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放弃数量优先的粮食安全观了

当大米不再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获得热量的主要来源,当中国人的饭量越来越小,中国人对大米品质就会越来越挑剔,中国粮食业为此准备好了吗?

隆平超级稻在安徽的减产绝收风波近期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隆平超级稻号称亩产达到一千公斤以上,但实际种植中达到的产量远低于此。更进一步,有人提出质疑,即使超级稻能实现亩产千公斤以上的高产,但是这种只顾产量不考虑口感质量的品种,又有多少真正的社会价值呢?毕竟中国人早已过了温饱阶段,大部分老百姓有能力也有意愿追求吃的更精更好。超级稻并非市场所需,产量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超级稻最早起源于日本,当时日本称之为“水稻超高产育种”。但是日本发展超级稻不是给人吃的,是给牲口吃的。2013年,日本超级稻的产量为11万吨,全部用于动物饲料。

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阶段,大力发展粮食增产技术是对的,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肚子没有吃饱之前,是没有人关注吃的好不好的。

但是经过30多年的经济超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也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个时候,粮食生产特别是口粮生产如果还是以数量为主导,那么就与市场越来越脱节了。

稻谷产量长期以来一直雄踞我国各大粮食品种之首,但是自2012年开始,玉米超越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我们知道,稻谷主要是口粮,而玉米是饲料粮。生产玉米喂牲口是为了吃肉,玉米代表了更高的营养需求。玉米超越稻谷,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人的食物需求已经从温饱转向了高质营养健康。稻谷产量的相对下降,正是社会需求改变的反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来源丰富多样化,人均口粮消费是不断下降的。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人均大米年消费量接近120公斤,但是现在已经降到不足60公斤。韩国1970年代人均大米消费达到峰值,年人均136公斤,现在是人均65公斤。而且,上述两国的人均大米消费仍在持续下降。香港、新加坡、台湾等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人均大米消费都经历了类似阶段。中国人均大米消费自上个世纪90年代也达到顶峰以后,也处于持续的下降态势,目前一般的估计是人均年消费量是80公斤左右,与日韩对照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人均大米消费降下来之后,人们会更加注重大米的品质,愿意为高质量的大米付出更高的价格。世界上整体品质最高的大米出在日本而不是其他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不是因为水土气候,而是因为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大米消费只占日本人收入极少的一部分的时候,日本人有能力也有意愿去消费最好的大米。这个需求被日本本土的大米生产者抓住了。

但是,当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大米时,我们的本土供应却受到了抑制。因为当前的粮食政策仍把数量而不是质量放在重点,我们的托市收购对于大米品质的区分是很小的,我们的政府粮食储备优先考虑的不是品质,而是品种本身是否耐储易储。所以我们的籼稻储备,绝大部分是口感不好但耐储的普通早籼稻,优质的中晚稻很少出现在政府的储备库里。这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储备正在被市场抛弃,突出的表现就是储备早籼稻的轮换价差日益拉大,因耐储而减少的保管费用加倍还给了巨大的价差。这有点类似与大跃进时期的全民大炼钢,钢的数量是有了,问题是土法炼出来的都是废钢,根本不能用于生产。这种钢铁炼的再多,也不能提升中国的钢铁产业水平,反而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工业用钢仍然得大量进口。同理,当国内的粮食生产者在政策的引导下,大量生产低质的粮食时,国外高质的粮食也就趁虚而入了。长此以往,国产粮食就容易被贴上低质低价的标签,有朝一日,我们的政策改弦更张,想打质量牌,翻身就没那么容易了。中国制造都在努力升级换代,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中国的粮食也理应跟上来。

这些年,政府托市收购了那么多的粮食为什么难以卖出去?定价过高当然是根本性的原因,但是价格与质量是挂钩的,如果收储的粮食有着很高的品质,是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价格高一点市场也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如今政府“卖粮难”也不至于如此窘迫(这几年强劲托市,农民“卖粮难”越来越少见了,但是卖粮难的压力依然存在,只不过由农民转移给了政府)。

有人可能说,站在政府的角度,粮食安全只能着眼于吃的饱,而不是吃的好。因此,收储粮食不能对品质有更多的要求。如果粮食安全只是为了确保能吃饱,那么现在的政府储备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多,因为一旦发生危机,减少工业生产以及饲用的粮食直接用于口粮消费就可以了,这些粮食足以保证基本的卡路里摄入。中国现在一年生产2亿多吨玉米,绝大部分用来喂牲口、喂机器,这2亿吨玉米哪怕一半用来直接补充口粮,也足以保证发生粮食危机时不会饿死人。或者说,假设某一年粮食总体减产50%,那剩下来的粮食所能提供的卡路里也够中国人吃饱。

因此,粮食储备不能只是着眼于基本的卡路里需求,而是更应该考虑与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市场需要什么品种质量,我们就储备什么品种质量。当前的现状是,农民种什么,政府就收什么。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倒逼粮食生产加工转向,中国的粮食特别是口粮品质才能有大幅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不用担心进口粮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入侵,才能彻底建立起中国粮食产业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