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状植物对横断山高山生物带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协作共存机制(facilitative effect)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作用为种间关系研究的热点。我国西南横断山高山区域是公认的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对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已有研究从非生物因素(例如,季风气候及地形特征)进行揭示,而对生物因素(例如,物种间关系)在其中的作用,却不甚明了。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组就物种间协作共存机制对横断山高山冰缘带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选取了横断山自北向南共8个高山冰缘带研究样地、11个代表性垫状植物类群,分析了垫状植物对其它非垫状植物类群的协作作用及其与环境胁迫程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绝大多数(>90%)垫状植物类群的协作作用对生境内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其强度随着环境胁迫程度增加而加强。但是,不同垫状植物对非垫状植物的协作作用具有种类差异性,这主要归因于环境胁迫程度效应(environmental effects)以及伴生种性状效应(neighbour trait effects)。该研究揭示了以物种间协作促进关系为代表的生物因素对于横断山高山生物带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指出垫状植物类群是横断山区高山流石滩极端高海拔生态系统内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
该研究“ Cushion plants ca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diversity at high elevations in the Himalayan Hengduan Mountain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植物学与林学主流期刊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上(文章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vs.12275/abstract)。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136601, 31360049, 31470321, 31270005)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XDB03030112),CAS/SAFEA创新研究团队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AOOP3_136474和 PZOOP3_148261)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