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栽培技术资料

原文地址:甜玉米栽培技术资料作者:cjdz110

第一节 玉米分类、概念与用途

一、分类:

从用途上分为食用玉米、工业玉米和特用玉米。

从粒型上分为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玉米。

根据其成分含量分为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

根据收获时存在形式分为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饲料玉米。

鲜食玉米分为甜玉米、粘玉米、笋玉米等。

按美国VEC概念分为营养型玉米、加工型玉米、高值产品型玉米、药用玉米。

甜玉米分为普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甜糯玉米、超甜糯玉米、加强甜糯玉米。

按颜色分为黄色、白色、紫色、红色、黑色、混合色玉米。

按生育期分为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极晚熟玉米。

按播种时间不同分为春、夏、秋、冬玉米。

二、概念

特用玉米: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玉米总称,也叫特种玉米。包括: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玉米,甜、糯玉米,笋玉米、爆裂玉米、药用玉米等。

果蔬玉米:凡指供作蔬菜、果品及加工罐藏食品的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及爆裂玉米。

鲜食玉米:其是指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蒸煮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也叫做鲜食型玉米、果蔬玉米,是以食用鲜穗(粒)为目的玉米品种。有的国家和地区,也把鲜食玉米成为蔬菜玉米、水果玉米。

普通甜玉米:其含糖量可达8-16%,是普通玉米的2.0-2.5倍(乳熟期)其中蔗糖含量约占三分之二,还原糖约占三分之一。另外,普甜玉米还含有约25%的水溶性多糖。

超甜玉米:含糖量比普通甜玉米高一倍,可达20%以上,以蔗糖为主,水溶性多糖占5%,因而不具有糯性,香味不浓。一般以鲜穗供应市场为主,或用作速冻玉米穗原料,不宜作罐头。

加强甜玉米:其具备了以上两种甜玉米的优点,含糖量高,品种好,货架寿命长,即可鲜销又适合于加工。

货架寿命:指玉米青果穗从采摘下来经过扒皮去须后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保证鲜食质量的贮存时间长度。贮存时间短的,货架寿命短,如普甜型玉米。

糯玉米:凡是籽粒淀粉中含有95%以上支链淀粉的玉米都是糯玉米,也叫蜡质玉米、粘玉米。

彩糯玉米:除单色黄、白色糯玉米外,还有多颜色组成的糯玉米[包括紫、红黑色糯玉米在内],如黄白糯、白紫糯、黑黄白糯、紫黄白糯玉米等。混合颜色的糯玉米也叫花糯。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的直链状大分子,聚合的葡萄糖单位在100-6000个,一般为300-800个。普通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

支链淀粉:其除了由葡萄糖单位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直链外,枝杈部分是1,6糖苷键连接的大分子化合物,聚合的葡萄糖单位为1000-3000000个,是天然高分子中最大的一种。糯玉米的支链淀粉含量在95%-100%。

碘反应:支链淀粉糯玉米遇碘溶液呈棕红色反应,而直链淀粉(普通玉米)遇碘溶液呈蓝黑色反应。

笋玉米:也叫娃娃玉米,起源于台湾省,由于其在吐丝后授粉前的幼嫩果穗下粗上尖,型似竹笋,因此起名叫玉米笋。这种玉米就是笋玉米。

爆裂玉米:也叫爆炸玉米,爆花玉米。其爆裂后的体积膨胀系数可达23-40倍。其起源于安第斯广大地区,有8万年的栽培史。

黑玉米:是指那些玉米籽粒色泽乌色、紫色、蓝色、黑色的具有特殊用途的玉米总称。

三高玉米: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庄铁成院长〔研究员〕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三高玉米即为:高赖氨酸、高油、高淀粉三种类型的玉米。

高蛋白玉米:指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在19.5-25.2%之间的玉米。

高赖氨酸玉米:其也叫蛋白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倍,达到0.4%。色氨酸的含量也较高。这两种氨基酸是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因此,意义重大。

高淀粉玉米:普通玉米的淀粉含量达到65%左右,凡是淀粉含量达到70%以上的玉米都叫专用型的高淀粉玉米。

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的一种籽粒含油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高附加值玉米。

普通玉米: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界限又十分清楚。把那种以饲用、工业用的玉米都笼统地视为普通玉米。

药用玉米:就是薏苡。又名薏米、药用米、回回米、六谷子、五谷子等。其粕如糯米,有粘性。其维生素B1的含量较高,常用作酿酒、煮粥、配药等,具有利尿、健胃、去湿热、消水肿、止泻抗癌等功效。其根还具有驱虫作用。

高值玉米:美国把专用玉米形象地称为“高值玉米”,其按发展方向把专用玉米分为四种类型,即高营养型、加工型、高值产品型和药用玉米。转基因玉米: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有用植物基因(如马铃薯)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的玉米。

三、用途

1.食用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排在了第三位,在我国排在了第二位。玉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其实,就是在发达国家也有许多人仍然把它作为食品进行补充消费。有的国家始终把玉米作为主要食物来对待,如墨西哥等国家。这一方面源自于饮食习惯,一方面源自于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物质,如镁、铁等。更主要的是在过去的困难时期,能解决温饱问题!玉米被加工成粗粮后作为食品,其占全球人口食品消费的比例逐年下降,目前平均水平降至不足10%,但是,就局部而言,却各有不同了,且比例相差十分悬殊。在玉米食品行列中,有一支“力量”却在悄悄地壮大,那就是鲜食玉米。因鲜食玉米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口感好,菜肴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甜玉米产业,美国是领军人物,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把鲜食玉米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视其为黄金食品、长寿食品。发展中国家对鲜食玉米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玉米作为食品,从过去的主食角色逐渐的向现代的蔬菜角色转变,而且转变速度十分迅速、快捷。好吃、营养、多样化,催促人们发展鲜食玉米产业。

2.饲用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玉米被用作饲料,就发达国家而言,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80%!玉米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有饲料之王之美称。

玉米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喂养牲畜和家禽,特别适用于生猪、肉牛、奶牛、肉鸡的饲养。通过过腹转化,玉米又以营养价值更高、附加值更高的肉、蛋、奶等多种产品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为人类提供着重大“服务”。

玉米秸秆,是优良饲料,能量很高,新鲜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喂养牲畜,效果很好,可以代替一部分玉米。商品粮的玉米秸秆,进行黄贮,效果也不差。玉米秸秆饲料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大牲畜专用逐渐向小动物延伸,成为肉兔、大鹅、草鱼类的良好饲料。而且,通过技术处理,逐渐由季节临时供给向长年全程供给过渡。如九台市朗德鹅养殖大户王恩志利用大窖子青贮糯玉米秸秆给大鹅冬、春季节做饲料,是典型例子。为扩大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向纵深领域推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干玉米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可以弥补后期粗饲料的供应不足等问题。

玉米在深加工过程中所形成的副产品,仍然是上好的饲料。在生产淀粉、啤酒、糊精、工业乙醇、糖等过程中生产出的副产品如酒糟、胚、渣、浆液等都是养牛、猪的很好饲料。这些副产品,在美国饲料配料中占有5%的比例呢。用酒糟育肥黄牛,促进了养牛业的大发展。在吉林的五棵树镇已经形成规模,养牛成为当地住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培育了全国最有名气的白酒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

3.工业用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深加工后可生产数百种产品,在食品、化工、石油、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玉米淀粉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绝大多数淀粉是从玉米籽粒中生产加工出来的。美国、巴西等国家,玉米淀粉的加工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产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能生产出酒精、啤酒等许多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在崛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态势发展之迅猛,引人注目。专家预测,未来玉米糖产量将占甜味品的50%上下,在本世纪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效。

玉米籽粒是重要的生物替代能源,玉米秸秆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饮料、秸秆饲料等行业发展十分快速;科技发展不但能单从玉米穗轴中提炼糠醛等化工产品原料,也从玉米秸秆中进行提炼出相同的产品了。不仅如此,玉米在食用菌类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主产区,有利用玉米苞叶丰富的这一资源优势,把苞叶加工成提篮、地毯、坐毯等工业品,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创造不少外汇。

玉米,植株高大,抗逆性强,农民说它是铁杆庄稼。过去,它为人类吃饱肚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进步的今天,仍然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未来,在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玉米的作用忽视不得,是粮食安全的晴雨表。

第二节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国际甜玉米产业发展与消费现状

1.甜玉米生产与消费

甜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在欧洲人进入美洲大陆以后,甜玉米迅速发展成为庭院植物,以后逐步扩展为大田作物。20世纪初期开始商品化。30年代开始加工制作罐头,4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并逐步发展起颇具规模的甜玉米加工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甜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在所有蔬菜作物中甜玉米总产值排在鲜售蔬菜产品市场第4位,加工产品第2位,是最重要蔬菜作物之一。

据有关资料报道,l999年全世界甜玉米种植面积超过66.67万hm2,2001年全球甜玉米总面积为100万hm2,2002年113.33万hm2左右。主要产地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而消费国主要为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甜玉米生产国,有近500多个各类甜玉米杂交种应用在生产中,甜玉米种植面积在33.33万hm2左右。其中鲜售甜玉米8.9万hm2(28%),速冻甜玉米(果穗)8.87万hm2(28%),加工甜玉米14.2万hm2(44%)。甜玉米最高产量可达618箱/hm2(每箱50~60穗,折合每公顷有效数量52500穗左右,而甜玉米创造的产值在5~6亿美元。美国加工甜玉米数量120万t(12亿kg)左右,居世界首位。美国甜玉米加工产品主要有罐头、速冻甜玉米和脱水甜玉米三种。甜玉米罐头约占全部加工产品的70%~75%(5~6亿kg),速冻甜玉米占25%~30%(2亿kg左右),脱水甜玉米比重较少。

从消费水平上看,美国人均年消费鲜穗甜玉米3.2kg(30%),冷冻甜玉米1.2kg(11%),罐头甜玉米6.1kg(58%)(消费市场比较成熟,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人每年消费量在10.5kg左右(按照鲜玉米粒计算),美国每年市场消费需求约28亿kg左右(280万t,2001年)。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甜玉米及其加工品。

法国是欧洲最主要甜玉米生产国,生产量占到欧洲85%,速冻玉米占到欧洲70%,2001~2002年生产甜玉米果穗都是24.3万t。整个欧洲甜玉米生产量为28万t(2.8亿kg)。

泰国是亚洲主要甜玉米生产国和供应国,劳动力低廉,常年可以生产。对美国而言具有较强价格优势。泰国2001~2002年度预计为12万t左右,60%产品供应国际市场,主要消费地为韩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俄罗斯联邦等。

2.甜玉米罐头贸易

欧美消费者喜爱甜玉米罐头。此类甜玉米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黄色约占产量95%以上。欧洲以进口整粒产品为主,亚洲、北美和中东以进口糊状为主。目前全世界甜玉米罐头和食品年生产量超过了380万t(2002年度数据),美国年产甜玉米罐头约70多万t,速冻甜玉米45万t,加工生产占到世界加工能力的30%左右。世界甜玉米罐头年产量约l00多万t,其中以美国产量最大。其他甜玉米生产加工国有法国、加拿大等。甜玉米罐头主要进口国有日本、德国、英国等。

国际市场上甜玉米罐头销售仅次于芦笋,居第2位。目前世界市场上甜玉米罐头每年贸易量约25~30万t。其中美国每年出口10多万t。泰国和我国台湾省年出口量已超过3万t。日本年进口量就达5~6万t,近30年来甜玉米消费量增长了30倍。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甜玉米市场也看好,欧共体及亚洲一些国家每年也都要从美国进口相当数量甜玉米产品。

3.笋玉米生产与市场状况

亚洲:笋玉米的头号消费地区,现在笋玉米生产和市场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南美地区。主要出口国是泰国、斯里兰卡、台湾地区、中国大陆、津巴布韦、赞比亚、印度尼西亚、南非、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主要消费国是英国、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澳大利亚。亚洲总体上可以看作生产者而不是进口者。但少数国家笋玉米消费量较大,比如日本和马来西亚。

北美市场:许多北美国家都进口笋玉米、在超市当中很难见到新鲜的笋玉米。不剥皮笋玉米主要出现在高档饭店当中。美国主要从泰国、台湾、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笋玉米罐头。美国工厂比较喜欢将笋玉米放在玻璃罐里。速冻笋玉米和其他甜玉米相比由于价格非常高导致市场份额比较低。

欧洲市场比美国进口的笋玉米要多一些,尤其是新鲜的笋玉米。主要是散装和简单包装形式为主。英国主要是后者。英国是欧洲最大笋玉米市场,主要以零售为主,尤其是在超市当中。主要出口到欧洲的国家有斯里兰卡、泰国、津巴布韦和肯尼亚。荷兰也是欧洲出口国,主要将亚洲和非洲等地进口的笋玉米重新包装并出口到北欧和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也是以初包装为主,沙特是主要进口国。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在甜玉米(包括笋玉米)国际市场上走在了前面。国际市场仍然在稳定发展。发达国家是主要消费国和加工增值地区。生产格局逐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比如南亚和非洲一些地区,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我国也将成为世界甜玉米生产和出口基地,这种格局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二、国内甜玉米市场现状探析

1.发展甜玉米生产前景广阔

我国甜玉米食品生产起步较晚,但增长较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甜玉米罐头加工,主要集中于上海、大连等沿海城市。随着市场扩大和前景的看好、许多省市都进行了甜玉米的加工。甜玉米食品,特别是甜玉米罐头和速冻鲜果穗等产品生产和出口已经成为创汇主要渠道。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富裕型发展,甜玉米制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喜爱,加之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对甜玉米的需求量也越大。

我国地理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从南到北都可种植。目前所有类型甜玉米种植面积约26.67万hm2。如果按照美国生产潜力和消费水平以及我国人口数量计算,我国种植甜玉米潜力将达到100万hm2,每公顷创造纯产值按照9000元计算,将创造90亿元巨大市场。

