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在狗牙根耐镉性鉴定及其与SSR标记 的关联分析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野生狗牙根地理来源与UPGMA聚类之间的相关性(同一颜色的采样点代表在UPGMA聚类时被聚为一类)

镉(Cd),作为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是植物非必需元素,因此当镉进入植物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然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与日俱增。因此修复镉污染土壤迫在眉睫,常规的生物修复由于其适应性差、生长缓慢、周期长及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低等因素,在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 Pers.]是应用最广泛的暖季型草坪草,具有根茎和种子两种繁殖能力,生物量大,生长快,抗性强,最重要的是在中国镉污染地区为常见优势种。目前对于狗牙根抗镉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对于狗牙根种质资源耐镉性的评价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草坪种植资源学学科组谢燕在研究员傅金民的指导下,以课题组前期收集的120份来自中国14个省份的野生狗牙根为材料,通过水培胁迫进行耐镉性评价,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最终利用和耐镉相关联的表型数据对标记逐一进行回归分析和关联分析,计算等位基因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度。研究发现,中国野生狗牙根的耐镉能力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生境地土壤污染状况相关;中国野生狗牙根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生境地污染状况和地理来源是影响聚类结果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对耐镉相关联的表型数据对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