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题食品亟需整治

今年两会前夕,人民网一项372万余人参与的两会热点调查显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位居关注度排行榜第4位,不少网友呼吁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可见,吃得安全依然是每个人的期待。但是,有一个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被严重忽略,甚至成了一个空白,那就是农村。近期,本报记者在江西、山东、河北、湖南等地调查后发现,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横行,添加剂违法滥用情况严重,而这些却是村民,尤其是农村孩子每天津津有味入口的东西。
糖果都是胶状物,熟食变质还在卖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某村:和许多地方的农村一样,该村小卖部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今年4岁的蒙蒙每天都要缠着爷爷奶奶要点零钱去买零食吃。2月21日,记者在这家小卖部看到,货品以零食为主,售价基本都在5毛到1元之间,辣条、果冻、糖果往往是孩子们的最爱。以果冻为例,在售的四五种包装不一的产品,都是记者从未听说过的一些牌子。记者品尝了一款宣称添加了奶精的“茶冻”,味道非常甜,一入口便感觉含有很多添加剂。糖果类食品的颜色都异常鲜艳,不少孩子吃完后舌头立马就变色了。记者的家人将某品牌的糖果在水中浸泡一天后发现,水变成了和糖果一样的颜色,剩下的则都是胶状物。
在当地,村里老人过生日时,挨家挨户分发蛋糕成了村里的“时尚”,但这些蛋糕里的奶油颜色也很异常。记者在一家糕点店看到,这里的产品绝大多数没有生产日期,只标注了保存期8天。
在南丰县另一个村子生活的崔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村的两个小卖部长期售卖散装鸡爪、鸡翅、牛肚等卤味,但经常滞销,店主又舍不得扔掉,不少卤味明显变质了还在售卖。“我经常看到有的卤味已经缩水变干,摸上去也黏黏的,到了夏天还会有很多苍蝇在上面飞。有一次我买了几个鸡翅,结果吃坏了肚子。”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菜市场:这里是当地城乡居民购买食材的主要场所,但卫生状况着实令人堪忧。记者走到距离菜市场10米开外的地方,就有鱼腥味、腐烂味、调料味等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走近会感到头晕恶心。记者看到,市场里的猪肉都是直接放在木质平板车上售卖,而平板车旁一两米远的地方便是一个垃圾堆,堆放着甲鱼宰杀后的内脏、活禽宰杀后的鸡毛以及各种包装废料等,村民们每天吃的鲜肉、蔬菜等都直接从这个菜市场购买。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岗上铺村:这里的小卖部曾经是山寨食品的聚集地,如今已经比往年好了很多。可能是由于现在乡下的人接触的食品多了,加上年轻人会告诉老年人如何区别山寨与正品,所以在小超市卖的食品多以大品牌为主。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五同庵小学:紧挨着五同庵小学门口就有一个小卖铺,3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去时,老板娘正在忙着打牌,从灰蒙蒙、到处都是灰尘的柜台来看,老板娘就算闲时打打牌,也不愿打理一下店铺卫生。因为未到放学时间,店里并未有学生光顾。但记者观察到,小卖铺里出售的商品大多以小学生们爱吃的糖果和各种小零食为主,它们被分类装在多个透明的大塑料袋里,显眼地摆在柜台上。这些小包装零食每件售价仅5毛钱左右,记者花6块钱就买了11包花花绿绿的食品。其中,一个果冻的外包装上布满灰尘,果冻的颜色非常鲜艳。但记者仔细一看,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是2014年1月1日,保质期为9个月,如今已过期近半年。另一款打着“波力海苔”牌子的食品则完全名不副实,配料表中并无海苔成分,而是一种裹满红油、类似炸面片的东西,就连包装外头都渗出了很多油。
记者还在周边一个村小学看到,那里的小卖部既卖东西,又是一个老师的宿舍。屋里前半部分摆着一个大货架,共有五层。上面两层主要卖文具,下面三层摆放着各种小吃,地上还有很多大箱子,也都装着五颜六色的小零食,箱子旁边的一个大铁桶里则装满鲜艳的各种棒棒糖。记者观察了一下,这里的零食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装在各种奇特造型里的糖果;一类是油汪汪的辣条、油炸的小面食等;另一类是各种奶品饮料,从包装上看都显得比较劣质。记者到那里时,正值放学时间,小屋里立刻热闹起来,一双双小手从身上掏出皱巴巴的零钱纷纷买起来。其中一个孩子一边吃一边辣得直喘气,但依然吃得很开心。记者从孩子手中要来一点试吃,不仅一咬喷出一股油,还明显感觉出有种过期油才会产生的哈喇味。屋里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从不让女儿买这些零食,担心对身体不好,但孩子住宿,偷偷买来吃,家长就看不到了。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道虎沟乡刘家店村:该村小超市售卖的散装食品多是周边村县生产的蛋糕、饼干等。有的被简陋地装在一些非食品用的塑料袋里,有的装在透明塑料盒里,和正规包装的食品一起放在货架上,生产日期多为手写,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缩写)标志也是手贴标,大多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小卖店里的小零食,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辣条类小食品,明显密封不好,包装袋摸起来都很油。记者观察发现,这里有些食品可能存在滞销现象,因为不少商品包装上积满灰尘,个别食品还有过期现象。
河北涿州某村庄:在当地特色小吃驴肉火烧的店铺内,销售人员几乎都不戴手套操作,而且切完熟食就用手直接拿钱。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北初家村:2月21日上午11点,记者走进北初家村一家小卖部,正对房门的是一排老旧的玻璃柜台,上面杂乱地摆放着各种零食、方便面等。由于刚刚下过雨,店里的泥土地面有些潮湿。记者随手拿起几样儿童零食,都是上好佳薯片、彩虹糖等常见品牌,其他零食也都有QS标志。村民周聪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小卖部就一直开在这里,这也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家家户户需要的油盐酱醋,孩子喜欢的零食,都在这里购买。七八年前还能买到诸如“雪莹”、“清岛啤酒”、“好乐佳薯片”之类的山寨货,许多零食也都是散装的,但这几年已经看不到这样的产品了。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付湾村:村里有很多小卖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超市,所卖的商品基本上都包装正规,但也有人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村民们一般会关注价格,很少去辨别品牌。儿童食品一般都是一些零食小吃,比如糖果、香肠等等,基本上可以放心购买。村民说,因为店主是本村人,万一出了问题店主会有麻烦,所以相对还是比较诚信。