近些年来甜玉米市场发育良好,甜玉米价格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农民种植收益大大高于种粮食收益。对于农民来讲,投入到甜玉米生产当中有利可图,即便将来利润率下降,也有相当大优势。甜玉米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如美国甜玉米中产生附加值可以达到300%~400%,转化增值更高。甜玉米由于采摘时间早,采收后茎叶营养丰富,可作为畜牧饲养业优质饲料。用甜玉米茎叶饲喂奶牛比喂青草产奶量可提高10%以上。甜玉米产业扩大符合畜牧业发展对优质青饲料的需求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也有利于我国的甜玉米种植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向种植高手靠拢。适度发展甜玉米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2.甜玉米市场现状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要食品来源,因此发展甜玉米食品具有得天独厚条件。据调查大多数国人没有经常食用甜玉米,消费量也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推广力度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不足,加工效率非常低下,按照我国l00万hm2播种面积计算,我国2002年的生产面积只有饱和市场的25%~30%左右。生产线开工严重不足,影响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低下生产加工能力导致费用相对增高,因此需要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生产线运转负荷。2002年的全国甜玉米的加工生产能力为3万t左右(约是美国2%),和美国相比差距悬殊。

市场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也是一个主要问题,甜玉米加工产品目前主要存在于一些饭店、快餐店当中,远远没有达到进入百姓家庭的能力,人们对于甜玉米了解比较贫乏。由于规模和地域限制,甜玉米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甚至地方范围市场宣传策划。目前还没有在消费者中能够叫响的品牌。没有畅通市场渠道。市场发展力度非常缺乏。生产规模太小,分摊成本太高,导致市场运转不畅。产品结构不合理,不丰富,主要是速冻甜玉米粒,鲜玉米穗等,并且供应配送体系严重滞后。需要进行深入系列产品开发。应该追踪甜玉米更多加工途径,进行有效转化,丰富产品类型。目前产品包装类型、包装设计、包装材质等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包装品位将有利于开发都市市场。甜玉米产品国际出口量比例非常低,主要原因是中国甜玉米生产量太低,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极为不相称。国际市场开发力度薄弱;生产企业需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综合包装和品牌的包装。由于我国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格低廉,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全国甜玉米加工厂家都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生产区域限制,尚无大规模企业。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甜玉米的购买主要因素是价格因素,对于包装、品牌等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甜玉米发展要突出地域性,加快发展,建立强大市场营销网络,促使甜玉米食品早日丰富居民的餐桌,强化以速冻甜玉米粒为主,配以鲜玉米穗为主多品种经营方针;注重包装精美、规格多样,展示美味餐桌形象,适应WTO的要求,采取国际化的生产出口策略,加强无公害甜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以国际化和国内两种市场为发展目标。使甜玉米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玉米产业的新增长点。

第三节甜玉米品质特性及品质形成规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的优质化和产业化发展日趋迫切,现从甜玉米营养品质、影响因素及需解决的问题等诸方面概述甜玉米品质特性及品质形成规律。

一、营养品质甜玉米籽粒中含有较高的糖分、粗脂肪和淀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含有较高的优质蛋白和氨基酸,所含的18种氨基酸中有8种为人体所必需的。经常食用甜玉米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可防止肠道疾病。

1.碳水化合物甜玉米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是决定其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对品质的影响尤为重要。乳熟期甜玉米籽粒中的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和淀粉等。

1.1可溶性糖与蔗糖的积累动态基本一致,即呈“S”型曲线变化。灌浆初期籽粒中含量最低,灌浆速度也慢;随着籽粒的发育,含量逐渐升高,乳熟中期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从可溶性糖含量的角度来看乳熟中期鲜食或制罐头是最好的时期。同时,可溶性糖含量因类型而异,普甜<加强甜<超甜。

1.2还原糖的含量在籽粒发育初期较高,以后随籽粒灌浆的进行而逐渐下降。

1.3水溶性多糖的积累动态在不同类型间差异最大。普甜经缓慢增长期后,水溶性多糖含量迅速增加,平均增长速率为0.347%;到授粉后30d,含量高达湿重的7.32%或干重的20.85%。超甜和普玉籽粒中水溶性多糖含量甚微,变化也很小。

1.4淀粉的含量积累速度普玉>甜玉>超甜。

2.蛋白质甜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灌浆初期含量最高,达到15.17%;接着急剧下降,至乳熟中期最低,为9.86%;以后又逐渐提高,但仍旧低于灌浆初期(收获时为13.24%)。其中主要是水溶性蛋白质,醇溶蛋白则较少,另外还有少量的碱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随着玉米籽粒的成熟,水溶性蛋白含量减少,醇溶性及碱溶性蛋白迅速增加,盐溶性蛋白变化不明显。总体上,甜玉米籽粒中水溶性蛋白多,醇溶性蛋白少。

3.氨基酸甜玉米籽粒中氨基酸的积累动态与蛋白质的变化基本一致,在灌浆初期达到高峰(14%左右),以后急剧下降,乳熟中期降至9.5%,之后又逐渐上升。但赖氨酸与色氨酸的含量变化正好与之相反。甜玉米籽粒中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普玉和糯玉高23.2%和12.7%,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总量则分别高出23.5%和6.6%,其中只有色氨酸含量下降,分别比普玉和糯玉下降16.3%和26.6%。整体上来看,在甜玉米籽粒中必需的氨基酸不高(在氨基酸总量中谷氨酸1.61~3.15%、亮氨酸0.91~1.53%、丙氨酸0.78~1.33%、脯氨酸0.77~0.98%、天冬氨酸0.64~1.08%、蛋氨酸0.23~0.29%、组赖氨酸0.22~0.36%。)。

4.其它成分甜玉米子粒中维生素C(Vc)、烟酰胺(PPC)、烟酸(VB5)的含量分别高于普通玉米98%、144.9%和137.5%,100g鲜重含核黄素(VB2)1.7mg。甜玉米籽粒中还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已鉴定出的重要芳香物包括2-乙酰基-1-吡咯啉和2-乙酰基-2-噻唑啉。此外,还含有二甲基硫醚、1-羟基-2丙酮、2-羟基-3-丁酮及2,3-丁二酸等。

二、甜玉米品质的类型差异甜玉米按基因差异又可分为普甜、超甜和加强甜玉米以及异型杂交甜玉米四种类型,这种类型间的基因差异与胚乳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

1.普通甜玉米普通甜玉米籽粒胚乳中的含糖量高达8%~10%,相当于普通玉米的3~4倍。普通甜玉米籽粒种皮较薄,胚乳中有1/3的淀粉为分子量较小的支链淀粉。这种淀粉溶解于水,具有糯性,被称为水溶性多糖(WSP),易于被人体吸收。而淀粉含量只占35%左右,比普通玉米减少了一半。籽粒成熟后皱缩透明,由于其较高的糖分含量与WSP构成了其特有的粘、香的风味。

2.超甜玉米这种甜玉米乳熟期含糖量比普甜高1倍多,含糖量可达20%左右。糖分主要是蔗糖和还原糖,而水溶性多糖含量很少,这是与普甜的最大不同点。淀粉含量减少到18%~20%。超甜玉米成熟脱水表现为凹陷干瘪的状态,与普甜相比具有甜、脆、香的突出特点。

3.加强型甜玉米加强型甜玉米是兼具有普甜和超甜优点的新类型。这种甜玉米是在普甜背景下又加入一个加强甜基因构成的。它既有很高的含糖量,又有高比例的水溶性多糖,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4.异型杂交甜玉米此类型玉米出苗率高,生长势强,易保苗,食味好,产量高,采收期长,培养方法简便,不凹陷,无甜味。果穗上甜粒:非甜粒为7︰9,父母本比为1︰4(父母本分别为甜玉米与普通玉米)。

三、影响因素

1.气候条件有人认为,甜玉米籽粒含糖量受年际间气候因子影响较大,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可相差20%左右。孙政才等人认为(1992年):可溶性糖的积累与有效积温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间达到最大含糖量所需的有效积温比较一致,因而年际间含糖量的变化并不大。Michaels(1986年)指出,环境条件影响甜玉米籽粒中还原糖和蔗糖的含量。暖年还原糖含量较低,蔗糖含量较高;而冷凉年份则相反,但总含糖量并不受影响。

2.栽培措施高氮肥会显著降低籽粒中的可溶性糖总量并提高籽粒中氨基酸的含量;在适当的范围内,钾肥对籽粒中总糖、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大小次序为总糖>赖氨酸>脂肪>蛋白质,而对淀粉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施肥对赖氨酸影响最大,缺少任何一种的不合理施肥均可导致赖氨酸含量的减少。此外,N和K对谷氨酸作用也较明显,但K对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缬氨酸作用较小。此外,在种植甜玉米时,不同基因型异粉授粉会产生不良的粉质籽粒,因此应防止其与普通玉米间串粉,一般要有300m以上隔离区。

3.作物性状可溶性糖含量主要为蔗糖,蔗糖的选择可提高总糖含量(r=0.935**)。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含糖量与穗柄长、苞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可适当减少苞叶数和缩短穗柄长间接提高甜玉米含糖量和其它品质。此外,甜玉米的风味主要是由WSP决定,而WSP又与粒长正相关(r=0.654**),因此可通过粒长间接加以选择。由于甜玉米种子含淀粉少,拱土力弱,因而需要精耕细作(好地、精细整地、浅播4-5cm)。另外,甜玉米含糖量高,易遭虫害,应加以防治。

4.采收期及采收后贮藏条件有效积温和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89~0.99;与采收期呈显著正相关,r﹥0.9993**。超甜玉米(shzshz)适宜采摘期的有效积温为310℃-400℃,普甜玉米(sulsul)适宜采摘期的有效积温为260℃-320℃。此外,籽粒干鲜重日增长呈单峰曲线且吐丝后13-18d达最大值;可溶性糖与吐丝后日数呈三次多项式关系Y=15.1231-1.5293X2+0.1183X2-0.00264X3(r=0.9409**),吐丝后17d达最大值。故而,采收宜在吐丝后17~18d左右为宜。

低温贮藏的含糖量降低幅度较小,虽然Vc、糖分及赖氨酸等含量稍有下降,但基本上与鲜穗相近。贮藏温度一般应在10℃以下,贮藏时间不宜过长,因此甜玉米在采收后应尽量缩短保存时间。

四、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在近些年来我国在甜玉米品种上有所改进,并且育成了紫色和红色甜玉米类型,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商品杂交种的有色化,然而甜玉米自身也存在着问题。第一,保鲜难度大。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贮藏时间的延长,使糖分会向淀粉转化,使果皮变厚,含糖量下降,品质下降。第二,品种复杂。此外,在甜玉米研究过程中,极需解决的问题有:

1.在早熟甜玉米分蘖是否浪费地力、消耗水分和与主茎争夺养分而造成减产的问题上存在争议;

2.玉米籽粒乳熟期可溶性糖中是否含有麦芽糖的问题上存在争议;

3.乙烯利及机械去雄可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减少倒伏并延迟成熟,但是否影响品质尚不明确。

第四节甜玉米主要品种介绍

〖金银粟〗 是美国生产的黄白交错双色杂交一代特甜玉米新品种,在南方冬季、高山夏季种植效果较好,平均亩产达1000kg以上。此品种成熟时籽粒含糖量在30%以上,鲜食甜而爽口,化渣率高,粒皮薄脆,商品性好,市场价格高,颇受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青睐。金银粟株型矮小、紧凑,株高约1.5m,成熟鲜果穗(去皮)平均穗长18.5cm,穗粗19.1cm,单穗重250~450g,双苞率很低,不到10%,全生育期90~110天(因种植时间不同而异),种子含糖量高,籽粒小而皱瘪,每磅有4200粒以上,比其他甜玉米种子多近1000粒。因此,种植金银粟要想获得高产,需要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措施。

〖华珍〗 植株较「蜜珍二号」高约30~40厘米,采收果穗刚好在最省力的位置。生长强健,特别耐热、耐湿及抗倒伏,也较抗病毒病、叶斑病、螟虫,可在夏季栽培。中生,夏秋播种后约70~80天可收。产量高,果穗整齐饱满,穗重约200~250克(除苞片),每株可结1~2穗,着粒完整,穗粒淡黄色,皮非常薄,脆嫩香甜,品质非常优良。糖分保持力较长,较耐贮运。耐热、耐湿、抗倒伏,也较抗病毒病、叶斑病及螟虫。种子平均参考千粒重:199.48克(世珍105.5~107克)

注意事项采用直播时,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为宜,土壤耕作层温度稳定在15℃。采用宽行窄株种植,行距60cm,株距25cm,每穴播种2-3粒,播后用园土拌土杂肥盖种,厚度约2cm,用50%丁草胺乳油400倍液喷撒畦面,抑制杂草种子萌芽。

为了节约种子成本,生产者尽可能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滤干水分,进行催芽,待种子胚根长至0.3~0.5cm时,播种到大田中,每穴播1粒,播后用园土拌土杂肥盖种,厚度2cm。甜玉米授粉后,在乳熟末期及时采收,采收过晚皮厚渣多,糖度下降。采收时果穗避免阳光曝晒,即日运销,贮放时间过长会导致甜度下降,风味差。

〖蜜珍二号〗 超甜,株矮适密植,生长强健,株形中等,中早生。果穗整齐饱满,穗重约220~250克(除苞片)。穗粒完整,穗粒黄色,超甜,穗粒脆嫩香醇,品质特优。糖分保持力较长,较耐贮运。应在果穗已充分发育但穗粒仍在浆汁期采收,如采收过晚,甜味减低。本品种之糖分保持力虽较一般超甜玉米为长,但采收后仍应快速处理,以保持高度糖分及品质。种子平均参考千粒重:116.5克

〖蜜珍三号〗 早生,耐热,果穗整齐饱满。株形中等高,生长强健,较「蜜珍二号」耐热。早生,播种后约65~70天可收。果穗整齐饱满,穗重约220~250克(除苞片),着粒完整,穗粒黄色,含糖分高,脆嫩香甜,品质优良。糖分保持力较长,较耐贮运。种子平均参考千粒重:199.48克。

〖蜜玉〗 超甜,丰产、质优,鲜果用。台湾农友公司育成第一个白色超甜玉米杂交种,生长强健,分蘖较多,但无需摘除,抗病耐热,植株高矮适中,不倒伏,采收省力。中早生,播种后约70~75天可收,不宜过迟采收。果穗整齐饱满,穗重约250~300克(除苞片),穗粒玉白色,粒大心细,含糖分特高,质脆嫩,皮柔薄,味香醇,品质非常优良,适于鲜果用。种子平均参考千粒重:133.15克

