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农产品十年展望

在2015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由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11个品种的农产品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下挑选5种农产品,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稻米能够实现自给,进口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实现自给,进口基本保持稳定。

具体而言,水稻种植面积会保持稳中略减的趋势,单产持续提高。口粮消费保持增长,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和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24年大米国内消费总量14476万吨。未来10年,中国稻谷和大米价格总体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

由于中国大米贸易伙伴有限,进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24年中国大米进口32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60多万吨,进口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影响稻米生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水资源、耕地、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因素,农产品价格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政策因素,大米出口国政策和汇率等贸易因素,消费结构升级等其他因素。

棉花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加速,市场机制作用凸显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将会下降,未来棉花生产布局将向新疆集中,内地棉区将明显萎缩。国内棉花消费受纺织品出口增长受限、棉花替代品不断改进的影响,难以恢复到千万吨的水平。

到2024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从837万吨缓慢缩减至824万吨。国内棉花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未来棉花进口仍将保持较稳定的规模;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国内棉花价格将与国际棉花价格保持紧密关系。

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政策的调整;棉花种植技术的改变;涤纶短纤、黏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城镇化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制约。

蔬菜供需总体宽松,国际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蔬菜生产仍将稳定发展,但增速趋缓。受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影响,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有限,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增速将趋于放缓。

同时,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蔬菜中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等“三品一标”产品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将从注重产量向确保均衡供应和提质增效并重的方向加快转变。

蔬菜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略高于产量增速。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价格继续遵循常年波动规律。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澳自贸协定的深入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加快推动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蔬菜将继续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预计到2024年蔬菜贸易总量将达到1235万吨,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扩大。

油料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速放缓

预计未来10年,油料(含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增加。随油料价格市场机制逐渐完善,农户种植大豆、花生、油菜等主要油料的积极性稳定。木本油料在国家支持下预计种植面积稳中略增,但受耕地资源约束,增长空间将有限。

目前我国油料单产水平与世界油料主产国相比还有增长空间。由于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步提升,未来10年油料总产量将稳中有增,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稳定增加。

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稳中略增,但增速放缓;消费将呈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消费结构也将逐步升级。棕榈油作为餐饮业和工业用油的搀兑油品,比重将有所下降;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消费比重将略增;玉米油产量不断增加,消费预计也将逐渐增加;茶籽油等木本油料压榨食用植物油有望受到更多关注;豆油则将继续作为食用植物油消费的最大品种。

牛羊肉产消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均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未来中国牛羊肉消费继续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呈刚性增长。牛羊肉与价格相对便宜的猪肉和禽肉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未来牛羊肉消费一定程度上受价格高位影响。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预期牛羊肉消费增速将下降。

中国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牛羊肉进口已经连续3年增加,为弥补国内供给不足,不排除继续增加的可能,但增幅不大。预计到2024年中国牛肉供需缺口在50万吨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万吨左右。未来牛肉进口呈继续增加趋势,羊肉进口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