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古老智慧
近20年来,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不仅是因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所列类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类型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以其深邃的文化和智慧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的生产体系。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的保护,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认可与广泛支持。GIAHS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体系,促进对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文化等内容的国际认同、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为解决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农村发展等提供更多思路和办法。
据悉,我国是最早响应和积极参与GIAHS工作的国家之一。自2004年以来,农业部在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在全球25个GIAHS试点中,我国数量已达8个,居世界各国之首。
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保存了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
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
第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迫在眉睫 意义非凡
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几千年以来,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观念、“天人合一”学说、“相生相克”学说等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应用,并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形成的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像已经被列为GIAHS保护试点的稻鱼共生系统、稻作梯田系统、稻作文化系统、稻鱼鸭系统、古茶园与茶文化、旱作农业系统,以及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桑基鱼塘、农林复合系统等,都是极具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借鉴,而且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更是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也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一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在全球25个GIAHS试点中,我国数量已达8个,居世界各国之首。除红河哈尼梯田外,其余7个为:
1.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入选)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县12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
2.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年入选)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万年仙人洞发现的古栽培稻、东乡野生稻和荷桥贡米及万年现代水稻生产一起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完整的演化链。对于保护农业物种资源、研究稻作文化历史、服务现代水稻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3.贵州侗乡稻鱼鸭复合农业系统(2011年入选)
在黔东南大山里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的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每年谷雨时节,侗乡人都会移栽秧苗,并后续下放鱼苗和雏鸭,形成了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系统——稻鱼鸭复合系统。稻鱼鸭复合系统不仅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所需要的食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4.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年入选)
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是以普洱茶与茶文化为核心构成。该系统不但证明了我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而且形成了茶树利用的发展体系,并体现出茶文化多元化和良好传承性的特征。2012年,该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5.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入选)
敖汉旗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境内分布着被称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和“旱作农业发源地”的兴隆沟遗址,兴隆沟的考古发现证实粟和黍的栽培已有8000年的历史。从而证明敖汉旗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6.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年入选)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脉,有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数千株。古香榧树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
7.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年入选)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以庭院式栽培为主,宣化传统葡萄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入选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我国农业部开展评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
除了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的GIAHS评定以外,我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农业文化遗产评定。2013年5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除以上8个外,其余如下:辽宁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
文章来源: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