〖华甜玉1号(HZ5008)〗 华中农业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原名HZ5008。199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播种至采收天数,春播约为90天,夏播60天左右,秋播约需85天。全株总叶数15~16片。株高200cm左右,穗位高约72cm。果穗长约18cm,每穗14行,每行37粒。籽粒黄白色,白粒约占1/4,果皮薄,籽粒含糖量为24.39%。适于湖北、湖南、广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华甜玉3号〗 由华中农业大学甜玉米研究小组于2001年用S167作母本,Z85作父本组配而成。2003年、2004年参加了湖北省多点甜玉米区试,二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25.3%,品质综合评分为一级。2005年10月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平均株高200.0cm,穗位高73.0cm,全生育期在武汉地区春种80-90d,秋种65-75d,穗长19.4cm,穗粗5.0cm,单穗果重约280g,穗行数14-16,行粒数43,全生育期16-18片叶子,雄花分枝16-19个,雌穗花丝淡绿色,双穗率12%,株型为半紧凑,果穗呈筒型,籽粒颜色黄白相同,糖份含量高,胚乳质地柔嫩,食味口感好,带奶油香味。

该品种最大优点:优质、高产、高抗。

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是:

隔离与整地:甜玉米种植与其他玉米相隔300m以上,时间隔离在25以上,甜玉米种子干瘪,发芽势相对较弱,要特别注意整地质量,即田平土活土细,营养钵育苗移栽是高产的关键。

种植规格:每亩种植密度不超过3100株,行距2尺,株距0.85尺。

适时播种:湖北地区,双膜覆盖播种在2月下旬为宜,春播地膜覆盖在3月上旬为宜,露地直播在4月初播种为宜,秋播在7月中旬至8月10日。

科学施肥:1、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2000kg,或高浓度氮、磷、钾复合肥20kg,过磷酸钙40kg;2、适时追肥,4叶一心追肥苗肥,亩施尿素5-10kg,拔节期施平衡肥,亩施尿素5-8kg,大喇叭口前期重施穗肥,亩施尿素20kg,氯化钾8kg,散粉后适量追施粒肥,亩施尿素6kg,注意培土压根,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8kg,散粉后适量追施粒肥,亩施尿素6kg,注意培土压根,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科学施肥能够减少秃尖。

田间管理:及早除去分蘖,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压根,遇旱及时浇水。

病虫害防治:苗期用敌杀死或扫利防治地老虎,喇叭口期用B1或其它低毒农药配置成毒土灌心防治玉米螟,抽雄后注意防治大、小叶斑病、病毒病及纹枯病。初见病株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收获前20天应禁止使用农药。

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保证甜玉米品质的关键。乳熟期籽粒饱满,粒色光亮,含水量50%左右,为最佳采收期。

〖永甜玉1号〗 (金蜜凤水果型超甜玉米)是武汉永甜玉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选育的水果型超甜玉米单交种,糖度高,皮薄,渣少,品质优,鲜食具有香、甜、柔嫩、奶油风味,适口性极佳,可生熟二吃;生育期短,属早熟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湖北地区春播85天左右,秋播75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10cm,穗位高79cm,穗长20cm左右,穗粗5.1cm左右,果穗筒形,整齐,穗大,上顶率高,籽粒颜色鲜亮纯黄,粒大、饱满、大小均匀,出籽粒率高达78%,既适合鲜食,又极适合加工。

栽培要点:

1.选地:选择与其它异型玉米相隔200米以上的地块。

2.合理密植:适宜的密度为每亩3300株左右,及时去掉分蘖。

3.适期播种:分期播种,湖北地区春播双膜覆盖适宜期2月下旬,露地直播适宜期4月上旬,秋播7月中旬至8月10日。

4.科学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喇叭口期施穗肥。

5.防治病虫:及时防治地老虎、玉米螟等害虫。

〖LH-308〗 本品种为美洲亲本杂交耐热早熟种,最新研发育成之超甜玉米,植株生育旺盛,抗热性强,适合热带及潮湿地区栽培,春植约65天,夏植约60天左右采收,易栽培,株形紧凑,叶浓绿,直立,结苞一致,株高185-190公分左右,穗长约23厘米左右,单穗重可达400公克以上,产量高,籽粒金黄色,米粒排列整齐,粒仁柔软,甜度高,食后无渣,品质佳,穗皮包含完全,粒仁可生育到穗尾,穗形端正,最受生产者及消费者的青睐。本品种耐煤纹病及锈病强。

〖香珍〗 系新华珍之姐妹品种,生长势强,植株高度中等,耐热性佳,抗倒伏,可在夏季栽培。中生型,播种至采收约需75-80天,穗粒黄色,整齐饱满、皮薄。穗轴细,鲜穗重约400-500克(去除包叶后重200-250克),每株可结1-2穗,糖份保持力强,耐运输。

〖LH-321(彩糯)〗 中早熟,播种至采收约80天左右,株高约2米,穗位高约1米左右,果穗长圆筒形,穗长约20厘米,穗粗约4.5厘米,单穗重约450公克左右糯性强,皮薄,质软粘细腻,糯中带甜,香味逸人,商品价值高果穗上带有黑色、棕色、紫色、黄色和白色等多种颜色,色彩艳丽,产量高,亩产约1000公斤左右,抗大小叶斑病,锈病和青枯病。

〖先甜5号〗是热带类型黄粒甜玉米品种,果穗圆筒形,穗长20厘米左右,甜度高,种皮薄脆残渣少,籽粒呈鲜艳黄色,顶部着粒饱满,脱粒出籽率高,适于鲜穗上市和生产脱粒加工产品,属于鲜食和加工两用品种。高抗或耐大小斑病、锈病、茎腐病、病毒病等多种病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生长势旺盛,抗倒性强。早中熟,生育期约80~90天,长江以南地区春秋两季种植为主,广州地区春2月~3月播种,秋7月末~8月末播种。

第五节 甜玉米耕作新技术

一、甜玉米旱地宽厢宽带栽培技术

1.技术简介 甜玉米旱地宽厢宽带技术是针对山区旱地面积大,作物种植类型多,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都不高的具体情况,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形成一项增粮增效技术。它利用旱地分带的特点,扩大厢面,改变带幅,加大各种作物不同带幅中的种植密度,强化甜玉米、经济作物和其它高价值作物的集成与配套,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保证玉米稳定增产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其增产增收的原因:一是科学调整厢面及带幅,提高各季作物对土地资源、光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二是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最大限度发挥边际效应增产优势,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宽厢宽带技术要点

2.1开厢 以8尺标准进行开厢(主要是从玉米有效密度确定)。窄带以2.5尺、宽带以5.5尺为宜的两个种植带幅。

2.2作物种植 按年度计算,可套作种植3~4茬作物。

2.3种植密度 在宽带和窄带中各种作物的密度,按旱地分带轮作或净作物的有效株数计算确定各带幅的种植密度。

2.4肥料用量 窄带施肥量按作物产量的需肥量计算,以玉米为例,亩产玉米500kg,亩施入有机农肥1500kg,N:10kg,P2O5:5kg,K2O:20kg,锌肥1~2kg。种植绿肥的地块,绿肥鲜草1500kg以上,不用施用有机农肥,仅施尿素10kg,磷肥25kg,钾肥18kg混匀撒在绿肥上,春季将绿肥翻压起垄。玉米种植在垄的两边

宽带中作物的用肥量根据具体作物需要量进行施肥。

2.5施肥方法 本项技术施肥方法采用条沟施。一次性施入,如需追肥可根据看苗追肥,可减少投劳、投肥成本。施肥沟的深度20~25公分为宜。种有绿肥的玉米带不用条沟施方式,但宽带用肥宜采用条沟施方式,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6品种选择 玉米选用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为主,间套作物以高矮搭配为宜,使窄带与宽带的作物互不遮荫。

2.7茬口衔接 一般是一茬作物收获后翻犁,空土时间20~25天左右。

2.8空行歇地 按规格为1.85~2.2尺,一定要留足,其作用:一是留足田间管理通道,二是让宽、窄带幅中出现双重空间,增加地块中的通风透光性;三是给来年玉米移动式轮作留有种植绿肥的厢幅。

2.9综合防治病虫害 本项技术的应用使用的品种类型较多,病虫害相对发生较重,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3.种植模式

3.1吨粮栽培模式

A麦—绿肥—玉米—红苕

B洋芋—绿肥—玉米—红苕

3.2粮经型双千模式

A绿肥—蔬菜—蔬菜—玉米—辣椒

B绿肥—高价作物—玉米—价值作物

3.3经济型模式

A蔬菜—蔬菜—茄果类作物—蔬菜—玉米

B高价值作物—茄果类—高价值作物—蔬菜—玉米

C蔬菜—大蒜—辣椒—蔬菜—玉米

4.本项技术的特殊性

4.1采用条沟式施肥和栽培,确保宽窄带幅作物的有效密度,解决窝播、窝栽、窝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4.2确保同一地块既种植玉米,又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粮又增收。

4.3方便对作物实施管理,达到省时、省力、省投的三省效益。

4.4实施移动式轮作,有利提高对土地轮歇利用,实现地土与作物及自然环境周期使用效益。

5.应注意的问题

5.1在保持玉米种植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实施这项技术。

5.2留足空土厢面的歇土作用。

5.3宽、窄带幅的尺寸不要随意改变。

5.4栽培作物方式应从各个带幅的中间起栽,然后再往两边按标准尺寸进行。

5.5宽带中所种作物,一定要与市场结合,一定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一定要采用高价值作物,不然会影响本项技术对农民使用的收入。

二、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种子准备 选用经过种子部门精选、加工和包衣处理的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

1.2浇底墒水 在麦收之前3~7天浇麦黄水,具体浇水时间依据土壤质地而定,一般黏土地早浇,壤土适中,砂土宜晚,浇水量一般喷灌4~5小时。

1.3农机准备 采用免耕覆盖栽培技术需要准备及调试好以下农机具:小麦收割机、麦秸粉碎机、免耕播种机、悬挂式喷雾机、中耕施肥机、玉米收获机等。

1.4肥料准备 需要增加氮素化肥的用量,以调节土壤碳氮比,亩产400kg的小麦田一般需补充氮素26kg/亩。亩产600kg夏玉米一般应准备尿素40kg、磷酸二铵15kg、氯化钾20kg。

2.小麦收获及麦秸还田

2.1小麦收获 要求在小麦腊熟末期收获,此时麦粒含水量在25%左右,很有利于收获。小麦割茬高度可适当调高,以减少粉碎麦秸量,有利于减轻玉米播种时麦秸拥堵问题。

2.2麦秸还田 采用1065型或1075型装有秸秆切碎和铺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收获的同时切碎和铺撒秸秆于地面。粉碎的长度以10cm以内较好,且要麦秸铺撒均匀,不成堆、不成垄。

3.播种

3.1播期 要争取早播,播期不得晚于6月23日。

3.2种植密度 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种植密度,一般4000~4500株*/亩。播种量一般为3kg左右。

3.3精量播种 采用改良的2BQM-6A型免耕覆盖点播机,播前要做好一系列调试工作,首先将行距调整为65~70cm;其次调整播种深度,一般5cm左右,墒情差的要适当深些。要求拖拉机以2~3挡的速度行驶,行走要匀要直,中途尽量不要停车。注意播幅之间的衔接,不要漏播和重播。

3.4底化肥 底化肥以磷、钾肥为主,一般亩施2.5kg尿素、15kg磷酸二铵和20kg氯化钾;施肥深度调整在8~10cm为宜。

4.化学除草及黏虫防治 除草方法与一般玉米田相同,只是需要在除草剂中加适量杀虫剂,消灭残落在田间的黏虫幼虫,可选用氧化乐果,每亩加药量100毫升。将除草剂、杀虫剂及清水60kg混合后,于播后苗前机械地面喷药,进行土壤封闭。喷药之后再进行一次喷灌,喷水量一般3小时。

5.追肥 由于采用免耕覆盖技术的夏玉米底化肥不足,因此要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将全生育期计划氮肥总量中剩余部分全部追入。追肥方法可选用玉米中耕施肥机追施,注意做到不压苗、不伤苗。

6.浇灌浆水 若8月中旬后天气晴好少雨,应及时浇灌浆水。

7.适时收获 夏玉米收获要考虑玉米成熟和秋播小麦适期播种两个方面。应尽量保证从吐丝授粉到收获有47~50天的灌浆期。

三、双株紧靠栽培技术

“双珠紧靠”栽培也叫“二比空”栽培。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大改进,能够较好地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使玉米植株于四面通风的环境中,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一般增产20%以上。

1.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新技术要点:

1.1合理密植保证株数,即行距50~70cm,穴距40~70cm,亩株数3800~4700株,较常规栽培增加三四成苗。

1.2“二比空”双株紧靠为最佳方式,即在小垄(原垄)的条件下种两垄空一垄,亩密度在4000株以上。

1.3分级精选种子做到匀籽下地。凡是不分枝的品种都适合双株紧靠。但必须按种植粒大小分级选种,做到匀籽下地。这是解决大小株,消灭三类苗的关键。以中粒(一般是玉米棒中部的籽粒)作种最好,可比不精选的种子增产24.7%。

1.4精(少)量播种。一穴下籽二三粒。粒间不超过1cm,这是实现紧靠的又一关键,以便解决“双株”一个营养中心,保障同时获得养分。

1.5选留苗。出苗后及时定苗,选留株体均匀、健壮的紧靠苗,缺穴或缺株时,要一穴留三株。

1.6实施条件。选地以平肥地最佳。施肥不低于常规栽培水平;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同常规。

2.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更易于实行精(少)量播种,可节省用种1/3左右,有利于保全苗,提高保苗率6~8%,有利于集中施肥,发挥更大肥效;直接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省种、省工、增产,1亩“二比空”双株紧靠玉米,可节省种子2kg,省工1.5个,增产150kg以上。

四、简化栽培技术体系

夏玉米生产恰值一年中最酷热的季节,作业十分艰苦。所谓简化栽培技术,就是在充分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化技术措施,对田间作业工序删繁就简或合并,以达到省工、省力、高效、增产和培养地力的目的。简而言之,简化栽培技术包括麦秸粉碎还田、底施氮化肥、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和化学除草四大环节。主要的作业程序是:在机收小麦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并撒施在地面,撒施底化肥后耕翻、整平,用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以后不再间定苗,播种后在地面上喷撒化学除草剂。在复种的情况下,过去夏玉米从种到收要有11~12道管理工序,而经简化之后,只需7道工序,很受农民的欢迎。

