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将推广集成技术挖掘粮食潜能
【导语·中国大田网】据悉,未来陕西省粮食生产,还将继续在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挖潜增效上下功夫。今年陕西省将通过推广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挖掘旱地增产潜力。在陕北、渭北旱作区,重点推广全膜、半膜覆盖技术、收种全程机械化作业,努力实现亩增产粮食200公斤以上。
3月23日,从省农业厅获悉,今年陕西省将以机械化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深松深翻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突破,持续挖掘粮食生产潜能。
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的增加,2007年至2013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从4691万亩减少到4658万亩,减少了33万亩。而同期粮食总产量,却从1068万吨增加到1215万吨,增加了147万吨,年均增幅2.3%;单产由229.7公斤增加到261公斤,净增31.3公斤,年均增幅2.3%。这些来之不易的骄人数字,得益于陕西省采取适生优良品种、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对提高陕西省粮食单产、稳定总产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未来陕西省粮食生产,还将继续在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挖潜增效上下功夫。今年陕西省将通过推广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挖掘旱地增产潜力。在陕北、渭北旱作区,重点推广全膜、半膜覆盖技术、收种全程机械化作业,努力实现亩增产粮食200公斤以上。
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水利用率。在关中台塬及秦岭北麓旱作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探索“旱地变水地,一料变两料”路径,实现单季亩增产粮食250公斤以上,亩节水80立方米、节肥30%。同时,在关中灌区,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推广塑料管道输水、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隔沟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实现亩增产粮食50公斤,节约用水20%。在小麦主产区,推广小麦宽幅条播及机械镇压技术200万亩,提高播种质量,实现亩均增产40-50公斤。
通过推广深松深翻技术,增强土壤抗逆减灾能力。在关中地区全面实施土壤机械深松作业,努力实现一年一作区粮食增产10%-15%,一年两作区增产5%-20%,亩增加蓄水60立方米以上,灌水利用率提高30%,进一步增强耕地的蓄水保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