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新常态下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至2014年已实现“十一连增”,总产量达到6.07亿吨,但粮食安全仍被视为今年农业首当其冲的重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他对2015年的粮食安全提出了明确目标: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供给。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量目标,正是基于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新常态,有针对性地、适时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同时也表明,在我国农业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农业结构的调整仍然要以稳定粮食产量为前提。
过去10年来,政府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并成为近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核心议题。今年新年伊始,中央两份文件都给予了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国务院1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从加强源头治理、健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等三个方面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紧接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粮食安全首当其冲,再次成为关注重点。
分析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粮食的生产和消费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提出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深谋远虑之后的积极应对。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表示,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十一年稳定增长,但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加也在加快,造成粮食产量不足,供给保障压力较大,对外进口量大幅增加,部分农产品需要依靠进口。
此外,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诸多难以回避的多重挑战,主要包括:水资源匮乏威胁农业灌溉;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增长;土壤污染;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有限;农业生产模式滞后等。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目标。专家认为,今年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无论方式怎样转、结构怎样调,粮食生产能力是必须要坚守的底线,也是确保产能的要求。当前关键是要稳产量,提产能。1.1万亿斤只是底线,今年的粮食产量应该会超过这个目标。
对于如何确保产量完成,今年的一号文件针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已经提出了细化要求,包括永久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及投融资等等,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
专家表示,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已发生深刻变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走提质增效“绿色增长”方式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粮食生产特别要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要注重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注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发展,同时要使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粮食的“绿色增长”,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
[责任lia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