1.秸秆还田

1.1秸秆还田是培养地力的主要途径:土壤肥力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在高肥力地上,即使少施肥料,也很容易达到500kg以上的产量;而在低肥地上,即使大量施肥,也很难达到500kg。中国的玉米平均亩产大约比美国低60~70%,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地力差。美国玉米带耕层士壤的有机质含量为3~4%,速效磷50~l00ppm,速效钾300~400ppm,而地力较好的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左右,速效磷20~30ppm,速效钾80~90ppm,差距是较明显的。

决定土壤肥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机质含量,而秸秆还田则是培养地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每年实行小麦、玉米两茬秸秆还田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可提高0.03%。

1.2秸秆还田在培养地力中的作用:作物秸秆不但含有各种矿质养分,而且还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以改良土壤。目前北京小麦平均亩产375kg,每亩秸秆产量是450kg左右。将上述养分含量折算成化肥数量,则一亩麦秸共含NPK化肥26.6kg。

1.3秸秆直接耕翻还田增产的原因:一是采取先沤制后施肥的办法时,在捣肥、运肥和撒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氮素挥发的损失,损失数量可达总含氮量的1/3,而在秸秆直接还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完全不会发生,作物可以增加对氮素的吸收。二是禾谷类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素,在秸秆腐烂过程中,总要源源不断地释放出CO2。如果在村旁、场院制作高温堆肥,则这些CO2往往直接逸入大气而浪费掉,如果直接秸秆还田,则这些CO2就富集在近地表的冠层,为叶片利用。

2.底施氮化肥 底施氮肥是简化栽培技术的第二个环节,是保证秸秆还田后玉米不减产的重要措施。

2.1底施氮肥的必要性:微生物在分解秸秆以前必须先繁殖自己的躯体,因而需要吸收一定氮素来合成蛋白质。但是一般禾本科作物的秸秆碳氮比过宽,达到70:1以上,而秸秆腐解的适宜碳氮比是20~25:1,这个差距就需要通过补施氮肥来缩小。秸秆还田而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就被迫从土壤中吸收速效氮,从而造成幼苗因缺氮而发黄和生长缓慢。通常每分解100克秸秆,微生物需要0.8克氮,才能把碳氮比调整到20~25:1的适宜范围。但这仅仅只能满足秸秆腐解的需要,而对夏玉米的正常生长来说,也需要一定氮素。夏玉米苗期就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生长速度很快,又来不及施有机肥,不增施底氮化肥,就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对氮素的需要。

2.2增施底氮肥的作用:夏玉米的生育期很短,因热量紧张而不能充分成熟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使夏玉米有更长的生育时间,早播是重要的,而快长就更重要。夏玉米一般都不施有机肥,而过去习惯的施肥方法是定苗后和大喇叭口期追两肥,按照这种做法,从出苗到定苗这15~20天内就会造成土壤缺氮,从而导致幼苗生长缓慢,植株不够健壮,开花期延迟而降低粒重。

夏玉米施用底氮化肥,不但能加速秸秆的分解,而且可促进壮苗早发,达到良好的增产效果。低肥地较高的秸秆腐解率主要归诸于土壤质地疏松,通气条件较好。秸秆腐解快,秸秆中所含的养分释放就快,对促进当季玉米的生长和增产是有利的。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底化肥,对促进壮苗早发确有明显的作用,表现在植株增高、茎秆加粗、出叶速度快和叶面积的扩大。

2.3施用底氮肥的方法:撒施底化肥的主要要求是,把化肥按亩用量均匀地撒在地面,并及时耕翻下去。比较理想的施肥工具是小麦播种机,只要把化肥装入施肥箱,调整好排肥量,使播种器悬空,在播种机行进的过程中,化肥就能均匀撒在地面上。机施底化肥的优点是效率高、进度快,而且能施得很均匀。

在没有小麦播种机的地区,也可采用人工撒肥,但要求严格控制施肥量,撒肥均匀,所用化肥品种最好是尿素、硝铵或硫铵等不易挥发的化肥。如果用碳铵,要求一定要在施肥之前将肥块压碎,施后立即耕翻,否则就会造成氮素挥发,降低肥效。

3.精量或半精量播种

3.1精量播种的优点:

3.1.1利于培育壮苗:精量播种条件下,从播种开始就是独苗生长,单株营养面积大,不会出现许多幼苗拥挤在一起生长,相互遮光、争肥和争水,因此,单株发育都比较健壮。

3.1.2节约用种:普通的机播每亩约需下种3~3.5kg,畜力开沟人撒籽的甚至可达4kg以上。而采用精量播时,每亩只需用种1~1.25kg,每亩省种2~2.25kg。

3.1.3节约用工:精量播种是按计划留苗密度播种相应数量有发芽能力的种子粒数,一粒种子出一棵苗,生育期间无需再间苗和定苗,用工当然可以大大节省。

3.2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3.2.1种子要具有很高的发芽率,至少要达到95%以上。所以,在播种以前,都要求做好种子发芽试验,并根据发芽率计算播种量。精播用的种子一定要进行筛选分级,只用中大粒的种子,并用药剂或包衣剂处理。

3.2.2精量播种机的性能一定要好,保证按规定株距下种。所以,在播种机选型上一定要慎重,在播种之前还要对播种机进行严格检查、维修和调整。

3.2.3土地一定要精细整平,做到既无墒沟伏脊,又无坷垃。由于精量播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土地的平整的要求就特别高。地面高低不平,播种深度就不可能一致。地势高的地方,出苗晚,幼苗弱,有时甚至出不来苗。地势低的地方,播种器难于入土,种子或则播种过浅,或则直接露在地面,而影响出苗。

3.2.4土壤底墒一定要充足,因为水分是影响种子发芽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底墒不足或不匀,干的地方种子就不能出苗。困此,要求实行精播的地块在麦收前5~7天浇一次底墒水。实行喷灌的也可先播种后喷水。

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可采用半精量播种。就是把精量播种的株距缩小一半,播种量增加一倍,用两粒种子保一棵苗。定苗时只需拔掉多余的苗。

3.3精量播种的方法:

3.3.1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根据计划留苗株数和种子发芽率计算每亩的播种量。从出苗到收获大约损伤10~15%的株数。所以,实行播种时还要加上10~15%的种子量。

3.3.2调整播种机:首先,是把行距调整为67~70cm,以适应将来康拜因收割的要求。其次,是调整播种深度,夏玉米的播深一般定为5cm左右,土壤湿润的,可变浅至3~4cm;底墒不足的可增加到6~7cm。第三,是调整播种量。方法是先将播种机架起,使行走轮能自由转动。把种子加入播种箱内,其数量一般不少于种子箱容量的1/3,然后在每个排种口上挂上一个布口袋,按播种机的行驶速度转动,计算出行走轮每分钟的转速,转动20~30转之后,把每个排种口下布口袋中的种子收集起来称重,与实际播种量相比较。如不符合要求再调整排种或孔径,直至实际播种量与计划播种量相差2~3%时为止。此外还要检查播种机行距和播种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和均匀一致。要求相邻两个行距相差不超过±2.5cm,播深相差不超过±1.5cm。

当一切检查都符合要求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播种,要求拖拉机以2~3速的速度行驶,中途尽量不停车。要注意两个播幅之间的衔接,既不要漏播,也不能重播。要求播种行笔直,以保证以后中耕、施肥和收获等机械化作业得以顺利进行。如果土壤过于疏松或干燥,可在播种机后带一组“V”形镇压器镇压。

4.化学除草

夏玉米主要生长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行距较宽,封行以前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为杂草的滋生创造了极好的生长条件。所以,夏玉米地的草荒程度比春、套玉米都要严重,除草是一项极其难巨的任务。

4.1杂草的危害性:杂草的生命力旺盛,它常和玉米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氮素。由于它的株高比玉米矮,因此,争光不成为主要问题。杂草的根系还能分泌一些有毒物质,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

4.2玉米田杂草的种类:北京郊区夏玉米田常见的杂草有:马唐、稗草、画眉草、藜、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灰绿藜、小藜、铁苋菜、葎草、扁蓄、柳叶刺蓼、尤葵、苍耳、苘麻、蔓陀萝、打碗花、小蓟、苣荬菜等。

在玉米地杂草中,危害性最大、最不易防除的是具有地下根茎的多年生杂草,因为它们的地下根茎被切断之后具有再生的能力,马齿苋和禾本科的一年生杂草也难于消灭,原因也是它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阔叶一年生杂草较易防除。

4.3化学除草的优越性:化学除草是国外发达农业地区普遍采用的除草方法,它和人工除草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

4.3.1除草效果好:人工除草包括人工锄地和畜力行间中耕。由于许多杂草具有再生能力,夏季又多阴雨天气,被除掉的草不容易被晒死而重新恢复生长。所谓“杂草锄不尽,夏雨淋又生”,人工除草往往等于“杂草搬家”,锄了几遍,到收获前还是遍地长草。而化学除草的效果一般能达到90%以上,到收获前地面干干净净。

4.3.2省工省力:由于夏季炎热,田间人工除草作业十分艰苦。而化学除草只要播后由拖拉机带着喷药车进地喷洒就能解决问题,无需动用大量人力。

4.3.3降低成本:化学除草的药剂和机械作业开支大约是每亩3元多,喷一次药就能解决全生育期的草害问题,而人工锄草时,每个人工的日值是10元,而且每块地起码要锄两次草,效果还不一定好,成本也要高得多。

4.3.4减少田间作业伤苗:化学除草一般是播后苗前喷药,对幼苗无损伤。而畜力除草时,由于苗行不直或牲畜行走不正,往往会出现伤苗和压苗的现象。据我们在京郊的调查,畜力中耕除草一般每亩要损伤几百株苗,经常会因亩穗数不足而造成减产。

4.4化学除草的方法:化学除草可采用多种方法,可土壤处理,也可叶面喷药。但是,最经常采用的是播种后到幼苗期进行地面喷药。

由于夏玉米通常与小麦搭配种植,玉米收获后接种小麦,而小麦对玉米的常用药阿特拉津又很敏感,用药过量就会产生死苗。所以,如果单一地使用阿特拉津,则每亩用量不得超过175克,而且一定要保证喷药均匀,不能重喷。为了保险起见,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阿特拉津和另一种除草剂混合使用。如阿特拉津胶悬液150克加50%的草净津胶悬液200克;阿特拉津胶悬液150克加72%都尔乳油100~150毫升;阿特拉津胶悬液150克加48%的拉索乳油300~350克等,每亩兑水30~50kg。

喷药机械要以一定的速度行驶,绝不允许有重喷或漏喷的现象发生,前者会造成用药过量,导致下茬小麦死苗,后者则达不到除草的目的。特别要注意地头喷药机械的开关。

玉米是一种对土壤通气有较高要求的作物。化学除草只解决草害问题,而无法解决土壤通气问题。为了松土促进根系的生长,农民往往习惯于在苗期进行中耕松土,因而破坏了表土的药层而降低药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设想采用化学除草和机械中耕相结合的方法,即播种时在拖拉机后面安上一个喷药箱,把喷头通过塑料管对准播种行,在播种的同时进行苗带喷药,控制垄眼草的生长。而定苗之后再实行行间机械中耕除草。这样,就能达到除草和改善土壤通气双重目的。至于如何在拖拉机上安装喷药箱和进行苗带喷药,将是一个有待今后研究解决的课题。化学除草的效果同土壤表层的含水量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湿润则化学除草效果好,土壤干燥则化学除草效果下降。所以,当土壤墒情不足时,不要在播后勉强喷药,可以等玉米出苗,待下雨或灌溉之后再喷药。化学除草剂一般都具有毒性,故在进行喷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除草剂与身体的接触。完成喷药作业后,要用清水洗手、洗脸和更换衣服。

五、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及盖膜:

1.1选地:宜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肥保水能力较强,茬口好的地块。切忌选用陡坡地、石砾地、沙土地、瘠薄地、洼地、涝地、重盐碱地等地块种植。具体要求是:

1.1.1地势较平坦:有利于机械耕翻整地和机械化盖膜。地膜玉米必须选缓坡地,以利精细整地、施肥和盖膜等工序操作。一般选坡度在5~10度为宜。

1.1.2土层深厚:地膜玉米的根层密、数量大,形成强大而密集的根群。玉米根系虽然入土较深,但吸收水肥力强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层33cm以内的土壤中。要使玉米有个发育良好活力较强的根系,要求有效土层深厚、松软、肥沃、均匀。整个土层厚度,要求保持在50cm以上,耕作层的熟土层在20~33cm为佳。

1.1.3质地较好:宜选用质地适中的砂壤或轻壤土。

1.1.4土壤肥力较高:地膜玉米根系发达,长势旺盛,植株高大,而且具有喜温、好气、耐肥的特点,要求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高。一般要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机质含量1%,全氮含量0.085%,速效氮60ppm,速效磷7ppm,速效钾100ppm以上。

1.1.5茬口要好:地膜玉米选择茬口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增产效果,根据各地经验,一要选肥茬,如豆类、小麦、亚麻茬口等,土壤肥力高;而甜菜、向日葵等茬口消耗地力大,不宜选用。其次,要选软茬,豆类和麦类茬口土性软、发宣,且易灭茬,便于整地;而高粱、谷子、向日葵等茬口易起坷垃、板结、灭茬困难,不易整地,且影响盖膜质量,不宜选做地膜玉米茬口。第三,要选净茬。地膜玉米怕杂草拱膜,在选好肥茬、软茬的基础上,要尽量选用净茬。豆茬、麦茬和玉米茬杂草少适宜地膜玉米;马铃薯茬、亚麻茬次之;一般不宜选用甜菜、向日葵、高粱、谷子等茬口。

此外,地膜玉米的选地和选茬,如果土地安排不开,也可选择玉米茬,但不能连作三年以上。玉米虽然耐连作,但如施肥不足,病虫防治不及时,对产量影响较大。

1.2整地:整地是为了给地膜玉米创造一个比较适合的耕层结构,达到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实行用地养地结合,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地膜玉米整地总的要求是:适时翻耕,精细平整,疏松土壤,上虚下实,清除杂草根茬,无坷垃、石砾、土块,增温保墒,结合施足底肥,达到深、松、细、平、净、肥、软、润等标准,为高质量盖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由于各地种植地膜玉米的方式和土壤墒情不同,在整地时间、方法、次数等各有侧重。

