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大王”专心培植“中国种”
粮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地处东海之滨的浦东新区老港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驱车驶过,滩涂上围垦出来的万顷粮田有一种静悄悄的美。在靠近大海的边上,有一位静悄悄的人,他是上海弘辉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和上海祥昊良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理事长张永祥。尽管有人称他为“种子大王”,然而,从他身上实在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王者”气概,就是一个老农民的形象。
田多高产覆盖广
公司名称是“弘辉”,但要从张永祥的话里套出“辉煌”的事迹和豪言壮语,很吃力。只能以数据为准了。上海郊区制种的面积是6945亩,除了崇明的1700亩和光明食品集团麾下的900亩,其余4585亩都是张永祥的地了。此外,人家一般的地制种亩产量在二三百斤已经是过得去了。他的亩产量平均是450斤,最高可达545斤。田“多”而产“高”。
再看种子覆盖面,上海郊区是70%用的是他的种子,另外每年还有几十万斤的种子提供给上海周边地区,其中“秋优金丰”“花优14”推广最为普遍,这也许是人称其“种子大王”的由来吧。
2008年,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制种需要稳定田
不过,说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张永祥称最初的三年就是“瞎乱上”。1999年开始,先是打药水不当、接着病虫害,第一年亏损5万元,第二年亏损8万元,第三年才挣了20多万元。还有反复,2009年,给杂交稻“拉粉”时,因为高温,刮的又是西南风,他又遭到了很大的损失。10多年的制种过程,一步一步走来,遇到无数的困难和险阻,都走过来了。他还说,观察一只稻的品种,需要花心思研究二三年的时间,结合天气、温度、湿度等因素,才能摸透什么时候开花、拉粉杂交。又比如,他说有个种地人都知道的办法,但记者听了还是觉得很新鲜:刚围垦的滩涂,有大量螃蜞,他是用菜饼拌药解决的,不然稻根会被螃蜞全部吃光。他还说,制种的地要求也不高,只要能长田青和芦头就可以了,经过二三年的转换便成。
现在,随着商用飞机的建设,老港成了一块热土。张永祥也有了隐忧:制种粮田一旦面临征用,减少2000亩熟地让人心疼,他希望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另外希望制种地能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制种的稳定。
繁育推广“中国种”
这个憨厚的农民,没有豪言壮语,但懂得制种的许多要紧道理。去年,他在海南三亚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袁隆平院士,袁老先生拉住他的手问得很仔细,对他勉励有加,还专门派人安排请他吃饭。“育繁推一体化”,张永祥做的是“繁”(繁种)和“推”(推广),就是让育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还要开花结果。
粮食的种子,应该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样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目前,我国不少粮食种子被国外公司“曲线”利用,几乎控制了半壁江山。最后的地盘再也不能“沦陷”了。说到此,张永祥紧锁双眉,颇有一点忧国忧民。
前不久,张永祥和美国种子公司的一位老总有过交流,那位美国同行问他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他回答是否定的。对方则表示,他们搞转基因是试验,都是出口的,自己是不吃的。张永祥说得很直白:好的米、好的菜,虫子吃一点,人也吃一点。虫子很敏感,它也不要吃的东西,我们对这样的食品就要当心了。
对制种,张永祥是全身心投入。如今让他欣慰的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女儿和女婿也跟着他学制种了,对此他很自豪,如果再解决他制种用地的问题,他表示会大干特干。过去、现在,他的制种产业一直受到市农委、浦东新区包括老港镇方方面面的支持, 对未来,他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