牌子,牌子上“志、搏、融、超”4个大字及其诠释颇为显眼,而在走廊墙上,则挂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研发团队、上海市麦类作物育种方法及种质创新研发团队和小孢子胁迫培养技术示意图两块牌子,简洁明了的文字图案传递出深厚的技术文化魅力。
“没有胸怀大志顽强拼搏的人,没有大气交融不断超越的团队,就不可能有创新。”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团队首席专家黄剑华说,“保持创新能力,首先要把人培养成专业人才,给人才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创新就不再靠碰运气,而是可持续的。”
黄剑华的话,是对这个团队创新文化的总结,正是在文化的熏陶下,该研究团队在相继取得“花”系列大麦新品种成就之后,又成功取得氮高效、抗病、产量不减的新品种的技术突破。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针对水稻、小麦的分子标记结合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新目标,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研发出低氮、抗病、保产的小麦和水稻新品种。
“在这个团队里我非常自豪!其他团队的人羡慕不羡慕我们我不知道,但是我肯定不羡慕别人。只要想学,中心和团队就给一切支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高润红兴奋地对记者说。
看得出来,小高的兴奋发自肺腑,在这个学习型的团队里,她曾去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交流,英语能力、实验技术、科研思维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采访当日,她已通过了扬州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方向在职博士的考试。
记者了解到,一个12人的小团队,80%以上在35岁以下,大部分在攻读在职博士,此外,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有12人次参与国际交流,其中仅2015年第一季度就有两人出国交流。
“只要年轻人肯努力,就能得到最好的机会。”黄剑华感慨道,“要鼓励年轻人把搞农业当作事业来做,就要让他们获得认同感,有了认同感,自然就会热爱农业,为事业拼搏,灵感和创意就会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
黄剑华的感慨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的体会高度吻合。他说:“我们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是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保存、评价和利用基因资源,目前已入库93科360种共计20万份基因资源,然而,基因中心闻名于世靠的是节水抗旱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记者深入了解后得知,这个团队由以硕士、博士为主的35岁以下在编研究人员、大专学历以上的企业员工、来自高校的研究生队伍和与基因中心合作的科学家队伍4方面的人才组成,从最初的基因资源收集、理论基础研究发展到抗旱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整个创新链的形成,是这个团队最引以为傲的创新链。2013年,中心培育的“旱优3号”等品种已经在尼日利亚、莫桑比克、越南等12国试种示范,普遍增产20%以上。
“节水抗旱稻201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相信这个团队再经过10年奋斗,完全有可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可持续创新的力量所在。”顾晓君说。
深化平台开放度,实施高效协同,“地方队”有大作为
上海市农科院拥有国家级食用菌、畜禽、设施农业三大平台,这是其他省市的农科院望尘莫及的,通过这三大平台,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引领下,推动院内11个科研团队的科技创新着力点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小三维上升到农业生态环境大三维,通过深化平台开放度实施高效协同,从而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创新发展,是未来上海市农科院的重大目标,在这以前,一个有益的探索已在上海市农科院开花结果。
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源自农科院内部一个农业生态循环研究机构,借着承接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活体水稻展示项目的契机,把内涵扩大到农业低碳领域。如今,100亩基地内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面源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与保育的研究已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在这个平台上,院内基因中心、农业数字研究所等团队纷纷参与到创新协同中来,中国水稻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等国字号科研机构也与之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去年8月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约翰·马克教授等一行6人从北京一路向南参观考察多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但是在参观了上海市低碳农业工程中心之后,马克感叹道:这是唯一一个从基础到百分百实际应用技术开发的基地。
一个地方农科院下属的科研团队和基地获得如此评价,实属不易。
“我明天要前往日本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当年要是没有这个平台,我日本的导师也不可能放我回国,这个平台也不可能如此频繁地开展国际交流。”周胜博士说。
周胜是2012年上海引进的千人计划人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涉农的千人计划人才。记者从农科院得知,早在2010年就着力引进他,一直没有成功,直到低碳农业工程中心这个平台的内涵得到扩展,周胜才得以回国效力。
“这个平台的发展轨迹证明,平台越开放,协同越高效,创新资源的聚合度就越高,可持续创新的能量也越大。”身兼低碳农业工程中心主任的顾晓君说。
低碳农业工程中心这个平台吸引着国字号、世界级人才的协同,成为大家共同的创新载体,这样的探索意义非凡,而人才的逆向流动则是检验一个基层农科院创新是否有价值协同是否有活力的又一渠道。
记者了解到,2014年底,中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产量只占了总产出的7%,而上海工厂化产量则达到80%,这一数据奠定了上海作为食用菌工厂化大本营的地位。
“问题的关键在于食用菌研究所技术人员的逆向流动,在上海工厂化排名靠前的企业中,所有的技术骨干都是从我们院里过去的,这样势必增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成果与市场接轨,还怕没有持续创新动力吗?!”顾晓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