下面以北方高纬度冷凉地区和中部干旱地区为例介绍其整地方法:

1.2.1伏秋整地:麦、麻茬要进行伏秋整地,具体翻整方法是:

1.2.1.1平翻起垄法:在没有深耕基础的麦、麻茬种植地膜玉米,麦、麻收获后,要充分利用当时高温多雨,日照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等有利条件,用铧式犁将耕层翻转过来。贮水蓄墒、高温晒垡,加速土壤熟化,并将杂草及其种子深埋到下层。深翻以18~22cm为宜,翻耕质量要求做到深、平、碎、严、全五个方面。

深:深浅一致,达到计划耕层深度。

平:地面平整,犁底平整。

碎:土壤细碎,不起“明条”。

严:扣压垡片,不露“胡子”。

全:不漏耕,不留三角格子。

耕翻后,要立即进行耙耢起垄。耙地是为了疏松表土,粉碎坷垃,消除架空垡片,平整地面,形成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耙地要达到一定深度,以10~12cm为宜。耙地要保证碎土效果,耙后带粉、耙耢连续完成。经耙耢的土地,在秋季结合施肥,用犁将垄打好。然后压好,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1.2.1.2靶茬起垄法:有深耕基础的麦、麻茬种植地膜玉米,在麦、麻收获后不翻地,先将农家肥撒施地面,然后直接用圆盘耙交叉耙地。一般耙两次,耙深8~10cm。耙后立即用犁起垄,随后压好,保住土壤墒情,有利早播全苗。

1.2.2春耕整地:玉米、大豆茬要进行春耕整地,须在早春返浆前进行,具体方法有三:

1.2.2.1三犁起垄:没有深耕基础的玉米、大豆茬采用三犁整地。早春先要耢冻茬子,或冻土层化够深度立即刨出、拣净茬子。然后将原垄背耥一犁,将腐熟农家肥施入沟内,再破茬、轧磙子,使垄沟垄台交替,实行轮耕。这种方法要注意刨茬子,必须将茬子拣净。

1.2.2.2二犁起垄:有深耕基础的大豆、玉米茬,也可采用破垄夹肥的整地方法。在耢好冻茬,刨出拣净茬子的地块,先将原垄台豁开。把底肥(农家肥、化肥)施到豁开的沟里,然后耥旧垄沟,扶垄,压上磙子,等待盖膜播种。

1.2.2.3原垄种:有深耕和大量施肥基础的大豆、玉米茬,也可原垄不动,但要耢冻茬,刨出拣净茬子,然后整形开沟,盖膜播种。

1.3盖膜:盖膜技术与增温保墒关系很大,是玉米地膜栽培成功的关键,生产中要特别重视提高盖膜技术,保证盖膜质量。实践中要把好以下几关:

1.3.1地膜的选择:选择地膜的目的是既要保证大幅度增产,又要节省地膜和成本,以利提高经济效益。地膜的规格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增温保水、增产增收的目标,当前我国生产和应用的塑料薄膜有三种,可根据不同条件进行选用。

1.3.1.1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又名LDPE地膜,这种膜通光性好,光反射率低,覆盖测定透光率为68.2%,反射率为13%~30%;热传导性小,保温性强,白天蓄热多,夜间散热少,增温保温效果显著;透水、透气性低,保水保墒性好;耐低温性优良,脆化温度可达-70℃;柔软性和延伸性好,拉伸和撕裂强度高,不易破损;耐酸碱,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不会因沾染农药、化肥而变质。可焊接性好,便于拼接修补。质轻,成本低,每亩用量8~10kg。是我国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品种。其厚度有0.02、0.014、0.012、0.010、0.008mm不等。每卷重量小于20kg,断头小于3。注意该地膜从生产日期起以不超过1年使用为好。

1.3.1.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又称LLDPE地膜,这种地膜的拉伸、撕裂和抗冲击强,抗穿刺性和抗延伸性等均优于LDPE地膜。适合于机械化铺膜,能达到LDPE地膜相同的覆盖效果,但厚度却比LDPE减少了30%~50%,大大降低覆膜成本。其它性能与用途和LDPE膜相同。

1.3.1.3高密度聚乙烯地膜:又名HPPE地膜,这种地膜除具有LDPE地膜的优点外,最大特点是强度大,比较薄,每亩用量4~5kg,成本可降低40%~50%,但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如LDPE,更比不上LLDPE地膜。

1.3.2地膜用量:每亩用量取决于地膜种类及其规格、覆盖率和行距配制。同一种地膜主要取决于覆盖率(地膜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地膜玉米通常采用宽窄行种植,地膜盖窄行,空宽行。其理论覆盖率计算如下:

覆盖率(%)=膜宽÷(平均行距×2)× 100

式中膜宽由压入土中和起垄的部分组成,即商品膜宽度,平均行距×2为窄行+宽行之和,通常称为“带”。例如窄行40cm,宽行70cm,即110cm为一带,当选用70cm宽的地膜时,则覆盖率为63.6%。

覆盖率只能反应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地膜覆盖程度的大小。但往往要求单位面积用膜量要小,增产效果要好,这里给出其用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每亩地膜用量(kg)=地膜密度(克/cm3)÷1000×666.7m2× 覆盖率(%)×10000×地膜厚度(mm)÷10化简后为:每亩地膜用量(kg)=密度×厚度×覆盖率×666.7以线型地膜为例,密度0.92克/cm3,厚度0.007mm,覆盖率75%。每亩用量的计算为:每亩地膜的覆盖面积为666.7×0.75等于500.025平方米,然后乘以10000转化为50000250cm2。厚度0.007mm÷10为0.0007cm,50000250cm×0.0007cm为3500.175cm3,再乘上密度0.92等于3220.161克,最后除以1000为3.22kg,即每亩用膜3.22kg。

1.3.3适时盖膜:适时盖膜有利于保墒增温。一般整地、做床、喷除草剂后即可盖膜。盖膜的原则是“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力争保住返浆前的土壤墒情。如果土壤含水量达不到18%,则必须采取浇水补墒措施后才可做床盖膜,防止种子落干不出苗。

1.3.4保证质量:提高盖膜质量,才能达到保墒增温效果。盖膜总的原则是:“严、紧、平、宽”四个字,即地整细,膜压紧,边压严、采光面宽。关键是盖膜要紧贴地面、铺平压实,加压土带,防止风揭。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盖膜方法有二种:

1.3.4.1人工盖膜:人工盖膜要求四人一组,先在“床头”把地膜展开压好,一人顺风向在前头放膜,两人在两侧压膜,膜要放正,边缘要压严,压膜用土可从沟中就地挖取,最后一个人边检查质量,边每隔10m左右在膜上压一小土埂,防止大风揭膜。

1.3.4.2机械盖膜:机械盖膜质量好,进度快,节省地膜,但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要有专人检查质量和压小土埂。盖膜后,要防止人畜践踏、弄破地膜。铺膜后要经常检查,防止大风揭膜。如有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2.1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合适品种是决定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品种选择好能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能大幅度增产,甚至成倍增产,否则,非但不增产,还会增加成本。因此,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地膜覆盖玉米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益的基础。

选择地膜玉米品种的原则是:

2.1.1选择生育期适当延长的品种:地膜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包括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积温数、叶片数。各地实践表明:宜选择比原露地使用品种的生育期长7~15天,或所需积温多150~300度,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作为覆膜栽培为合适。但要根据当地条件而定。如积温增加150℃,以日均温20℃算,则可延长7.5天,如增加300℃,则可延长15天。

2.1.2选用株型紧凑适合密植的品种:地膜玉米密度增加后,通风透光成了主要矛盾。为了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要求株型紧凑,穗部以上叶片上冲,下部叶片平展,茎节间粗短,以利于密植。目前推广的鲁玉2、14号,烟单14、15号,掖单4、12、13号,太合一等高产杂交种,大都具有这些特点。

2.1.3选用后发性强,不早衰,抗逆、抗病性强的品种:生长后期不早衰,能较长时间维持较快的干物质生产、运输和积累。后发性强是相对而言,一般中晚熟杂交种,都比早中熟种的后发性强。盖膜后,如仍沿用原来露地品种,后期常会早衰,往往导致千粒重下降而减产。

地膜覆盖是促根栽培,对地上部环境条件影响不大。当前推广地区,常遇低温冷害、霜冻和各种病虫害。因此,要求选用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盐碱和抗病性。

2.2种子处理:苗全、苗齐、苗壮是增产的关键,而优良种子又是苗全、苗齐、苗壮的基础。因玉米是单株单穗型作物,自身的反馈调节能力远不如小麦和水稻,少一棵苗,就会少收100~150g玉米,同时,玉米成熟时株高整齐度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0.98,随着密度的增加,整齐度对产量的作用也增大,而成熟时植株的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苗期植株整齐度,苗期植株的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种子的整齐度。所以,若获得地膜玉米高产,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

2.2.1种子清选分级:播前将杂交玉米种子精选过筛分级,大粒和小粒种子分块或分行播种,使出苗整齐,发育相近,便于放苗、间苗、定苗和适时迫肥。减轻大苗欺小苗,早苗欺晚苗,壮苗欺弱苗程度,减少空秆率和小穗株。提高植株成熟整齐度和单株生产力,充分发挥地膜玉米的群体增产作用。

2.2.2晒种:粒选后播种前进行。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降低含水量,增强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能力,试验证明,经晒种后,出苗率可提高13%~28%,提早出苗1~2天,并且能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方法是选晴天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并要经常翻动种子,晒匀、晒到。

2.2.3药剂拌种: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可以减轻病虫和鸟兽为害。常用的方法是用种子量0.5%的硫酸铜拌种,以减轻玉米黑粉病的发生;用20%萎锈灵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量的1%,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用50%辛硫磷乳剂0.5kg,加水35~50kg,拌种子350~500kg或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用量1.5~2.5kg,加细土15~20kg,混匀后,撒施,可防治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

3.确定合理的密度

合理密植是地膜玉米发挥增产性能的中心环节,一切增产措施都是围绕合理的密度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形成理想的产量结构。

3.1玉米合理密植的依据

3.1.1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季节确定密度:玉米品种类型很多,生育期长短,植株高矮和株型长势各不相同,种植密度也应有所区别。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品种,应适当稀些;反之,生育期短、植株矮小、叶片数少的品种可以适当密些。同一类型的品种,春播时,由于生长期长,而且前期生长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玉米的营养器官有较充足的分化和生长时间,植株长得比较高大,叶面积也略大,所以春播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要比夏玉米减少500~1000株。

3.1.2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确定密度: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高,在单位面积上可为较多的植株提供必要的养分,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玉米种植株数。如果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低,土壤可提供养分比较少,满足不了单位面积上较多的植株对养分的需要。若种植密度过大,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和后期脱肥,植株底部的叶子就会早期变黄衰退,光合产物减少,果穗变小,空株率增加,产量降低。

3.1.3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确定密度:不同地区气候因素有很大差异,南方气温高,雨水多,日照短,玉米生长发育快,生育日数短,密度可以高一些。北方气温较低,雨水少,日照长,密度可以稀一些。山坡梯田,通风透光条件好,种植密度要比平原地区密一些。水利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种植密度可以大些;干旱无水浇条件的丘陵地区,种植密度可适当稀些,精细的田间管理可使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种植密度可适当加大。

总之,在生产上确定合理密度,必须全面考虑,使密度和措施尽可能地适应当地的具体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玉米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

3.2合理的密度范围:确定地膜玉米的适宜密度,应以品种特性为主体;以地力和施肥水平定具体密度。据试验研究发现:紧凑型玉米在黄河流域以北的西北地区,适宜密度为5000株/亩左右;长江流域上中游山区及陕南地带,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左右;西南高原地区,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

4.播种和田间管理

4.1适期播种:适时播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约占地膜玉米增产作用的10%左右。播种过早,地温低,延长发芽和出苗时间,幼苗易受病虫侵害,出苗后还易遭晚霜危害,幼苗弱,不易获高产。播种过晚,不能充分利用覆膜所产生的蓄热增温效果,玉米贪青晚熟,易遭早霜而减产。确定地膜玉米适宜播期的指标是:膜下5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出苗后要躲过-30℃左右的低温冻害。一般要比当地露地玉米提早7~10天播种。

4.2播种适宜深度:杂交玉米种子顶土能力弱,其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要根据土壤墒情、土壤质地和种粒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由于地膜玉米具有增温提墒保墒作用,因此,一般播深要比直播玉米浅1~2cm。土壤粘重墒情好,种粒较小的要播浅点,但不宜浅于3cm。墒情差、质地轻、种粒大的要播深些,但不宜超过5cm。雨水较多的地区覆土宜浅,种子覆土不宜超过3cm。雨水较少的地区覆土宜深,盖土不宜超过5cm。春季多风地区,应覆土厚些、防止被风吹跑落干。

4.3苗期管理

4.3.1破土引苗:目前,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这两种播种方式都需要破土引苗。第一种是先覆膜后扎眼播种,在春旱时期需要座水点种,或者墒情好,播种覆土后遇雨,盖土后都会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如不及时破碎,易憋芽子,导致苗子出土有先有后,参差不齐,影响整齐度,进而影响产量,所以要破土引苗。破土就是破板结。做法是在玉米胚芽鞘破土而出之前,压碎板结。引苗是把幼苗从膜孔引出来。有些幼苗钻入地膜孔旁的膜内,紧贴地面不能出土,要用手将苗引出地膜孔眼,使其正常生长。另一种播种方式是机铺机种,先播种后覆膜。它的好处是节省扎眼点种、点肥等用工,机械一次完成。但玉米幼芽穿不透地膜,需要破膜将苗引出膜外,如不及时引出就会出现烧苗甚至闷死幼苗的现象。具体做法是:用小铲或铁丝把地膜划一“T”型口子,把苗引出,然后用潮细土把膜孔堵严封住。

4.3.2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合理种植密度,是地膜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为此,引苗后要及时查苗、及时补苗。播时,可在地头盖膜预备用苗,每亩500~600株,用于移栽补苗。方法是在缺苗处开一小孔,将幼苗放入小孔中,浇少量水,用细土封住孔眼。当缺苗达20%以上,无苗可移栽时,可催芽补种当地露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当缺苗不严重时,可通过每穴双株或3株的形式,达到合理密度。

