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种业体系助力农科城建设

中国科学报,2012-05-06,作者:郑金武

北京农科城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

“北京具备了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不仅是农业技术特色的领域中心,同时也承担着率先探索建立新型种业体系的重任。”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发展处处长张平如是说。

据介绍,北京已经成为全国种业交易中心。2011年,北京种业交易额达74.25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9年的0.4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11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农科城将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机制创新,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4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的建设与途径。”张平表示。

国家战略需求

我国种子资源丰富,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蔬菜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市场交易额500亿元,潜在交易额900亿元,用种量世界第一。

近年来,全球种业前十位的跨国集团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发展,主要从事大豆、蔬菜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张平指出,与国外种业研究相比,目前我国种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资金对科研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本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政府科技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都影响着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张平说,“因此,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种业体系,对全面快速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去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作物育种体系。

“国家提出了完善农业体制机制,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加大国家各种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张平指出,今后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占领重要的位置,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的育种新机制。

三地园区协同创新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将为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提供引擎。

2010年8月份,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北京国家农业现代科技城建设序幕。一年多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种业创新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特派员、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

同时,北京农科城还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

“在北京,农科城采取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发展模式,五个中心包括网络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创业产业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合作中心。”张平介绍。

北京的资源优势,是支撑新兴种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北京聚集了专业的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两万余人,院士占全国的50%,每年新育的农作物品种400多个。北京地区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借力北京的科技资源,首都育种平台应运而生。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倡导下,北京市组建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7年来,已连续上了3批大项目,覆盖了玉米、小麦、西瓜、白菜、草莓等多种北京的优势作物。

“目前选育的品种59个,蔬菜品种30个,玉米品种19个,小麦品种10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杂交小麦零的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介绍。

杨凌示范区也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应着力于机制创新

张平表示,未来农科城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中,要着力于机制创新。

“要探索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良种创制的研究。”张平说,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种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项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促进政府、产业、社会等资源的共同参与。同时约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的事宜。

具体到北京,则应以首都育种创新平台和北京种业创新联盟为基础,推动种子资源建设共享,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探索向企业转移的激励机制。

此外,要立足种业的发展,构建种业产业体系。“根据我国种业发展的现实,新型种业体系的建设,应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产业环节,制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张平说,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

同时,新型种业体系建设,还须积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力,逐步培育企业成为种业的创新主体,推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种业产业融合,实现由政府推动过渡到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