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馨:建立节约减损长效机制保障粮食安全
发表日期:2015-03-12 02:11AM 阅览次数:
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产,市场供应充足,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好,“但我国在粮食领域的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马营村村民王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统计,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在5500万吨以上,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可以满足2亿人1年的口粮;消费环节的浪费现象更为惊人,每年餐桌上粮食的浪费价值2000亿元。
事实上,从粮食的生产到管理再到消费各个环节产生如此巨量的损失和浪费,吞噬了我国紧缺而宝贵的粮食资源,实际上也吞噬了我国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
王馨认为,中国粮食损耗和浪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制度、技术、意识三方面原因。同时在不同阶段和环节,损耗和浪费的原因也存在差别。
王馨建议,加强粮食管理意识,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加大立法力度,以法律手段制约浪费行为,“贪污和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粮食节约减损再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口号上,迫切需要引入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王馨说。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保障和刺激粮食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效果显著。但是,我们在粮食消费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措施还不够有力,应该像抓粮食生产那样抓粮食消费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此外,王馨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粮食管理科技水平”。
她指出,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减少物流损失率;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损耗低的“四散”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储粮效果很高的“四合一”新技术,以有效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损失。
“国家应增加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投入,改善仓储设备,推广先进仓储技术。”王馨说,对农户储粮给予技术指导,通过补贴引导农户采用新型粮仓储粮。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努力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储粮损失。
针对消费环节的浪费,“更本质的应该从提高公民素质、增加节粮意识方面着手,要恢复和发扬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王馨说。
她解释道,社会节约光荣的风尚要进一步加大爱粮节粮的宣传教育力度,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新的时尚。
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王馨特别指出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把爱粮节粮、反对浪费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使青少年自觉养成爱粮节粮、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王馨最后强调,还要积极在餐饮行业和机关单位、学校、家庭开展创建爱粮节粮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活动,让节约粮食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让传承美德成为全社会蔚然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