4.3.3间苗、定苗:地膜玉米出苗后达2~3片展开叶时,即可开始间苗,去掉弱苗和自交苗。幼苗达到3~4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保留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壮苗的标准是:叶片宽大,根多根深,茎基扁粗,生长墩实,苗色浓绿。

4.3.4及时打杈:地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没有经济意义,只能消耗养分,影响幼苗生长。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看,及时将无效分蘖去掉,即人工打杈。

4.4中后期管理

4.4.1揭膜:生产中地膜玉米有的需要揭膜,有的则不需要揭。是否要揭膜,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高海拔冷凉地区最好不揭膜。高纬度及干旱地区的多雨年份可以揭膜,干旱年份不宜揭膜。草荒严重可以揭膜。揭膜的适宜时间也要视气象条件,玉米生长情况和具体地块而定。干旱年份适当晚揭膜,多雨年份要适当提前。7月份雨水充沛,旱地和上干地要早揭膜,涝洼地要晚揭或不揭膜。7月份干旱,要晚揭膜或不揭膜。苗期生长旺盛,土壤湿度大,根系发育不良的地块,要适当早揭,否则,应晚揭膜。揭膜方法:选晴天上午,表土干燥但不沾膜时进行。揭起膜的一端,人在垄沟边走边卷薄膜,使膜上的干土掉到垄沟中,防止掉入玉米心叶。

4.4.2中耕除草:苗期由于地膜覆盖,对田间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阔叶杂草抑制效果明显,对窄叶杂草影响很小,特别是问荆可以穿透薄膜。此外,由于地膜覆盖透气不良,影响玉米根系下扎,揭膜后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不揭膜的宽行间也要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呼吸,使根向下深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速效养分。除灭各种杂草,可减少养分和水分消耗,垄面干净,可增加热量的吸收,提高地温,这些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此外,干旱时中耕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作用。降雨后,土壤湿度大,可以促进水分蒸发,起到散墒作用。所以说,中耕除草既抗旱又防涝。

揭膜后应当立即进行头遍铲锄中耕,要注意质量,把苗眼和垄背杂草除净,严防伤苗,确保全苗。要做到深中耕,多培土,这时已进入拔节期,苗已长大,不怕压苗,深度以15~20cm为宜。深锄虽然会切断部分须根,但可促进大量新根发生,并能促进根系向纵深方向发展。中耕要多培土,以利侧根早发快长,扩大吸收范围,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并有利于接纳雨水。第二、三遍中耕时植株已经高大,根系布满全垄,发根力逐渐减弱,就要浅锄,少伤根,多培土,防止折倒伤苗。中耕遍数多少、质量好坏,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地膜玉米必须重视中耕除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中耕两遍,最好达到三铲三耥锄三遍。

4.4.3追肥浇水:地膜玉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增强,有前期发苗快,地力消耗多的特点。盖膜地力过差和施肥不足,都易出现后期脱肥早衰现象。要在拔节前后,加强苗期观察,出现叶色变浅的情况,及早进行追肥。追肥量按预计产量的多少确定,预计亩产600kg的追标准氮肥不应少于60kg,预计亩产800kg的应不少于80kg,预计亩产1000kg的应追施100kg以上。追肥方法以在两株中间打孔追施为好,追后埋严孔口,防止流失。

大喇叭口期以后的一段时间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玉米日耗水量每亩达5吨以上,有水条件的,一定要饱灌一次水,无水浇条件的,要做好蓄纳雨水的工作,以提高抗旱能力,增加结实率和粒重。

4.4.4适宜时间收获:地膜玉米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收获期可比露地玉米适当晚些,可在早霜后收获,以利干燥。

第六节 甜玉米异常情况的发生与防治

一、玉米缺素症

1.症状

1.1缺氮 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1.2缺磷 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1.3缺钾 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1.4缺镁 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1.5缺锌 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1.6缺硫 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1.7缺铁 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1.8缺硼 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1.9缺钙 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1.10缺锰 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2.病因

2.1缺氮 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2.2缺磷 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2.3缺钾 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2.4缺镁 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

2.5缺锌 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2.6缺硫 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2.7缺铁 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2.8缺硼 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2.9缺钙 是因为土壤酸度过低或矿质土壤,pH5.5以下,土壤有机质在48mg/kg以下或钾、镁含量过高易发生缺钙。

2.10缺锰 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田块,锰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也易引发缺锰。

3.防治方法

3.1应根据植株分析和土壤化验结果及缺素症表现进行正确诊断。

3.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对玉米按量补施所缺肥素。

3.3也可在缺素症发生初期,在叶面上对症喷施叶肥。用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有机活性液肥210一240ml,对水稀释300—400倍或促丰宝活性液肥E型600—800倍液、多功能高效液肥一万家宝500—600倍液。

二、玉米药害

1.症状 使用农药或除草剂,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幼芽及根卷曲或变粗,植株生长受抑,苞叶缩短或穗粒外露。播种时化肥施用过量或杀虫剂施用过多,会抑制种子萌发或出土后死亡,残存苗矮化4叶片变黄或枯死。

2.病因 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功夫、2,4-D及化肥等施用过量,均有可能产生上述症状。过多的可溶性氮、钾等肥料接近种子时,会抑制种子发芽或致幼苗出土后死亡;施用或飘移过来的2,4-D,可使叶片卷曲成洋葱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上卷不与土壤接触;施用辛硫磷过量可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致叶片干枯似冻害状。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生产上因玉米品种、发育阶段、环境因子等条件不同,药害程度不同。会造成叶部枯死、变色、畸形等。辛硫磷在玉米体内的分布及部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苗期根区施药作用尤为明显。

3.防治方法

3.1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时适量施用,不宜过量。

3.2使用除草剂时严格选择品种和掌握用量,避免浓度过高,不宜在喇叭口直接喷洒。

3.3在玉米田不要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敏感杀虫剂,施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时严格掌握用量。

3.4发现浓度过高应马上浇水。

3.5发生药害后,要加强管理。

3.6必要时喷施促丰宝I型活性液肥400—500倍,使其尽快恢复正常。

三、苗期小地老虎断苗

1.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异名 Noctua ypsilon。分布在全国各地。

2.寄主 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

3.为害特点 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4.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mm,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蛹长18—23mm,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臀棘为短刺1对。

5.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黑龙江2代,北京3—4代,江苏5代,福州6代。越冬虫态、地点在北方地区至今不明,据推测,春季虫源系迁飞而来;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如小旋花、小蓟、藜、猪毛菜等,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幼虫发育历期:15℃67天,20℃32天,30℃18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6.防治方法

6.1预测预报。对成虫的测报可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在华北地区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设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诱蛾5—10头以上,表示进入发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为高峰期,过后20一25天即为2—3龄幼虫盛期,为防治适期;诱蛾器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预兆将有大发生的可能。对幼虫的测报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m2有幼虫0.5—1头,或定苗后每m2有幼虫0.1—0.3头(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虫1一2头),即应防治。

6.2农业防治。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

6.3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毒饵诱杀幼虫(参见蝼蛄)。四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6.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亩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 2—5kg处理土壤,具体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

四、亚洲玉米螟

1.学名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分布在亚洲。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区末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玉米种植区。

2.寄主 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麻,此外也能为害小麦、大麦、马铃薯、豆类、向日葵、甘蔗、甜菜、茄子、番茄等20多种植物。

3.为害特点 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

4.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外侧有黄色锯齿状线,向外有黄色锯齿状斑,再外有黄褐色斑。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淡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外侧黄褐色,再向外有褐色带与外缘平行;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褐色;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宽带,近外缘有黄褐色带,缘毛内半淡褐色,外半白色。卵长约1mm,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mm,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第1—8腹节各节有两列毛瘤,前列4个以中间2个较大,圆形,后列2个。蛹长14—15mm,黄褐至红褐色,1—7腹节腹面具刺毛两列,臀棘显著,黑褐色。

5.生活习性 年发生1—6代,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秆或穗轴内越冬。翌春即在茎秆内化蛹。成虫羽化后,白天隐藏在作物及杂草间,傍晚飞行,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夜间交配,交配后1一2天产卵,雌蛾喜在将抽雄蕊的植株上产卵,产在叶背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平均每雌产卵400粒左右,每卵块20—50粒不等。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时显示出成排小孔。玉米抽雄授粉时,幼虫为害雄花、雌穗并从叶片茎部蛀入,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砒等现象。在豆科植物上,常从嫩茎分枝处蛀入,使上部枯死,蛀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近孔口处化蛹。在广东卵期3—4天,幼虫期20—31天,蛹期8—10天。

6.防治方法

6.1进行预测预报。

6.2农业防治。进行整个农田生态系多因素的综合协调管理。即作物、害虫与环境因素调控。农业防治具体方法有:

①选用抗虫品种。

②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即在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如沤肥、用作饲料、燃料等,可消灭虫源,减轻一代螟虫为害。

③因地制宜进行耕作改制。夏玉米3代发生区,尽可能减少春播玉米、高粱、谷子等播种面积,就能有效地减轻夏玉米受害。

④设置早播诱虫田或诱虫带。利用玉米螟成虫喜欢选择高大茂密玉米田产卵习性,有目的有计划地种植早播玉米或谷子,诱集玉米螟成虫产卵,然后集中防治,可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⑤结合农事操作,减少玉米螟为害。黄河、淮河两岸的棉区,采用麦棉间套作的,一代玉米螟多在小麦上为害时,因此麦收后,小麦运出田外,可减少棉田玉米螟转株为害。

⑥在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于玉米打苞抽雄期,玉米螟多集中在尚未抽出的雄穗上为害,这时隔行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可消灭70%幼虫。

6.3物理防治。提倡利用害虫对环境条件中各种物理因素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杀灭害虫。大面积推广灯光诱杀、辐射不育等,简便易行,效果好。

①安装200W或400W高压汞灯,每盏灯有效防治面积200—300×667(m2)。

②设置捕虫水池,修建直径1.2m、高0.12m水池,水池下留一小放水孔,诱杀成虫。

6.4生物防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另一种是人工繁殖天敌。常用种类有赤眼蜂、螟虫长距茧蜂、玉米螟厉寄蝇、微孢子虫、白僵菌等。

①释放赤眼蜂。放蜂时间根据预测预报确定玉米螟发生期,掌握在玉米螟产卵期放蜂。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娥卵量确定。一般每亩释放1—2万头,分两次释放。放蜂前要注意检查蜂的发育进度,掌握在蜂蛹后期,个别出蜂时释放,把蜂卡挂到田间一天后即见大量出蜂,雨季要抢晴放蜂,做到大面积连片放蜂,有利提高防治效果。吉林公主岭采用该项技术,近8年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

②释放螟虫长距茧蜂。山西一带,亩放蜂700头,寄生率98%,防效明显。

③利用白僵菌治螟。白僵菌可寄生玉米螟幼虫和蛹。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撤白僵菌粉封垛。方法是每m2垛面,用每克含100亿孢子的菌粉100g,喷一个点,即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子,当垛面有菌粉飞出即可。也可用每克含量80—1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加滑石粉或草木灰按1:5充分混匀,每亩 1—2kg用机动喷粉器或手摇喷粉器喷粉,防效80%—90%。

④用B.t颗粒剂治螟。又称苏云金杆菌颗粒剂。于玉米心叶末期前撤入心叶里,每亩用700g,防效可达90%以上。生产上中午阳光太强时不宜施药;养蚕地区要注意防止蚕中毒。

6.5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一代玉米螟。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50%,羽化率10%左有时开始,直到当代成虫发生末期的1个月时间内,在长势好的麦田或菜地,每亩安放1个诱盆,作1个铁丝框,盖上塑料膜即可,用3根木杆或竹竿架起,使盆比作物高10—20cm,把性诱芯挂在盆中间,盆中加水至2/3处,添加洗衣粉少量。

6.6药剂防治。在大发生时,是重要应急措施,把其消灭在造成为害以前。

①在玉米心叶期,一、二代初孵幼虫分别在春、夏玉米心叶内取食为害时,施用颗粒剂。目前常用的有1%的1605煤渣颗粒剂、1%辛硫磷颗粒剂、3%广灭丹颗粒剂,用量每亩 1—2kg,使用时加5倍细土或细河沙混匀撤入喇叭口。也可选用0.1%或0.15%功夫颗粒剂,拌10—15倍煤渣颗粒,每株用量1.5g,防效优异。此外也可用50%辛琉磷或50%1605乳油按1:100配成毒土,每株撤2g,效果很好,但残效期短于颗粒剂。在玉米螟于雄穗打苞期为害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可喷洒40%速灭杀丁乳油4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在小麦与玉米间作田还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60ml对水25—35L或40%水胺硫磷乳油40—60ml,对水25—35l喷雾,主防玉米螟,兼治玉米蚜、叶螨、粘虫等。

②在玉米穗期,一代和部分二代发生区玉米螟发生期推迟至穗期时或者二代发生区的春玉米和三代区的夏玉米穗期发生严重的,可在玉米抽丝60%的盛期,用上述颗粒剂撒在雌穗着生节的叶腋或其上两叶和下一叶的叶腋及穗顶花丝上,主要保护雌穗,用药量较心叶期适当增加一点。

③高粱田发生玉米螟时,防治方法参见玉米田,但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十分敏感,很易发生药害,应严禁使用。

④谷田发生玉米螟时,应在玉米螟初孵幼虫孵化后的5天内,幼虫集聚在谷子气生根处还未蛀茎时,及时喷洒上述杀虫剂于植株中下部,防治1次,防效85%以上,受害株率可压至2%—3%。7天后开始蛀茎,蛀入后再喷药防效上不去。

五、玉米蚜

1.学名 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属同翅目,蚜科。俗名 麦蚰、腻虫、蚁虫。分布在全国各地。

2.寄主 玉米、高粱、小麦、狗尾草等。

3.为害特点 成、若蚜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致叶片变黄或发红,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植株枯死。玉米蚜多群集在心叶,为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别于高粱蚜。在紧凑型玉米上主要为害雄花和上层1—5叶,下部叶受害轻,刺吸玉米的汁液,致叶片变黄枯死,常使叶面生霉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

