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在京召开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探讨 “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2015年3月21-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分会场发言。

汪建董事长指出,中国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疾病挑战,中国还有10%的人口是HBV乙肝,还有3%的人是丙肝阳性,虽然现在已能治疗,但费用多数老百姓承担不起;中国的出生缺陷依然将近6%,依然是社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重大挑战;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涉及到中国20%到30%的人口,是中国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也是国家在医药保险上付出的最大部分;中国快速的肿瘤诊断和死亡率上升,已经成为国家重大问题,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疾病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汪建董事长表示,华大基因目前所做的事情,正是希望能在精准预防和诊断感染性疾病上作出新的贡献,为百姓提供能支付得起的现代科技手段,减少疾病,使人民活得更加健康。

汪建董事长发言实录:

主持人:下面有请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先生给我们描述一下基因筛查以及基因技术对于卫生体系的影响。

汪建:我还是想用我的母语说,尽管我看到台下坐了很多外国的嘉宾,但是我还是想用中文说。

我们跟四位大药厂的老板有很长久的合作经历,我记得十几年前还是农业部分的时候我们和Novartis(诺华公司)共同做了水稻项目,我们跟辉瑞,跟Lily(美国礼来制药),跟GSK(葛兰素史克)都有很多科研项目。我们从这个中间学到什么,特别是对中国未来的医学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我们是怎么想的?经过长时间的处于科研服务的领域,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医学服务的状态。

现在中国依然面临着重要的疾病挑战,首先发达国家传染病、性疾病已经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还有10%的人口是HBV乙肝,还有3%的人丙肝阳性,现在能够治疗了,但是费用多数老百姓承担不起。中国的出生缺陷依然将近6%,依然是社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重大挑战。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涉及到中国20%到30%的人口,是中国引起的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也是国家在医药保险上付出最大的一笔资金。第四个肿瘤,中国快速的肿瘤诊断和死亡率上升已经变成了国家重大问题,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疾病死亡率第二大杀手。

所以从科学研究出发,怎么样跟四位医药大佬形成互补合作,而不是竞争关系,把预防放在第一位。基因科学、基因诊断能够为健康和疾病防控提供特殊的手段。两个月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精准医疗,希望在糖尿病、出生缺陷和肿瘤上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那么,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更是希望在准确预防和诊断感染性疾病上作出新的贡献。

过去我们用各种间接方法来诊断传染病性疾病,如果用核酸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窗口期的传播。所以我们提出精准预防。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很多遗传性疾病提出精准预测,大大减少各种各样的出生缺陷。我们累积起来已经筛查了超过一百万人口,我们提供的数据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检测的数据量。我可以感觉到这一段的进步一定会在降低中国的出生缺陷,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预防会做出特殊的贡献。

另外在控制代谢性疾病上,倡导微生物的分析,通过分析和调整肠道微生物可以极大的改变代谢性疾病的状态,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起到作用。在精确的诊断和治疗上,我们可以培养医院和医药公司提供帮助。

最后,我们提供的基因检测手段可以帮助重大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治疗后的康复监测,我们的目标是为百姓提供能支付得起的现代科技手段,减少疾病,使人民活得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