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灰种子、黑种子”压倒“官种子”

粮食安全与良种的推广密不可分。不过,记者在鄂豫、冀豫交界地区调研时发现,种子市场上随处可见未经审定的 “灰种子”,假冒套牌的“黑种子”,而合法合规的“官种子”却难觅踪影。

为何“官种子”受冷遇,“灰种子”受欢迎?枣阳市种子管理局副局长程朝阳一语道破玄机:“湖北官方通过审定的品种表现不好,农民基本不种。 ”

在一家农资店里选购种子的农民老王说,自己种了一辈子地,不太了解品种审定之类的说法。 “要按照老农民的看法,不管啥种子,多打粮食就是好种子! ”

农民用脚投票,催生出了一条庞大的地下种子交易链。程朝阳告诉记者,枣阳全市160万亩耕地每年约需麦种5000万斤,一半需要市场供给。而“官种子”郑麦9023,全市仅能提供400万斤,大量缺口最终靠的都是没有合法身份的“灰种子”和假冒套牌的“黑种子”。

按照种子法规定,凡进入市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把关审定,未经审定不得随意推广。中国农科院种业专家佟屏亚指出,每个品种都有相对适宜的生态区域,相邻省份交界地带往往同为一个生态区域。 “但在品种审定的实际操作中,一些省份往往简单地以行政边界为红线,而不是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划定其适播区域,如此做法必然与农作物实际的生态区域形成差异,于是两省或几省交界地带很容易出现‘官种子’打不过‘灰种子’的现象。 ”

除了人为画地为牢造成的市场扭曲外,品种审定“门槛”走低所引发的套牌和仿冒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黑种子”泛滥。全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7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平均每年审定1200多个。批量审定后,稀缺的好品种难免被一些大路货套牌。

豫北一家种子公司业务经理王栋栋表示,由于通过审定的品种过多过滥,当地还衍生出一种制假售假的“新变种”:企业花点小钱将某个即将退市、无人问津的品种的使用权买下,随后就借助这个合法“外壳”,把从制种基地套购或自繁种子推向市场。

枣阳市种子管理局质检科科长刘凤华认为,品种审定制度已经演变为强硬的行政审批,行政指令色彩过浓,远远落后于种业发展实际。事实上,小小种子背后的种种乱象除了有政府监管乏力的表面原因,更有权力寻租的深层背景。

“在一些地方,品种好不好就那么几个人说了算,一旦通过审定,有关品种立即身价倍增,于是实验数据造假、审定时跑关系就成了业内潜规则。 ”佟屏亚说,“通常省级区试要花去三四十万元,国家区试要花去五六十万元。 ”

业界人士建议,未来品种管理制度的发展,应借着修订种子法的契机,坚持市场化、去行政化的方向,逐步取消品种审定制度,乃至最终实现品种登记备案制度,同时加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种子企业的主体责任,政府则应做好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摘自《半月谈》

;