4.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

5.生活习性 在长江流域年生20多代,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4、5月麦子黄熟期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春玉米、高粱、水稻田繁殖为害。该蚜虫终生营孤雌生殖,虫口数量增加很快。华北5—8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在江苏:玉米蚜苗期开始为害、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后,有翅胎生雌蚜在玉米叶片背面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玉米上部蔓延,同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向附近株上扩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花上群集为害,条件适宜为害持续到9月中下旬玉米成熟前。植株衰老后,气温下降,蚜量减少,后产生有翅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一般8、9月份玉米生长中后期,均温低于28℃,适其繁殖,此间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mm,易造成猖獗为害。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6.防治方法

6.1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6.2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

6.3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4)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撒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撤施乐果毒砂,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亩用药量50g或喷撒1.5%1605粉剂,每亩 2—3kg。

第七节 甜玉米采收时机把握及措施优化

一、甜玉米最佳采收时机标准把握

1.甜玉米采收时机及标准

以甜玉米果穗用来加工速冻果穗为例,在采收时机的把握时,只能参考糯玉米的采收时机及标准,决不能照搬,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甜玉米外苞叶上的褐斑就少,有的还没有。从趋势上讲,糯玉米采收最佳时机向较嫩方向倒退1—2天的表现为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时机。甜玉米“老”时,在鲜用加工上派不上用场,而偏嫩时却仍然能找到可用空间。具体采收时间为:

1.1普通型甜玉米:吐丝后17—23天采收;做罐头用的含水量要保持在68—72%时采收;

1.2超甜型玉米:吐丝后20—25天开采;或者水份含量在73—75%时采收;

1.3加强型甜玉米:吐丝后18—30天开采。

2.采收甜玉米时的注意事项:

2.1糯玉米鲜穗稍老一点能勉强用于玉米羹罐头加工,而甜玉米老一点却很难用于罐头加工。用于罐头加工的甜玉米,要比用作速冻果穗的早采收1—2天。

2.2春种的甜玉米的适采期要远远短于夏种甜玉米的适采期,此亦适应于糯玉米的采收。尤其在北方玉米区表现强烈。因此,春种甜玉米采收时更要关注最佳时期的确定。

2.3不同类型的甜玉米,适采期不同。普通甜玉米的开采期早而短,1—2天,最关键的只有一天;超甜玉米次之;加甜型玉米的开采期最晚、适采期最长。春玉米区夏季播种的适采期可达3—7天。

2.4多穗型甜玉米分期采收。

2.5甜糯型玉米视为甜玉米的一种。或采收时根据用途稍作适当调整。

二、甜玉米最佳采收期难以判断的原因

按理说,那个企业、那个基地、那个农户群体中都或多或少有掌握鲜食玉米最佳采收时机判断能力的技术人员,操作起来,不应当有什么难度,何况,经过两个左右的生产周期就会有更多的相关人员会掌握到鲜食玉米采收最佳时机判断技术的,不应当是件难事。可事实上,确实难。无论怎么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有犯难的时候。究其原因,一是错期播种失败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停产或原材料供应过剩而积压,想用调整采收时间的方式来缓解一下鲜穗供应矛盾;二是同期播种不同期成熟,不想分期采收或不具备分期采收能力的企业,一次采收老嫩不能同时兼顾,到底何时采收才合适?那不难才怪呢。

2.同期播种不同期“成熟”的原因

2.1整地不细致主要是土块疙瘩大,造成播深不一样,覆土厚度不一致,导致出苗不齐,并且后出苗的因体力消耗较重而表现了纤弱进而影响到后期的生长。

2.2地势不平坦地势不平坦,局部地表温度有区别,播种后,种子萌发、出苗时间不一致,就整块地苗情而言,参差不齐。对雨水的蓄积能力也表现不一。

2.3种、苗不分级 无论怎么优良的种子,其个体间大小也有差异,用两盘筛子把种子按大小分成三级,按级播种,实际上没有做到;甜玉米在育苗移栽时也应分级,因通风口、棚四周的苗较小的要单独集中定植,单独管理、采收,实践中也没有做到分级。这为采收埋下了“障碍”。

2.4密度不均匀 尤以密度大时易出现吐丝晚的三类苗,熟期不一致。

2.5授粉不及时 主要是指气象条件恶劣时(高温干旱或低温连雨等)使授粉开始与结束间的时间拉长。

2.6植保不到位 防虫效果差,如遭受玉米螟危害,特别是穗柄和茎干被蛀食后影响养分运输和供给,推迟生育。

2.7缺锌不补锌 发生缺锌症后(白化苗),偏重发生区域生理延迟,不能同期成熟。

2.8补苗不科学 要补大苗,用大苗的优势弥补缓苗所用的时间,从而达到同期成熟。

2.9定苗心不狠 喜大苗,愿留大苗。其实,鲜食玉米栽培的定苗主攻方向是苗齐,大苗、小苗、病苗都是淘汰对象。

2.10去雄不合理 没有考虑到对弱株的照顾。

3.错期播种失败的原因

3.1品种搭配不科学 早熟品种没早播,地膜覆盖使用了晚熟品种等,使不同熟期品种之间在采收加工或上市时易集中扎堆,表现了供应过剩等。

3.2播次间隔时间平均化 春播鲜食玉米在无保护条件下的首期播种阶段的播次之间间隔时间与以后的每期播种中的播次之间间隔时间平均化了,导致前期供货拥挤、过剩,后期供货不足事实形成。

3.3没有把接墒雨来临前的播次安排与雨后的播次安排区别对待 使得雨前播种和雨后新播的几乎同时出苗,给后期加工带来压力。忽视了雨养玉米区春季播种时鲜食玉米错期播种与普通商品粮玉米播种的不同性和鲜食玉米早期(雨前)与中后期播种时的气象条件差异,这样极易导致错期播种失败。

3.4忽视了播期与生育期的相关性 同一品种的鲜食玉米,用于春播时的生育期要长于用作夏播的生育期3—7天(以垦粘1号为例),播次安排时不考虑到这一点亦可导致错期播种失败。

其实,导致错期播种失败的原因很多,造成同期播种不同期成熟的诱因与造成错期播种不按期成熟的原因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相互迭加的。当气象条件表现差异较大时(如干旱高温、阴雨连绵)矛盾更加尖锐、突出。

三、控制不利要素发作的有效优化方法

1.主动出击,超前运作,提高效益

1.1制定操作性可行的错期播种计划,实现加工期间原材料的均衡供应。

1.1.1错期播种战略 采用各种种植形式错期,如育苗地膜移栽、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常规播种、干旱条件下的催芽坐水种等。目的是抢早延后抓两头、保中间,延长原材料的供应时间,使企业利用固定资本满负荷长时间生产,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1.1.2春季前期播种是关键。 这是因为雨养玉米区早春气温低、墒性变化大,接墒雨何时降下又未知,叫做播种容易错期难,同期成熟难。其中,关键的是时间差的确定。而确定播次间时间差的主要依据是播层温度和湿度两个要素。第一播次播种时间定为4月24日(长春地区),那第二播次的播种时间就要依据当时的土壤墒性及温度回升速度来判断了,决不能执行播次间平均数。当首播次种子吸水膨胀达到十分理想状态时才开始第二播次的播种;两次间隔时间少则3—5天,长达7—8天;然后是第三播次的播种。当墒情不理想,就应停播,防治出苗不齐。出苗不齐是鲜食玉米栽培的一大忌,其危害比缺苗还重。其次,处理好接墒雨前和雨后的播种,看准天气趋势,听好天气预报,当前期播种进展不畅时,此时要突击播种,一次播种可完成1.5播次的播种任务。但雨后播种时就不能突击播种了,此时播次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错期失败,使得雨前雨后播种的几乎同时出苗。

从间隔时间上看,是前期播种间隔时间大,且可控性完全依靠当年的气象条件优劣;并逐渐向中期过渡,中后期播次间隔时间几乎接近平均了,遇有大的降雨,适当调整单次播种面积就可以了。

1.1.3品种搭配 原则是早播的用早熟品种,保护性栽培用早熟品种,目的是追求原材料早上市,企业早开工。企业只有早开工,才能占用更长的有效加工时间,没有争取到更多更长的有效加工时间,企业效益没法达到最大化。早熟品种好就好在生育期短上了。但其产量不高,真正获得高效益还得在中、晚期品种上做文章。甜玉米品种中普甜玉米就表现为早熟,早熟的优点是得天独厚的,不可替代的。超甜、加甜品种更具有丰产性和高品质特点。

1.1.4选种要有倾斜 企业自行耕种的鲜食玉米(笋玉米除外),要选择单穗型的,这利于一次采收;双穗率高的品种,不可能一次采收。要把品种单产高但熟期不一致或多穗型的品种力争推荐给农民种植,分散小面积栽培,充分发挥农民勤劳、易于护青保收、易于创造高产的长处的。

1.2强化措施,步步到位,做到同期播种同期成熟

1.2.1地块排序要科学 企业建立种植基地,有时由不得企业,当面积紧张时,地势平坦与否都得用:这里有个巧安排。决不能把凸凹不平的地块用作早春首期那几个播次播种的。这是因为,耕地有坡度,化冻进度不一、墒性变化不一、耕层温度不一,播种后出苗不齐,后期蓄肥、水能力也不一。这几个“不一”,就决定了同期播种不可能同期成熟。因此,这样的地块,当后期的温度升上来后,以上几项间的差异随时间的推移差距表现已经很少了,可以忽略到没有的程度,用在后期播种即可解决面积紧张、地块不理想的问题。

1.2.2种、苗要分级 无论怎么优良的种子,其个体间大小也有差异,用两盘筛子把种子按大小分成三级,粒子较大的用于第一期播种。因其个体相对较大,胚乳厚重能量丰富,早播在土壤中“过程”时间较长,萌发拱土能力强,抗逆性强,易于抓全苗。中粒型种子用于第二期播种,小粒种子视情况而用:当种子资源不紧张时停用;当需要用作种子时也可用,要后期播种使用。因当时土壤温度、墒情指标都很适于播种,快种快出,苗情质量仍然很好。这样操作,为苗齐、苗壮、苗全打下基础。甜玉米在育苗移栽时分级,凡是通风口、棚四周较小的苗要单独集中定植,单独管理、采收,对于棚中央不明原因的小苗要淘汰。此法,当然也适用于糯玉米的栽培。对种、苗分级,叫它们在大田从一开始就在一个水平上竞争,打下一个平等的基础,为同期成熟抢占先机、争得先手。

1.2.3锌肥要单施 最好购买以锌为主的复合肥,播种时用作口肥,效果好。如果单用硫酸锌粒肥与其它底肥混合施用,效果会下降的,理由是锌离子被磷酸根固定,使其“失效”。难怪有人说“我施用了锌肥怎么还得了花白苗呢?”。

1.2.4整地播种要细致 翻地要做到深浅一致,不重不漏,耙地要平、细、匀;灭茬要早,灭后镇压,或随灭随播,播后镇压;播种时播深一致,覆土厚度一致,镇压强度一致;刨坑种的要做到坑大小一致,深浅一致,埋土厚度一致,踩格子一致。让种子在土壤中所处的环境条件从开始吸水萌发就处于一个档次上,并促其在同一个水平线萌发、生育。

1.2.5防虫要及时 重点防地下害虫、玉米螟。为害根系后,植株生长减慢;为害穗柄和茎秆后影响营养输送,耽误生物进程。防虫的最好办法是:防地下害虫,用种衣剂拌种解决;防玉米螟,或用赤眼蜂防治、或用白僵菌防治;为安全起见,可两者兼用,效果十分理想;有高腿喷雾机械的,可使用农药(允许使用的)于喇叭口期进行2—3次喷雾。

2.被动应对,化解风险,降低损失

2.1定苗要心狠 出苗不齐,而且大苗所占比例少,此时定苗一定要突出占主流比例的中苗核心位置作用,将大苗、小苗、病苗、杂色苗统一间去,此时,必须心狠,不能姑息大苗。因为大苗发育下去会给同期成熟带来难度,影响一次采收。

2.2白化苗要补锌 不管什么原因,鲜食玉米幼苗期表现缺锌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补锌;通过补锌,控制生育延迟,从而达到同期成熟目的;缺锌就怕零星局部发生;如果是大面积全部发生倒好办,生育期延迟都延迟,不影响同期采收;补锌时,最好使用含锌的磷酸二氢钾复合类听装剂,其还有防治紫苗病的作用。

2.3补苗有讲究 苗不齐比缺苗危害重,缺苗严重时宁可重播;需要补苗时,一定要挖大坑,选大苗,踩严实,浇足水。当株间缺1—2株苗时可以不补,靠左右垄、前后株的留苗密度适度调整即可解决空间利用率的。

2.4人工授粉少不了 当气象因素不利于授粉时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当然,条件优越的,都可进行1—3次的人工授粉。选择雄穗扬花中后期的上午7—10点间露水散尽时进行。方法有摇株法、A字架法、拉绳法、高腿机械作业法等。

2.5弱株要偏管 在追肥期间,结合扶苗进行人工清田,我叫它淘苗:就是将特异颜色苗、矮缩苗、畸形苗、受伤苗、三类苗淘汰;在扬花初期,有重点的抽除弱株的雄穗,促使雌穗后期发育;在去小棒时,也要优先去除弱株上的二棒,为它追赶进程卸包袱。

2.6利用气象要素要灵活 在采收加工期间,如要遇到3天左右的大雨时,要改变既定方案,作出调整,以化解气象要素带来的不利后果,那就是对适采期边缘的前期玉米进行提前采收,尽管嫩些,加工后影响到质量等级,但是,要从算大帐角度出发去对待。如果不去采收,待晴天后能进地作业时已经有5天的时间了,这5天中,肯定要有2—3天的对应面积要老化于地里。一旦老化于地里,靠出售干粒所诞生的价值会是远远低于突击采收时的效益的。遇此情形,因势利导,要弯刀对着瓢切菜解决之。

2.7二等品原材料要充分利用 十个指头不一样长,无论怎样悉心管理,不可能采收后棒棒随心满意,较老较嫩的棒子弃之可惜,应当给予加工利用,虽然说加工出来的产品等级不够理想,但是还是要加工的,在加工方法上进行一下调整,销售时说明情况,走向低端市场即可。这样做,可以叫每穗鲜食玉米都能发挥作用,叫每穗鲜食玉米都创造价值。

对于较老的果穗,待去皮、须时,选择穗型好的进行修整,并放进低浓度盐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装筐沥水蒸煮,并多蒸煮5—10分钟即可;对于过嫩的,则要让它接触阳光直射30分钟,去皮后的果穗粒顶颜色由淡黄白转为棕黄,这标志着该穗籽粒内成份发生变化,糖分下降,淀粉含量增加,加工后缝子小,在加工时要少蒸煮2—3分钟,出锅后,要单独保存,单独装箱,单独定价,单独销售,童叟无欺。这样做,未尝不可,既节省了资源,又满足了低端市场需要,又给企业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但是,笔者反对企业在基地玉米地头直接扒皮后将果穗运回车间的做法,那样做,口感会下降的,因简失大,得不偿失。

2.8错期播种失败的解决办法 无料可供加工,失落;原料积压,加工不过来,心慌!心慌时怎么办?

