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昉|创新种业不能避讳转基因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兴起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生物育种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长远的先进农业技术。国内外大量实践已证明经过科学评估、依法审批的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一样安全。转基因生物育种已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其扩大应用已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然而,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掺入,“转基因”问题在我国变得十分敏感。极少数反对者趁机妖魔化转基因,制造散布流言、打压科技专家、竭尽造谣污蔑之能事;不少消费者因对科学技术缺乏了解而不辨真假,难以摆脱虚幻的恐怖;一些从事转基因管理和研究的人谈及转基因往往也“尤抱琵琶半遮面”,甚至三缄其口、唯恐避之不及,以致社会舆情一度为非理性思维所左右,是非颠倒,乱象纷生。

种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转基因等现代科技的引导和推动

最近本人查阅了有关种业改革和创新的不少文件和讲话,也见到一些育种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除外),发现多数资料没有明确提及转基因,这一现象值得玩味和深思。也许是“转基因”三个字过于敏感,迫于压力而刻意回避;抑或有人还认为转基因育种不值得大力发展?我不得而知。

目前国家已将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列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把种业作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目标是在世界种业科技前沿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那么,哪些技术最具“前沿”和“核心”特质,最具“突破”的条件?

近年几家跨国公司依仗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融合、企业并购、生物技术与先进育种技术集成创新,建立和发展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到20年就让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单产提高了20%,一举抢占了国际农业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国家如巴西,2003年开始强力推动转基因育种产业化,10年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4030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2.4%,位居世界第二,增速跃居世界第一。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实现了与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深度结合,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猖獗危害,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棉花产业,而且打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基因发掘、遗传转化、安全评价、品种选育、产业开发,应用推广在内的转基因棉花育种和产业化体系。正是依靠这个体系,国产抗虫棉仅用了短短六年就实现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的逆转,并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外实践已反复证明: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正是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与核心竞争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突破离不开转基因等现代科技的引导和推动。

态度鲜明地、理直气壮地、行之有效地加快推进转基因研究和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支持转基因发展的基本国策,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不能把转基因农产品市场都让外国大公司占领了”。讲话发表后在科技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社会舆情和公众认识显著好转,种种乱象得到了有效澄清和遏制。希望有关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和科技工作者再不要顾虑“政治敏感”、“舆情不稳”、“说了不算”等等而避讳转基因,而应态度鲜明地宣传转基因、理直气壮地推进转基因、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转基因育种的研究和应用。

根据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紧迫需求和转基因技术与市场竞争现状,建议近期以转基因安全确有保障、应用前景广阔的饲用植酸酶玉米和抗虫玉米作为产业化推进和种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具体建议是:

1、 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理规则和程序进行必要调整和修订

应尽快修订现行转基因生物管理办法,简化和加快安全审批进程,切实做好转基因安全评价与品种管理的协调和衔接。对已获得安全证书、以国家或省市审定品种为基础回交转育、具有准确分子标记的转基因品种,可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内抗虫棉管理办法,不必再经品种审定,而以“品种认定”方式准予种植推广。这样做既能确保安全,又能加快成果转化。

2、 制定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推进规划并尽快付诸行动

尽快制定推进玉米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应上下统一认识,下定决心,力争3—4年内实现产业化突破,并带动国内种业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