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知识服务城市发展

2015年世界气象日“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主题论坛现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唐历

3月22日下午,深圳市气象局主办的2015年世界气象日“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主题论坛活动在中心书城南广场圆满举行。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201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它和中国古语“知行合一”阐述的是同一个道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是重要的核心,有了知识才能给予行动最坚实的力量;行动是最终的实践,不付诸行动的知识,只是一座空中楼阁。

气候知识主要包括5方面的知识: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系统、气候资源、气候变化等。只有用科学深厚的气候知识,指引行动朝着保护和适应气候发展与变化的方向努力,我们才能够真正防范和减轻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共筑人类的美好家园。

深圳变得更热更干

论坛活动中,深圳市气象局研究员李磊介绍了深圳的气候变化与气候服务概况。

过去半个世纪内,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作用下,深圳的年均气温增加了大约1.6摄氏度,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33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日数越来越多。由于大量的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的沥青和混凝土替代,城市的下垫面的涵水能力越来越差,反映在气候上是城市变得越来越干。在上世纪60年代,深圳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大致在80%左右,而现在,城市地区的年均相对湿度大致在65%上下。近50年来,深圳市年累计雨量变化波动较大,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经记录到9次日雨量过200毫米的情况,极端降水的频繁出现,加上城市地表涵水能力的下降,使得内涝成为常事。

李磊表示:“利用气候知识转化而成的服务产品,能有效地帮助国家和城市决策者在制定经济政策、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时考虑更多的气候和生态因素,充分发挥气候影响评估作用,避免因破坏气候最终反被气候影响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倡议市民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随后,市人居环境委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谭清良就深圳地区空气质量与大气污染做出了分析与说明。市空管站气象台台长高永惠向广大市民解析了民航安全与气候变化间的紧密联系。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陆佳,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玉英则分别就城市规划和城市雨洪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作出了分析。

市华夏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王天送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指南。市人大代表杨勤也提出了“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气候”口号,并倡导深圳市民及有关社会团体在关注个人生活及社会建设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气候问题。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婷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倡导深圳市民及朋友一起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最后,与会专家及嘉宾跟现场300多名市民观众进行了互动,并就目前的气象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民航安全、城市规划、城市雨洪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活动现场还向深圳市民发放了《世界气象日》专刊、《气象知识》专刊、《深圳气候变化和气候服务图说》、《深圳市台风暴雨防御指引》、“我的都市天气”手机应用等宣传资料。

气候要素成为重要决策依据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唐历

气候因素与经济社会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深圳在城市建设、排水管网设计、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充分利用气候要素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1. 城市建设的“气候导向”

深圳市气象局通过开展城市建设的气象影响评估,厘清了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形成的约束,极大地提升了规划部门对气候问题的认识。2014年新版《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提出了大量基于“气候友好”导向的措施,例如“鼓励立体绿化,调节小气候”,“鼓励增加建成区透水率,降低热岛效应”,“强调住宅间距保证通风能力”等等。

2. 暴雨强度公式修编

我市引进中国气象局新的技术规范,开展暴雨强度公式的修编工作。新的暴雨强度公式能更客观地反映深圳市不同区域、不同历时降水的强度重现期特征,更好地为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3.城市热岛监测

2010年开始,我市每年发布“深圳城市热岛监测公报”,提供城市热岛的强度数值及空间分布特征等信息,跟踪反映了城市发展对局地气温的影响,为深圳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气候资源评价

我市对太阳能、风能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开发了深圳市细网格气候信息平台,为全市低碳规划、绿色建筑设计提供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5.自然通风评估

我市开展城市规划的自然通风评估工作,建立了街区自然通风评估所需要的方法、工具、指标、流程以及背景气候数据等技术体系,应用于《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明确“针对拆迁范围面积不小于10公顷的更新单元,应进行建筑物理环境专项研究”,其核心内容是通风潜力评估,这是我国内地针对自然通风评估所提出的首个技术规范。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窦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