2.8.1直接推向当地及附近市场,鲜销分流一部分。

2.8.2开足企业生产能力,实行倒班制,满负荷加工。

2.8.3如果虫口密度大,可直接转商或成熟时收取干粒。但和农民有订单的要经过协商处理,要保护农民利益。

2.8.4求得临近相同企业的支援或有偿服务,异地加工一部分。

2.8.5当蒸煮能力不足时,或者直接新上加热设备,或者直接将鲜穗入库冷藏或冷冻,对于冷藏部分在2天内进行加工;对于冷冻部分在低端市场低价位销售,照样有微利可图。

2.8.6若是由于冷藏空间不足引起的,可进行真空包装。

2.8.7求助外援。当冷库容积紧张时,可与以往的信誉户联系,求得经销商的帮助,把他们拥有的冷链设施利用上,腾出库容,促进生产。

2.8.8选择一、二等的鲜棒加工,而把三、四等的留地收取干粒;对于后期播种的,则可直接用作青贮饲料。

2.8.9实行营养液短期保鲜。

2.8.10采取农业措施解决。当发现加工不过来时,在乳熟中期或马上就要达到采收标准时,去掉穗位以上部分的茎叶;严重的,再去掉穗位以下部位的部分功能叶片,这叫田间活秆保鲜。

3.理性对待,科学总结,再创佳绩

3.1正确对待失误 干这一行的,一次采收的,永远存在有老有嫩的事实;永远存在原材料供应不可能天天均衡一致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具有脆弱性,气象条件左右生产达到很高比例成分,“人定胜天”,这是文革期间的语言,自然的力量才是伟大的,不可抗拒的。干旱、高温,失墒缺水等等一些自然现象叫众人难堪,无计可施,特别是在雨养玉米区域。只有当人们的生产条件达到高档温室可调控标准时才能有望解决。二是,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自身的运行规律的差距,方方面面的限制使得差距时有发生,不知还要持续多少年。一名再好的技术人员,制定一份绝好的计划书,不一定能收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幸好干这一行的都是有实力的,都是盈利的,抗逆性都很强。

3.2要科学总结 不管取得多大成绩,或存在多大不如意的地方,年底了都要坐下来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生产服务。有两点必须清楚:一是企业为制定全年生产技术指导方案的小组的经费支出及时、足额到位没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掌握在这些技术人员手中;二是要总结出经验、教训,使今后工作走捷径,走向成功。

3.3要充满信心 买卖做得越大,出差儿的时候就越多,从而派生出来一些新提法,如“做买卖要算大帐”、有时候,“减少损失也是挣钱的方式”等等。要有信心,要以多取胜。鲜食玉米产业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其产品是保健食品,生命食品。谁都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再“多对付几年”;饮食观念在改变,保健意识在增强,人均收入提高了,市场前景一片光明。我国鲜食玉米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其实起步越晚、规模越小,其发展需要追赶的距离越大、要干的事越多,企业发展的前景就越好。中国鲜食玉米行业的成长壮大将重新分割世界市场。有志者必将大有作为!

(一)湖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
1. 华玉04-7:鄂审玉2008001。适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2. 华科1号:鄂审玉2008002。适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3. 堰玉18:鄂审玉2008003。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4. 宜单629:鄂审玉2008004。适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 中科10号:鄂审玉2008005。适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6. 蠡玉16号:鄂审玉2008006。适宜湖北省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7. 堰甜玉28:鄂审玉2008007。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8. 华甜玉4号:鄂审玉2008008。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9. 金中玉:鄂审玉2008009。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10. 禾玉238:鄂审玉2008010。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拨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1. 北玉17:鄂审玉2008011。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2. 兴单12:鄂审玉2008012。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3. 登海3902:鄂审玉2008013。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4. 辽单526:鄂审玉2008014。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5. 正大9号:鄂审玉2008015。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6. 遵玉205:鄂审玉2008016。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7. 黔单13号:鄂审玉2008017。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18. 鄂甜玉4号:鄂审玉2007001。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19. 兴海201:鄂审玉2007002。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0. 兴单13:鄂审玉2007003。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1. 成单30:鄂审玉2007004。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2. 奥玉3102:鄂审玉2007005。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3. 鄂玉30:鄂审玉2007006。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4. 鄂玉31:鄂审玉2007007。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5. 金单999:鄂审玉2007008。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6. 正大999:鄂审玉2007009。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7. 正红6号:鄂审玉2007010。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8. 丹科2151:鄂审玉2007011。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9. 湘永单3号:鄂审玉2007012。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0. 长城201:鄂审玉2007013。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1. 金岛1号:鄂审玉2007014。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2. 三北2号:鄂审玉2007015。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3. 西山70:鄂审玉2007016。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4. 登海9号:鄂审玉2006001。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35. 丰玉12:鄂审玉2006002。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36. 华玉6号:鄂审玉2006003。适宜湖北省二高山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37. 华甜玉3号:鄂审玉2006004。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38. 鄂甜玉3号:鄂审玉2006005。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39. 绿单2号:鄂审玉2006006。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0. 隆玉6号:鄂审玉2006007。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1. 隆玉68:鄂审玉2006008。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2. 鄂玉27:鄂审玉2006009。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3. 航天2号:鄂审玉2006010。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4. 北玉10号:鄂审玉2006011。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5. 鄂玉28:鄂审玉2006012。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6. 鄂玉29:鄂审玉2006013。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3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7. 兴单6号:鄂审玉2006014。适宜湖北省恩施州13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8. 鄂玉23:鄂审玉2005001。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49. 正大12:鄂审玉2005002。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0. 鄂玉24:鄂审玉2005003。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1. 鄂玉25:鄂审玉2005004。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2. 海禾2号:鄂审玉2005005。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3. 华玉5号:鄂审玉2005006。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4. 华甜玉2号:鄂审玉2005007。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种植。
55. B2005:鄂审玉2005008。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56. 鄂玉26:鄂审玉2005009。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春播。
57. 三北六号:鄂审玉2005010。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58. 鄂玉19:鄂审玉2004001。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59. 鄂玉20:鄂审玉2004002。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60. 鄂玉21:鄂审玉2004003。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61. 鄂玉22:鄂审玉2004004。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62. 鄂玉17:鄂审玉001-2003。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63. 鄂玉18:鄂审玉002-2003。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64. 临奥1号:恩认玉001-2003。适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1200米以下地区单、套作种植。
65. 鄂玉16:鄂审玉001-2002。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66. 正大188:鄂审玉002-2002。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67. 登海3791:恩审玉001-2002。适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68. 清玉2号:恩审玉002-2002。适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69. 天池2号:恩审玉003-2002。适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70. 鄂玉15:鄂审玉001-2001。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71. 湘玉十号:恩认玉001-2001。适宜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低山、二高山地区种植。
72. 鄂玉13:鄂审玉001-2000。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青枯病及纹枯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73. 鄂玉14:鄂审玉002-2000。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74. 鄂玉10号:鄂审玉001-1999。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75. 鄂玉11:鄂审玉002-1999。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种植。
76. 鄂玉12:鄂审玉003-1999。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77. 华甜玉1号:鄂审玉004-1999。适宜湖北省平原、丘陵、低山地区种植。
78. 华玉4号:鄂审玉001-1998。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地区种植。
79. 鄂玉9号:鄂审玉002-1998。适宜湖北省二高山地区种植。
80. 恩单4号:恩施州1998年审定。适宜湖北省恩施州海拔600~1600米地区种植。
81. 鄂玉8号:鄂审玉001-1996。适宜湖北省二高山种植。
82. 鄂玉笋1号:鄂审玉002-1996。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地区种植。
83. 鄂甜玉1号:鄂审玉003-1996。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岗地种植。
84. 鄂甜玉2号:鄂审玉004-1996。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城镇郊区种植。
85. 鄂玉4号:鄂审玉001-1995。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86. 鄂玉5号:鄂审玉002-1995。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87. 鄂玉6号:鄂审玉003-1995。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88. 鄂玉7号:鄂审玉004-1995。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89. 掖单13:鄂审玉005-1995。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春播种植。
90. 华玉3号:鄂审玉001-1993。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1. 鄂玉3号:鄂审玉001-1992。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2. 鄂玉2号:鄂审玉001-1990。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3. 恩单3号:鄂审玉001-1987。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4. 宜单2号:鄂审玉002-1987。适宜湖北省宜昌市海拔1300米以下春播套种,800米以下也可夏播种植。
95. 鄂西顶交:鄂审玉003-1987。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6. 鄂玉1号:鄂审玉001-1986。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97. 华玉2号:鄂审玉001-1985。依据湖北省农业厅“鄂农种发〔2007〕25号”文件通知,该品种从2008年3月7日起,停止推广。
(二)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
1. 齐单6号:国审玉2008006。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锦州和大连、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重庆、贵州(遵义除外)、云南、湖南、湖北恩施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2. 隆玉68:国审玉2008015。适宜在湖北(十堰除外)、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大理除外)、广西的丘陵山区和低海拔地区种植。
3. 金农718:国审玉2008016。适宜在湖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的丘陵山区和低海拔地区种植。
4. 东白501:国审玉2008017。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5. 辽单527:国审玉2007010。适宜在贵州、湖北、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6. 齐单1号:国审玉2007013。适宜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和四川(雅安地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7. 东单80号:国审玉2007016。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8. 东315:国审玉2007019。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遵义地区、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9. 禾玉9566:国审玉2007021。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10. 三北11:国审玉2007022。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丝黑穗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11. 临奥9号:国审玉2007025。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贵州遵义地区、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12. 金甜688:国审玉2007032。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13. 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14. 登海3731:国审玉2006039。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
15. 登海3838:国审玉2006040。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16. 登海3686:国审玉2006041。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
17. 东单4243:国审玉2006042。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广西、贵州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18. 先玉508:国审玉2006043。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和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
19. 三农201:国审玉2006044。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恩施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20. 渝单11号:国审玉2006045。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恩施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丝黑穗病。
21. 雅玉28:国审玉2006046。适宜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恩施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22. 春喜11号:国审玉2006047。适宜在重庆、四川(雅安地区除外)、贵州毕节和遵义地区、湖北恩施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23. 长玉1号:国审玉2006049。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24. 京科糯2000:国审玉2006063。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
25. 辽单127:国审玉2005008。适宜在重庆、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春播种植。
26. 屯玉27:国审玉2005022。适宜在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和广西种植。
27. 遵玉8号:国审玉2005023。适宜在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和云南种植。
28. 渝单8号:国审玉2005024。适宜在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和广西种植。
29. 鄂玉16:国审玉2005025。适宜在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种植
30. 渝单15:国审玉2005031。适宜在湖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
31. 承玉15:国审玉2004019。适宜在四川、湖北、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纹枯病。
32. 登海3632:国审玉2004020。适宜在四川、湖北、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大斑病。
33. 清玉4号:国审玉2004022。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矮花叶病、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34. 资玉3号:国审玉2004023。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35. 奥玉17:国审玉2004024。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36. 雅玉12:国审玉2003009。适宜湖北等省的春玉米区种植。注意合理密植,黑粉病重发区慎用种植。
37. 登海3号:国审玉2003012。适宜湖北、山西、宁夏、甘肃陇南、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广西、吉林南部春播区和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播区种植。
38. 成单22:国审玉2003013。适宜湖北、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种植。
39. 辽单38:国审玉2003018。适宜湖北、四川、重庆、云南及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春播区种植。
40. 绿色超人:国审玉2003025。适宜湖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安徽、上海作鲜食甜玉米种植。
41. 华甜玉1号:国审玉2003028。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作鲜食甜玉米种植。
42. 渝糯7号:国审玉2003032。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平坝或浅丘地区和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43. 筑糯5号:国审玉2003034。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省的平坝或浅丘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44. 遵糯1号:国审玉2003035。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省的平坝或浅丘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45. 川玉糯1号:国审玉2003036。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平坝或浅丘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46. 濮单6号:国审玉2003048。适宜湖北、辽宁、吉林南部、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山西、天津、宁夏、内蒙古黄河灌区、陕西北部、甘肃、新疆、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春播种植。
47. 川单23:国审玉2003056。适宜湖北、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种植。
48. 西星甜玉1号:国审玉2003072。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平坝或浅丘地区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
49. 甜单21号:国审玉2003073。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平坝或浅丘地区及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
50. 云甜玉1号:国审玉2003074。适宜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51. 农大108:国审玉2001002。适宜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种植,但在纹枯病流行区慎用。
52. 东单13号:国审玉2001003。适宜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推广种植。
53. 雅玉10号:国审玉2001009。适宜西南及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地区种植,丝黑穗病易发区慎用。
54. 鄂玉10号:国审玉2000014。适宜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玉米区春播种植。
55. 黔单10号:国审玉2000015。适宜西南玉米区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56. 渝单5号:国审玉2000016。适宜西南玉米区种植,在玉米大、小斑病易发区慎用。
57. 华玉4号:国审玉990009。适宜湖北等省的低山平原适宜地区种植。
58. 海禾1号:国审玉990010。适宜西南春玉米地区种植。
59. 掖单13:国审玉980014。适宜湖北等省的低山平原春播。
60. 雅玉2号:GS03002-1994。适宜西南山地玉米区种植。
61. 掖单4号:GS03001-1992。依据农业部第978号公告,该品种自2009年1月1日起,停止推广。
62. 绵单1号:GS03001-1991。适宜在西南山区种植。
63. 郧单1号:GS03010-1990。适宜湖北等省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