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简介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1

品种名称:淮麦33

申 请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烟农19/郑麦99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长,叶色青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中等。株高83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宽,上冲,叶色深绿,茎秆蜡质重,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穗长码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亩穗数38.7万穗,穗粒数36.7粒,千粒重39.2克;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8%,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35.4毫升,吸水率57.5%,面团稳定时间4.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2E.U,延伸性179毫米,拉伸面积6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7%;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7.1千克,比周麦18增产9.9%。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6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2

品种名称:未来0818

申 请 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淮麦18/宿990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匍匐,长势偏弱,叶片宽短,叶色浓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晚,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株高81厘米,茎秆细,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小,细长。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40.8万,穗粒数34.7粒,千粒重38.4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49%,硬度指数48,面粉湿面筋含量35.1%,沉降值32.8毫升,吸水率52.7%,面团稳定时间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4E.U,延伸性171毫米,拉伸面积5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3.5%;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8千克,比周麦18增产5.3%。 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3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4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

品种名称:丰德存麦5号

申 请 者: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6/郑麦366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叶片窄长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株型稍松散,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38.1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2.3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01%,硬度指数62.5,面粉湿面筋含量34.5%,沉降值49.5毫升,吸水率57.8%,面团稳定时间15.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54E.U,延伸性177毫米,拉伸面积171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9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0.4%; 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54.0千克,比周麦18减产2.4%。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6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旬,亩基本苗12万~18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地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4

品种名称:豫麦158

申 请 者: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核不育轮回群体Ⅱ中选择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细卷,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较多,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好。株高80厘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偏高。亩穗数36.4万穗,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5.1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9.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26%,硬度指数43.5,面粉湿面筋含量31.6%,沉降值39.5毫升,吸水率55%,面团稳定时间7.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46E.U,延伸性142毫米,拉伸面积8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2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6%;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0.2千克,比周麦18增产5.3%。 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5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5

品种名称:存麦8号

申 请 者: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

育 种 者: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麦24/周麦2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较快,耐倒春寒耐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叶同层,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穗码较密,短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5克;抗病性鉴定,条锈病近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2.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5%,硬度指数60,面粉湿面筋含量29.1%,沉降值36.5毫升,吸水率52.2%,面团稳定时间11.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96E.U,延伸性131毫米,拉伸面积103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7.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5千克,比周麦18增产4.6%。 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3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20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6

品种名称:瑞华麦520

申 请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州891/黔丰1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7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卷曲,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迟,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一般。株高87厘米,茎秆蜡质重,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较低。亩穗数42.2万穗,穗粒数31.1粒,千粒重40.2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5.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5%,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33.7毫升,吸水率57.2%,面团稳定时间6.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35E.U,延伸性144毫米,拉伸面积6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5.8千克,比周麦18增产4.4%。 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3千克,比周麦18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7

品种名称:明麦2号

申 请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淮麦18/鲁麦14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7天,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0.5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壮,叶窄长卷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好。株高87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株型松散,旗叶窄长下披,叶黄绿色,穗下节长,茎秆蜡质较重,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3.9粒,千粒重38.6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1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15%,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1.3%,沉降值27.7毫升,吸水率56.3%,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2E.U,延伸性173毫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5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3.9%;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6.0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4.5%。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6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18万~24万,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和南阳市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8

品种名称:博农6号

申 请 者:焦作市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焦作市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博农653/郑麦9023//RECITAL(french good quality whitegrain)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18天,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1天。幼苗直立,苗势壮,叶片短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一般。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较差,抗倒性较差。株型较紧凑,旗叶较宽,略披,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亩穗数42.7万穗,穗粒数29.1粒,千粒重42.1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51%,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1.8%,沉降值39.4毫升,吸水率55.3%,面团稳定时间8.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00E.U,延伸性159毫米,拉伸面积8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6.3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0%;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6.5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4.6%。 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6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16万~20万,注意防治叶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地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9

品种名称:天民198

申 请 者: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R81/百农64//偃展4110

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8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长势一般,叶宽短挺,叶色黄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两极分化速度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株高70厘米,茎秆粗,抗倒性较好。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上冲,长相清秀,穗下节长,穗层厚,穗大码稀,穗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粉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亩成穗数42.8万穗,穗粒数35.5粒,千粒重37.5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54%,硬度指数46.5,面粉湿面筋含量31.7%,沉降值28.4毫升,吸水率53.4%,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1E.U,延伸性166毫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8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3.3%。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7.9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4.6%。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7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18万~24万,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0

