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民更新耕作方式盐碱地种出更多粮食
发表日期:2015-03-31 02:12AM 阅览次数:
本报讯 “渤海粮仓”是中科院在黄河三角洲等地方的盐碱地上实施的农业科技项目,也是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一项项科技项目的落地,盐碱地上种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多,农民的耕作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滨州市万亩“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沾化区农民张汝和正在自己承包的5000多亩盐碱地里忙活。深松机每深松一个地块,老张都要拿尺子量一量深度。老张的5000多亩地位于“渤海粮仓”项目的核心区。 他说,就是这个项目把他的盐碱地变成了“大粮仓”。通过“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从几百里之外就能对他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指导。
在老张的地里面,有一台设备上面布满了探头,它被叫做“智慧稻草人”,专家们就是通过这个设备采集土壤的墒情、温度、湿度等信息,传回大本营进行数据分析。有了专家指导,去年,老张5000多亩地赚了70多万元。今年,他又花2万多元买了新机具缺口耙,这边深松机一马当先,那边缺口耙紧随其后。
深松之后就是浇水,有了大数据支持,老张过去“土豪”式的浇水方法也有不少改变。
“以前我们传统的灌溉模式每亩土地用水量在130方左右,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我们80方就够了,这样以来,每亩土地节水量在50方左右。”老张说。
去年,老张的小麦亩产量达到了1068斤,玉米达到了1500多斤,在盐碱地上圆了“吨粮梦”。今年,他估计每亩地还能增产30多斤。
[责任qia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