农村食品存在四大隐患
听了记者的调查情况,第四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王枫教授感慨地说:“我老家就是农村的,因此经常接触农村食品,农村食品的安全现状让我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力。”大多数农村食品都是小作坊生产,同一品种的商品价格比城市便宜很多,商家为了获得利润,往往追求制作原料越便宜越好,不可能达到正规食品加工的标准。
王枫分析,导致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里正规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到不了农村,即使能到,价格也较高,村民不容易接受,山寨食品之所以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便宜;二是意识问题,多数村民并不清楚吃这些食品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每当我跟家乡人说起这个问题时,他们就会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们一直吃也没事”等;三是农村的生活和色彩比较单调,因此农村人特别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比如我们家乡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肉皮冻,红的、黄的、绿的……颜色特别艳,我就见过有人用工业染料染的红纸来给肉皮冻染色。
记者在多方调查并求证专家后总结认为,目前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鲜活食品细菌多。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认为,在农村食品问题里,鲜活食品的安全危害最大,因为消费的人最多。有的肉铺把卖不完的肉拉回去第二天接着卖,可鲜肉在常温下细菌繁殖得很快,隔夜后很容易变质。有的肉铺卖冷冻肉,但常常卖不完又没有专业的冰柜储存,于是反复冰冻、化冻,如此一来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降低,细菌也会增多。另外,很多村民都认为现宰现杀的肉最好,商贩们把宰杀完剩下的内脏等垃圾堆在肉铺旁边,生肉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孙树侠建议,表面发黏、弹性变差、颜色发暗甚至出现斑点的肉可能不新鲜,最好别买。
散装食品易变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告诉记者,散装食品由于包装质量和存放环境不过关,发生变质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散装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毒素达到一定剂量,食用后就会对肝脏等人体器官造成伤害,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孙树侠建议,如果面包等糕点长霉、尝起来发酸,饼干受潮、包装漏气、有异味,罐头食品的盖子胀起,牛奶里出现凝块或絮状物,香肠等肉制品表面发黏等就肯定不能吃了。他说,挑选食品时不能只看价格,应好好检查食品的产地、品牌、成分标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村民也应树立起维权意识,不能吃了变质商品就自认倒霉。
滥用人工色素可致癌。王枫告诉记者,儿童零食大多颜色鲜艳,由于天然色素价格高,着色能力差,农村市场经常可以看到价格便宜、染色效果好、国家不允许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工业色素出售,不少小作坊容易用这样的色素给零食、饮料、蛋糕等着色,在零食、果味汽水、糖果甚至肉类食物中添加较常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也对这些食品的生产原料、添加剂使用等情况表示担忧。他表示,有关部门在进行审批时就不应批准颜色太鲜艳的食品,以及相似度如此高的商标、包装。因为这些零食和山寨食品大多数会被村里的儿童食用,很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有调查研究发现,许多人工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进砷、铅或其他有毒的中间产物。色素中的奶牛黄、碱性瑰黄、玫瑰红-B、橙黄-SS、辣椒油色素等都是可能致癌的物质。
糖分过多影响发育。顾中一说,农村儿童食品存在过量使用添加剂、食品标志和实际成分不符的问题,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极低,还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比如经常食用一些糖分过多的零食,会引起厌食、食欲不振,从而影响正餐的摄入,久而久之容易营养不良。而山寨食品产品质量出问题的风险较大,最好别吃。
让更多优质食品出现在农村
王枫认为,要想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对农村的学生和老百姓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农民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维权意识,普及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此外,当地基层监管部门缺乏对食品渠道安全的把关,监管和惩处力度也不够,希望监管部门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从源头抓起,从原料购买、生产加工环节、批发环节一直到零售环节,把经常性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孙树侠认为,整治问题食品应该从大力整治学校周边售卖零食的小摊小店开始。应加大儿童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监管力度,大力整治学校周边售卖“问题零食”的小摊小店。同时,国家应加强食品流通,让优质的食品也能出现在农村,可以对农村商店搞统一配送,把合格产品送到农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