品种名称:邯麦16号

申 请 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5267/邯4564

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49天,与对照品种良星99相当。幼苗半匍匐,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亩成穗较多。后期耐高温,植株转色较早,落黄较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较长,叶片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7.2万穗,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6.8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寒性好。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2%,硬度指数68,面粉湿面筋含量35%,沉降值32.6毫升,吸水率59.6%,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53E.U,延伸性194毫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3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2.8%;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9.3千克,比良星99增产6.3%。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6千克,比良星99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 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12万~15万;拔节孕穗肥可适当推迟,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1

品种名称:鑫麦296

申 请 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35031/鲁麦23

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43天,与对照良星99相当。幼苗偏直立,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偏弱,成穗率较高,亩穗数适中。不耐高温,落黄一般。株高78厘米,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较上冲,叶色较深,株间透光性好,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小穗排列紧密,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2.5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39.0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2级,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9%,硬度指数68,面粉湿面筋含量32.3%,沉降值40.9毫升,吸水率60%,面团稳定时间3.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63E.U,延伸性158毫米,拉伸面积6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6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3.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6千克,比良星99增产5.5%。2013~201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5千克,比良星99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15万~20万;拔节孕穗肥亩施尿素10千克;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2

品种名称:阳光818

申 请 者: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漯麦4号/新麦18//漯麦4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6天,比对照洛旱7号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宽,苗期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成穗数中等。春季起身较早,两极分化较快,抽穗早。落黄一般。株高70厘米,抗倒性好。株型半紧凑,旗叶半披,茎秆、叶色灰绿,穗层整齐。长方形穗,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数穗32.9万穗、穗粒数32.7粒,千粒重41.2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黄矮病,高感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7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9%,硬度指数58.5,面粉湿面筋含量31.9%,沉降值42.2毫升,吸水率55.6%,面团稳定时间8.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58E.U,延伸性172毫米,拉伸面积87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7.3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2.5%;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14.0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1.6%。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3.7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7万~24万苗;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咸阳和渭南地区、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3

品种名称:山农26

申 请 者:山东农业大学

育 种 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9501矮2/N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41天,与对照洛旱7号相当。幼苗半直立,生长健壮,分蘖力较差,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返青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快。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叶片长,茎叶蜡质较厚,熟相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较低。亩穗数34.2万穗,穗粒数30.8粒,千粒重39.0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中感黄矮病,慢条锈病、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0克/升,蛋白质含量15.6%,硬度指数65.6,面粉湿面筋含量33.6%,沉降值59.9毫升,吸水率58.8%,面团稳定时间17.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71E.U,延伸性163毫米,拉伸面积13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4.8千克,比对照洛旱2号减产3.7%;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17.3千克,比洛旱7号减产3.2%。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2.8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8.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20万苗,播种前施足底肥,拔节前后结合雨天亩施尿素15千克;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咸阳和渭南地区、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4

品种名称:运旱115

申 请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 种 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烟361/临139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42天,比对照晋麦47号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势中等,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成穗数较多,熟相好。株高88厘米,抗倒性一般。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28.4粒、千粒重37.3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和黄矮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7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0%,硬度指数55.5,面粉湿面筋含量34.3%,沉降值40.4毫升,吸水率57.4%,面团稳定时间9.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13E.U,延伸性169毫米,拉伸面积7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3.3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3.0%;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83.2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6.8%。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5.3千克,比晋麦47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播量9~12千克、基本苗24万~32万;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地区,河南省西部、河北省沧州及甘肃省天水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5

品种名称:洛旱15

申 请 者:洛阳农林科学院

育 种 者:洛阳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晋麦47/豫麦2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44天,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较弱,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两极分化快。抗冻性一般,熟相好。株高80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平展,叶片深绿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5万穗、穗粒数30.5粒、千粒重33.5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0%,硬度指数47.0,面粉湿面筋含量35.1%,沉降值33.7毫升,吸水率56.9%,面团稳定时间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5E.U,延伸性182毫升,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9.0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6%;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71.9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2.6%。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7.1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播量9~12千克、基本苗27万~35万;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地区,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沧州及甘肃省天水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6

