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快推进农作物 全程机械化水平

当前,青海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过半,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同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也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笔者以为应重点把握几个环节。

首先是农机、农艺深度的融合。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模式,离不开生产种植模式的相互配套。当前,农机、农艺融合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各地种植栽培模式多样性。如:马铃薯有平作、垄作等多种种植方式,就垄作而言,各地农艺也各不相同,要求马铃薯收获时收获机必须适应种植栽培的模式。因而,农机、农艺融合不是简单的谁服从谁、谁适应谁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脱离农艺搞农机,其结果是农机无用武之地,脱离农机搞农艺,再好的农艺技术也无法大规模、标准化实施。所以要建立农机、农艺专家共同研究、协作攻关的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确定合理的种植模式,研发新机具,以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而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推广是主要实现形式,是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连通器”。

青海省受地理条件、地形条件、气候环境、土壤墒情等影响,农业种植技术要求各不相同,现有农机具很难一一满足。农机推广将以试验示范作为立足之基,选择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区域,集技术优势,建设“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松、马铃薯、油菜全程机械化”等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农机技术。在全力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前提下,实验示范先行,研发新农具,应用新机具,强化推广技术培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尤其加强青海浅脑山区适用农机新技术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地遴选适用机型,主推技术,努力缩小本省区域间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农业发展对农机应用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农机性能适应区域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农机推广鉴定一定要把好耕种收机械推广使用关,要严把购机补贴目录产品质量关,让农民用上先进适用、性能可靠的农机具。农机性能的实用性,要适应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

要加大项目支撑和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每年可以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上,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针对农牧民收入低、农机价高,买机不合算的问题,要对重点推广的农机具在国家补贴基础上,进行高比例叠加补贴,解决购机难和一家一户用机问题。

青海省农机化发展的未来及突破口在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合作组织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关系青海农机化发展的水平。因而要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当前,青海省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不高,购置农机自家用为主的农机户占绝大比例,同时,户均耕地少、浅脑山地区地块零碎,农机、农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所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有限。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看,今后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合作组织、生产企业、公司等经营主体。扶持、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机化发展刻不容缓的事,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信息来源:15-04-15 青海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