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之三:工业上台阶 德国靠什么?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韩墨)过去的3月,“创新”“创业”再次成为中国大地的高频词。先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双引擎之一。半个多月后,中央便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近百条的改革“干货”。又过了两天,旨在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揭开面纱。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有什么异同?”“德国是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的?”中国的系列创新战略出台人、不少网民和专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德国。这不仅因为“德国制造”有着令人羡慕的全球声誉,还因为人们希望从这个工业强国的前行之路中,寻找一个答案:德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让企业成为创新的绝对主角,让市场成为创新的活力之源。

在德国,身处市场一线的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科研总投入约为825亿欧元,其中私人企业投入占67%。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13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1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为什么德国企业热衷于创新?因为德国企业家相信,德国作为出口和工业大国,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否则就要被淘汰出局,”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研发事务专家马克·莱恩费尔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位于德累斯顿的冯·阿登纳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主要生产用于玻璃、金属等材料的高端镀膜设备,迄今已传承90多年。这家企业员工只有650人,而研发人员就超过300人。仅在2013年,公司就诞生了196项新专利,年净利润达2亿欧元。首席技术官汉斯-克里斯蒂安·黑希特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始终多看一步,领先一点。重视研发和创新,几乎是德国家族企业的一致做法。”

创新动力源自市场,创新血液深入骨髓,创新环境则要共同营造。德国专家们说,德国企业创新的活力来自于其科研架构的整体优势。从政府和议会,到德国研究联合会、博世基金会等大型咨询和资助机构,再到马普学会等公共科研机构及数百所高校、研究所,各个环节的主体各司其职,始终以企业创新为核心,提供不同层面的研发服务、资金支持或政策引导。以“众星拱月”之势,让企业不仅安心创新,而且勇于和乐于创新。

其次,用机制创新打通产学研结合的资源管道和人才通道。

在欧洲,每两个芯片中就有一个印有“德国萨克森制造”的字样。经过15年发展,德国东部的“萨克森硅谷”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和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萨克森州州长斯坦尼斯瓦夫·蒂利希介绍说,这里聚集了上千家关联企业,包括大量初创型企业,还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院或实验室。

像这样的产业集群,德国还有上百个。在那里,产业界和科研界紧密互动,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市场需求、产业动态、最新成果等信息得以充分地传递。企业需要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下单”。而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感和灵活,避免“孤坐象牙塔”。

在德国,企业与科学界的合作非常普遍。官方数据显示,当前德国高校科研经费的14%来自于企业,而德国弗朗霍夫学会作为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中心,其每年经费的70%都来自于企业的合同研发,总额在15亿欧元左右。

产学研的“人才旋转门”也是德国创新体系的一大特色。宝马公司工程师秦玉学告诉记者,他身边很多人在科研机构工作一段时间,会选择加盟企业或被企业高薪挖走。而一些在企业的资深研发人员也会适时选择回校任教。他们指导的学生毕业后又会进入企业,人员有进有出,构成一个人才循环。这让整个科研系统“更接地气”,更有方向感。他本人也是在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并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后转入宝马公司的。

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带着研究成果去创办公司,或者到企业担任研发顾问。在创业初期,一些科研机构还会提供启动资金。待企业壮大后,科研机构会将所持股份卖掉,再用这笔资金扶持其他类似的初创企业。

最后,高效、多元的激励机制让创新之种生根发芽。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研发激励领域的资深专家弗里德里希·亨勒说,德国企业享有多样化的研发资金来源。他们可以在欧盟、联邦和地区层面申请不同的研发激励,具体形式包括贷款、补贴、担保、股权、权益资本等。

如何确保投入的钱不打水漂?除了由各路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层层把关外,德国还广泛采取第三方委托管理的形式。德国目前大约有20家主要的项目管理服务提供商,比如尤利希研究中心。它们与政府或基金会签订合同,专门负责项目的预评估、质量控制、进度监管、应用推广等。

获得创新激励的项目团队要向管理方不断提交进度报告,并接受询问和视察。这些管理机构的雇员大多拥有专业背景,能够抓住关键,管到点上,遇到问题也容易进行专业上的沟通,既为政府减了负,也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

亨勒说,在制度设计上,企业获得研发激励的总体规律是,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机会获得扶持,从事基础性和实验性研究的企业,以及选择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激励资金。

此外,德国还有很多私人科研资助机构,如大众汽车基金会、克虏伯基金会等。它们财力雄厚,根据自身偏好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金或奖学金,是公共科研资金的有益补充。

不过,莱恩费尔德强调:“激励资金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借此激发企业从事研发的兴趣和信心。德国企业获得的研发激励不会超过总投入的50%,因为我们相信,如果企业只愿用别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投入,对这个产业和公司而言,都无异于发出了危险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