品种名称:农大5181

申 请 者:中国农业大学

育 种 者: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农大3097/轮选987

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3天,与对照中麦17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44.4万穗、穗粒数29.4粒、千粒重43.0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66克/升,蛋白质含量(干基)含量15.0%,硬度指数63.5,面粉湿面筋含量32.3%,沉降值22.1毫升,吸水率59.0%,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4E.U,延伸性133毫米,拉伸面积21.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0.1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9.5%;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1.3千克,比中麦175增产10.5%。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9千克,比中麦175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5日至10月5日,亩基本苗20万~25万;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和蚜虫;成熟后及时收获,预防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7

品种名称:轮选169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京冬8号/轮选987

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5天,比对照中麦17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2厘米。抗倒性较好,试验中个别试点发生小面积轻度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43.2万穗、穗粒数31.3 粒、千粒重40.6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64%,硬度指数64.5,面粉湿面筋含量33.0%,沉降值29.4毫升,吸水率60.7%,面团稳定时间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0E.U,延伸性144毫米,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2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8.3%;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7.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6.4%。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3千克,比中麦175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8日至10月8日,亩基本苗20万~25万;注意防治锈病,成熟后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8

品种名称:津农7号

申 请 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95-789/8901/3/sccb/长丰3//辽春10号

特征特性:冬性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56天,比对照中麦17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偏低,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73厘米。抗倒性较好,试验中个别试点发生小面积轻度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29.5 粒、千粒重43.4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高抗叶锈病,慢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87%,硬度指数62.5,面粉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47.9毫升,吸水率57.1%,面团稳定时间23.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36E.U,延伸性161毫米,拉伸面积1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8.4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减产2.8%;2012~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395.0千克,比中麦175增产0.5%。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1千克,比中麦175减产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8日至10月5日,亩播量12.5~15千克、基本苗28万~34万苗;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9

品种名称:沈免2137

申 请 者:沈阳农业大学

育 种 者: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沈免96/L252//铁春1号/3/辽春10号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1天,与对照辽春17号相当。幼苗直立。株高76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适中。穗纺锤形,长芒,红壳,红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4.9万穗、穗粒数30.2粒、千粒重30.2克;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19 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0%,硬度指数66.2,面粉湿面筋含量35.2%,沉降值63.5毫升,吸水率59.6%,面团稳定时间10.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795 E.U,延伸性198毫米,拉伸面积202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9.0千克,比对照辽春17号增产3.5%;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356.0千克,比辽春17号增产5.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9.8千克,比辽春17号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及时浇灌,亩基本苗40万~42万苗;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辽宁省、吉林省种植,也适宜天津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坝下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20

品种名称:克春9号

申 请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育 种 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品种来源:克99F2-33-3/九三94-9178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与对照垦九10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株高10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抗旱性较好,耐湿性好,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亩穗数42.3万穗、穗粒数32.5粒、千粒重37.1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和根腐病,高感白粉病,慢叶锈病,秆锈病免疫;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2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05%,硬度指数69.7,面粉湿面筋含量31.3%,沉降值46.0毫升,吸水率63.0%,面团稳定时间3.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35E.U,延伸性194毫米,拉伸面积6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0.8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8.4%;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307.9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13.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2.7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12.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亩基本苗43万,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药剂拌种,三叶期压青苗,注意防治白粉病,成熟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21

品种名称:宁2038

申 请 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TK95-3/大赖草中间材料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02天,与对照宁春4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株高83厘米,抗倒性一般,成熟落黄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较饱满。亩穗数40.8万亩、穗粒数31.6粒、千粒重48.1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黄矮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4%,硬度指数65.9,面粉湿面筋含量29.3%,沉降值32.0毫升,吸水率57.8%,面团稳定时间5.9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74E.U,延伸性162毫米,拉伸面积81.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1.1千克,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2.7%;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54.4千克,比宁春4号增产5.5%。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8千克,比对照增产0.1%。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一般2月底至3月初播种,亩播量22.5~25千克、基本苗46万~52万;注意旺苗控水,防止植株过高倒伏;及时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宁夏黄灌区,内蒙古中西部灌区,青海省西宁和海西地区,甘肃省武威和酒泉地区,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博乐和塔城水地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