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在喀斯特山区绽放

现代农业在喀斯特山区绽放

——贵州省六盘水市农业转型升级观察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红心猕猴桃、水城春绿茶、南方红豆杉、脱毒马铃薯……工业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短短几年间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农业品牌,从傻大黑粗的煤炭产业到俊秀美丽现代农业的转型,从以工为主到工业反哺农业,工农和谐发展,在乌蒙高原书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鸿篇巨制,走出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崛起之路。

破壁突围:工业城市如何转型升级

——守住“发展和生态”的底线,从“黑色”向“绿色”转变,从“地下”向“地上”转变

到过六盘水的人,都会惊奇这个深藏乌蒙腹地、坐落群山之间的城市出入自如、便捷。曾几何时,六盘水是全国铁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县县通火车”足已让当地人自豪。

六盘水城市的诞生,源于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这块黑金让六盘水在全国响当当,“江南煤都”的美誉更让这座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同一天,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三个最早的“特区”(县)合为一体,并取各区名字的首字,“六枝+盘县+水城”就成了今天的六盘水,成为贵州省的第二个省辖市。

然而,同全国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掠夺式的开发资源生态付出了沉重代价。上世纪80年代末,小煤窑,土法炼焦、炼锌等高污染工厂在六盘水随处可见,白天浓烟滚滚,夜晚炉火通明。这里甚至一度成为全国酸雨重灾区。蓝天白云、明月繁星成为矿区的“奢侈品”。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排进长江、珠江上游屏障三岔河、北盘江,昔日清澈见底的水面黑浪涌动。

工业“一枝独大”使得农业成为一块致命的短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增收乏力,农业增效受阻,农村面貌改善难上加难。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短板,让六盘水人意识到,绝不能只追求速度不注重环保,只要工业不要农业,只要工人不要农民。

严峻的形势逼出一系列“狠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没有环保措施的项目坚决不上;规模小、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退出;效益好又环保、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扶持。

工业门槛渐行渐高,农业“溢出”效益愈发凸显。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提出了一系列包括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

几年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旗在乌蒙大地飞扬,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六盘水每年数亿的资金“砸向”农业农村。

“只有做好特色产业这篇文章,六盘水的农业才会走出困境、实现突破。”市委书记李再勇说。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付昭祥说,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不可逆转,品种、品质、品牌受到广泛关注,更加注重“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六盘水立足喀斯特山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富硒”特色农产品大有可为。

该市按照生产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发挥海拔差异大、小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3155”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高效农业,走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就此铺开。

跨越鸿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

——农业转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要让农业成为越干越有干头、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的事业

行走在六盘水乡村,葱茏的田野阡陌纵横;成方连片的大棚,一望无际;一片片经果林,满山遍野,绿意盎然;一个个养殖场,散布各地,干净整洁;一辆辆汽车,满载果蔬,奔向八方。

“我们要从‘劣势’中挖潜力,从‘短板’中寻找增长点。”付昭祥表示,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已经成为六盘水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山多地少,耕地破碎、农业商品化率低的现实,让六盘水只能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才能实现增收致富。李再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传统作物玉米亩产值为1050元,水稻为1150元,马铃薯为1200元。而现代特色作物猕猴桃亩产值为1.2万元,核桃为3000元,如果种植铁皮石斛,每亩产值可达40万元,种植名贵花卉,每亩产值可达上百万元。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不仅仅是调整一两个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和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强化人才支撑,突破农业内部纯粹种植养殖业限制,向加工和市场延伸。

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创新经营机制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他们与农户建立真正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贵州金三宝农业有限公司的老总陈信才主动放弃了日渐低迷的煤炭生意,去年到水城县南开乡的蔬菜种植园区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起了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的蔬菜。“别看这些蔬菜样子长得丑些,拿到市场上供不应求呢!”陈信才说。

郎岱猕猴桃基地由贵州天地人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基地和农户建立联结机制,到了丰产期产生效益后,每年基地拿出15%的利润与流转土地村民按比例分红,拿出5%作为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

企业流转了土地,搞起了规模化经营,获得了丰收的利润,农民或带地入股,或直接流转,农户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或成为企业的固定工人,既可以参与红利分配,又有稳定的务工收入,更重要的是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在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沿着10多公里长的园区路两侧看去,成片的车厘子长势喜人。不少村民在碎石块、平整土地,为来年车厘子扩大规模做准备。“我们园区已流转土地2万多亩,贵州大禹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种植了近2万亩车厘子。”副区长安长辅介绍,该园区规划涉及大用镇、落别乡4个行政村、总人口1.47万人。

“园区2016年基本建成后,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使4000贫困人口脱贫。”安长辅说。

为了让农业成为越干越有干头,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的事业,六盘水市将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项目包装,引进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和产业链配套招商,鼓励本地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产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全市正在形成“开放兴农”发展模式。2014六盘水通过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实现交易金额236.37万元,完成招商引资现场签约项目21个,签约金额34.76亿元。去年9月,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六盘水现场签约项目17个,签约资金86.84亿元。

融合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并驾齐驱

——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好生态成了“聚宝盆”,“小山庄”撬动“大旅游”。

在城市日益扩张、土地逐渐稀缺的今天,还要不要发展农业?怎样发展?离城市越来越近的农村、农民又将如何定位?

春有樱、夏有柳、秋有枫、冬有梅,如今,高品位的设计和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业有了“现代范儿”。

“乡村旅游升级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升级,重要的还是围绕‘农村环境美、农民能致富、发展可持续’的思路来开展工作,要以旅游产业景区建设带动农民群众致富,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钟山区副区长王厚源如是说。

走进位于钟山区大河镇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挖掘机在加快进度平整土地,农民工正忙着种植各类景观树。

“这里不仅可以一览大河万亩沿河生态农业风光,观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无边际水池,也可到万亩连片的葡萄园采摘葡萄,品葡萄酒庄生产的葡萄酒,还可赏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里的万种盆景鲜花,同时也可在花卉苗木温室卡座里尽情享受人与花木的和谐相处,让你切身感受其乐无穷。”负责该项目开发的贵州国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俊说。

“我们要以美丽乡村点缀园区,以旅游开发带动园区,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并驾齐驱发展。”大河镇副镇长黄娅说。

黄娅的话不是异想天开。就在大河镇区周围,一排排独具布依族风格的“小洋楼”正拔地而起,不少村民还建起了农家乐。

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如今,六盘水市正在积极打造“农旅一体”模式,以农兴旅促发展。通过发展精品园艺、配套产业带动旅游休闲业;以农业与旅游作为城市转型跨越的突破口,打造“农旅一体”和“以农兴旅”的创意农业模式,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构建出以旅游为介质的复合农业形态。

巴浪河畔,水城县米箩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一条条贯穿园区的水泥路、一排排精品蔬菜观光大棚、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猕猴桃基地,让人感受到了园区发展的魅力。这里不仅是全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还将建设成为舒敏休闲度假的天堂。

“斯是高原,乌蒙之巅。先民遂火,点燃于廿六万年之前,牂牁夜郎,崛起于春秋秦汉之世。人民勤劳文化璀璨,三线建设中艰辛创业,改革开放后欢腾建市。百业俱兴,煤钢电材,远及江南岭表,四季宜人,无愧乎凉都之名。今逢盛世,六盘水,云蒸霞蔚,无量前程!”一曲恢弘磅礴的《凉都赋》,道尽历史,述明现在,昭示未来。云起乌蒙之巅的六盘水,正伴随改革开放的足音与旋律,在发展的雄关漫道上,以乌蒙磅礴之势,迈步从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