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科企合作是发展方向
发表日期:2015-04-21 02:27AM 阅览次数:
当前, 正是农业生产的转型期, 规模化建设的速度很快, 规模也在加大, 迫切需要适合机械化栽培、 收获的品种, 这样对提高每亩生产效益、 提高农民的收入、 增加产值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 开展了玉米、 大豆两个项目的科研攻关试点工作, 玉米机收品种的选育是攻关的重要部分。这个攻关队伍体现了这样一个模式: 组织熟悉市场、 贴近农民、 有竞争力, 但缺乏科技资源的企业, 与有育种材料、 技术和人才优势, 但由于实行课题组制的育种模式, 力量分散、 低水平重复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合起来, 发挥各自的潜力, 开展联合攻关。这正好适合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客观需求, 现在已经开始实施了,特别是玉米已经任务落实到位了。
我个人向来主张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跟企业很好地合作, 但怎么合作, 国家的推动力很重要, 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实际上, 国外一些国家起初也是以科研院所或者大专院校为研发主体, 慢慢地过渡到了以企业为中心。现在, 美国已经形成了几个大型的企业, 主导了大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研发过程。今后, 我国种业要发展壮大, 就要真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通过种子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 来推动种业的发展。
但是, 问题来了, 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靠什么?一是靠企业自身的投入, 储备大量人才, 从而提高种子研发能力和水平; 二是和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很好地合作, 由过去重点面向生产实践, 逐步提升研发水平, 向高端的、 非基础性的研究转化, 为种子企业的科研工作培养人才提供资源, 进而提供科技支撑。另外, 我们还在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举办了全国性的培训班。“竞雄玉米育种学校” 把全国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把玉米研发的最新信息、 最新技术传输给大家。同时, 也组织种子资源的交流和交换, 建立了一个合作很好的基础和机制。通过培训, 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的资源跟企业能够更好地沟通, 我们定立了一个有偿的交流协议, 每年都有交换。从人才培养、 资源交换和技术提供这三方面来推动科企合作, 壮大企业的研发实力。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